一直在玩的孩子和不停上培训班的孩子以后会有什么不同?

这个问题很常见,但却无法直接回答。

当我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会花95%的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究竟是什么,然后再用5%的时间去解决问题。

1. 问题到底是什么?

首先要指出的是其中存在的常见误区,即“到底什么是玩”?玩儿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在很多人眼里玩儿的概念可以完全是天上地下的。比如说,对于不同的人来说,玩儿 可能= 毫无目的打游戏消耗时间?又可能= 寻找简单容易的乐趣Easy fun?或者截然不同的= 自我驱动的探求一个问题?所以说虽然看似大家都在玩儿,但是很可能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同理,“上课外班”来说,对于很多人也意味着不一样的情况。比如说,有的是孩子主动乐意去上的,有的是被家长逼迫去上的;有的是高品质1对1课外班,有的是可以浑水摸鱼低效率的大班课,有的是去了就能学到很多思考逻辑的高端课程,有的是去了捞点做题技巧的死记硬背课。所以说虽然大家看似都在上课外班,但是很可能结果也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这个问题如果这么分析的话,就无解啦!

但是,我们可以看一些比较常见的情况,按照普遍情况下的“玩儿”和“上课外班”进行分析。那什么是常见的情况呢?玩儿,大多数家长心目中的玩儿就是,不管孩子,浪里个浪;课外班就是,把孩子送去,然后自己坐在后面玩手机,再把孩子接回来。这两件事情,如果不进行人为引导,基本上就是个运气问题。从概率上来说,课外班对于当下学习的提升作用可能稍微略高于随机玩儿,因为毕竟时间花出去了,光是多听一些关键词可能也能提高点学习效果。但是到底效果怎么样?不知道。(而且我最近发现,很多课外班不仅没有正面作用,还会产生副作用!比如说本来孩子就不懂,结果课外班堆积的知识点越来越多,就越学越懵,越学越“笨”,而且这个问题还很普遍)。那么,像“玩儿 vs. 课外班”这样一遍遍被问及的问题,到底该怎么做呢?

2. “命运论”:家里有矿决定一切?

有人说,问的这个问题是伪命题,家里有矿就决定一切。因为家里有矿暗示着 = 家长有能力,有资源,有眼界等等,所以孩子的出息和经济条件直接成正比,从概率上来说这个观点也是有道理的。但是,我也见过非常多,家里条件无限好,孩子也没有发展成家里人所期待的样子,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把所有教育问题都归咎于“家里没矿”这种想法是很危险的,嗯,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这意味着秉承着这样消极怠工态度的家长和孩子,从此以后就会放弃明明已经掌握在手中,本可以改变命运的力量了。所以,家里有矿不能决定一切。

但有人会说,我们家没矿,都是工薪阶层,我们无法给孩子那些有钱家里给孩子提供的条件,我们的孩子怎么办?对于这样的情况,我想说: 1. 一定不要所谓的“认命”而安于现状,还是要努力向上积极进取,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2. 同时提升自己对于学习、教育方面的认知水平,用更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大幅提升软实力来弥补硬件条件的不足,3. 保持一个平衡良好的心态,作为孩子最坚定的后盾。这些是一个家庭可以为孩子做的。同时,我也认为社会上应该有更多平价且良心的普惠型教育产品的出现,提升多样性开辟更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和上升路径。

3. 3个时间分配的核心要点

回到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优化一下变成:

假设我们讨论在经济相同的情况下,如何支配孩子的时间,对他们的成长(包括成绩)会有最大收益?

我觉得无论时间的支配形态如何,一定要抓住三个核心:1. 自主学习 Active learning,2. 兴趣探索 Interests exploration,3. 学习伙伴 Learning companions。如果能做到这3点,无论时间是花在是玩耍还是上培训班,都大概率能有一个前途无量的未来。

(注意:这里我讨论的是培养一个孩子的终身竞争力,并不排斥为了升学而短期打鸡血的集训班。长期的培养和短期的打鸡血提高成绩并不冲突,反而是相辅相成。试想,如果没有长期的积累,短期再打鸡血也没用,孩子的兴趣和动力迟早会被透支,严重的甚至会得抑郁症。但是就是这个长期培养的过程,基本上被大多数家长所忽略了。他们会拿连续短期鸡血打出来的结果,当作孩子的竞争力,这是一种糟糕的幻觉。)

1. 自主学习 Active learning。玩耍,本质上其实是一个自我驱动的过程。之所以被称为玩耍,肯定就是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玩儿,如果是自己讨厌的东西,那肯定就不是玩儿了,而是折磨。所以玩耍这件事情中,本身带有的就是自我驱动的属性,在一件事情中,如果我们能够不断获得成就感和快感,就会一直玩儿下去。在孩子小的时候,其实所有的事情都是差不多的,他并不会对于“考试相关的事情”更加偏重,反而是对于看看天空,玩玩水等事情抱有同样的热情。

但是人类社会,总归是认为有些事情是“更重要的”,因此注意力才会被慢慢的收到一些特定的学科上。但问题就来了,这个收紧注意力的过程很多时候非常的简单粗暴,导致自主探索戛然而止。有的孩子可能很幸运,好奇心被自然有效的转移到了学科上,而有的孩子可能就非常倒霉,感觉被绑架了一样丢到了一堆自己毫无兴趣的事情之中,而且告诉你“你必须好好学”(注意:玩耍和上学并不对立)。那这就会导致两种完全不一样的结果,不管这个过程是在家里还是在课外班发生,总之,在孩子早期(甚至以至于成年),自主学习性是否能够被很好的保护下来,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信号——有,则做任何事情都会像孩子一样专注投入;无,则变成所谓的“被迫或者功利驱动”。而如何保持这样的自主性呢?而这,就非常取决于家长和其他成年人怎么做了,家长和老师是否具有智慧很大程度上也就是体现于此。如何激发、保护这样的自主性完全可以单独写一个专题,简而言之的话就是:1. 树立为世界创造价值的价值观;2. 让孩子拥有思想上的自由和决定权;3. 引导孩子保持着“为什么”而不是“是什么”的思维。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一定不会差,对家长也会投桃报李。

2. 兴趣探索 Interests exploration。这一点和很多家长说到家庭实力有关系。嗯,这一点不可否认,并不是谁都能像Bill Gates一样,特地为孩子们修建了一个马场。但是我相信每一个家长都是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尽自己最大的可能让孩子体验到更好的东西。探索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其重要性在于,拓展眼界,并找到那个孩子可以自主学习的点。怎么发现?其实挺容易的。就孩子的专注力时间显著增加,且谈到这件事情的时候充满了热情,还会问很多其他相关的问题,这会为后面的学习引导打下良好的基础。很多家长就会说,男孩子喜欢的东西都差不多,恐龙或者挖掘机(神奇的或者结构精妙的东西)。其实还有很多东西是可能会感兴趣的,但是完全取决于如何展现给他们。我个人就非常喜欢大自然和各种动物,原因可能就是因为小时候看百科全书,里面提到了很多神奇的植物,什么面包树啊,睡莲啊,臭臭花,我就觉得非常神奇,还会深刻地影响我如何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这些兴趣,短期内看上去对于提分没有直接帮助,但是却可以是自主学习的源泉与动力,而且对于未来教育改革采用更灵活的评价方式会是一个很好的准备。

另一个需要提醒的是,不要让糟糕的游戏抢占了孩子的兴趣热情。人的注意力总是有限的,你不去往好的方向引导,那么就有坏人来抢占!我并不是一棍子打死了所有游戏,但是确实很多游戏的目的不是益智而是氪金。我之前跟很多家长分享一条非常重要的评价标准:

凡是一上来不收费的游戏,都要提高警惕,尽可能远离。

说到这里我认为应该单独写一个专题评测游戏,如何评价有益的游戏和糟糕的游戏,家长应该张弛有度,避免家长式权威带来的反作用。如果一刀切的全面杜绝,很可能就会和孩子发生激烈的冲突,有多少悲剧就是这样发生的。如果还没入坑的,就要知道怎么合理避免。

3. 学习伙伴 Learning companions。人和人是相互影响的,你怎么做,他就也会怎么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放在教育里毫无夸张之嫌。孩子小的时候,作为家长的你就是他的第一伙伴,你怎么想,怎么做,他就会怎么模仿。所以,如果身边并没有很好的模仿对象,那就不能拱手让人,而只能把这个任务交给自己。你如何思考一个问题,第一想法是好奇还是纯功利?那孩子的想法也就是如此。你面对一个问题搞不清楚的时候会怎么做?翻手机查答案还是仔细思考其中的逻辑关系?那孩子也就会学习怎么应对。当孩子大一些的时候,就要注意他身边的小伙伴,是一群积极上进乐于思考的孩子们?还是偷懒摸鱼找借口的孩子们?其实这些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影响非常大的。无论是玩儿,还是课外班,如果身边的小伙伴们真的很优秀,那就应该让孩子去,不要阻拦。其实说到最后的最后,还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以个人能力、思维方式、面对生活的态度,等几个维度上去划分的一个个不同的圈子。那为什么不让孩子从小就具备那个圈子里的特质呢?

4. 透过现象看本质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要看到更基础的东西,形式上的不同固然重要,但是更关键的是形式下所蕴含的到底是什么本质。只有掌握了事物的本质,其实形式上怎么做,都会非常灵活了。你说为什么不能玩儿和培训班有机结合呢?对于培训班来说,如果老师真的非常棒,课题氛围也非常好,小同学们也非常友爱,那为什么不去呢?如果玩儿的时候,配合家长的引导,孩子能够由衷的感到快乐和成就感,那为什么不去呢?这个问题其实很宏大,这里我也只是分享了一些核心的点,更多具体的细节还需要在执行的过程中不断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调整。只有掌握了核心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内心就不会慌,也不会人云亦云,避免把焦虑悲剧地传递给孩子。

最后,还需要强调的一点就是:作为家长要始终坚定的相信自己的孩子(哪怕表面上不说出口)。这种力量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

我相信长期良好的学习状态,再加上短期的针对性补习,是能够兼备短期成绩与长期潜力的共存。环境固然严酷,但并不是无法可循,只有提升自身的认知才能不让孩子再重蹈覆辙。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未来事业会很成功,内心会很充盈。

更多问题欢迎留言交流!


我并不喜欢做广告,但是如果你感兴趣更多相关的内容,可以关注下面几个链接,谢谢!

斯坦福科学学习法:学霸养成指南《科学学习:斯坦福黄金学习法则》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小艾老师 Ivy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181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四岁儿子在幼儿园的玩具被别的小朋友抢,怎么处理?

如果幼儿园的孩子需要带蜡笔,你有个新的蜡笔,有个没盒子用的仅剩几只颜色不全的蜡笔,会选择带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