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你见过最惊艳的建筑是哪个?

来欧洲后,最心心念的就是朗香教堂。

迎着早晨的迷雾,到达了山顶,为了显得见过世面的样子,我故作淡定,其实我的内心是这样的:


非标准普通话视频讲解(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游荡者日记)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65315900


01 视线

原来朗香教堂是要买门票的,多少钱忘了,Z师傅请客。从服务中心出门左拐上了一条爬坡小路,而路的尽端则是我日思夜想的建筑。

第一眼瞥见她时,眼里仿佛进了沙——右前方突出的屋顶严重影响观感。管理方或者柯布西耶(不清楚绿篱是谁所设计建造)应该也注意到了这点,用一段高高的绿篱挡住了前方建筑的大部分,可还是有些许不适。

其实那座建筑是朗香教堂的配套用房,用于每年两次上山朝圣信徒的住所。当初规划设计时也考虑了视线分析,只是设计的关注点放在了从朗香教堂往四周看的视角,而忽略了从下往上看的方向。


02 迭代

八月的法国已有些许寒意。那天下着小雨,冷的哆哆嗦嗦的我和Z师傅环绕教堂打量:白色喷雾混凝土让整个建筑看起来就像来自远古时代的巨石伫立在山顶,跨越时空,凝固了一切,而各有特色的立面又给建筑增添了些神秘。

这一切都太美妙,特别是最经典的角度,真是让人欲罢不能。对于看不懂的事物,人们总会想去解读,我也这样。查了一圈资料(这里感恩鸡哥给我提供论文下载账号),靠谱的不多,最多的解释是从隐喻和象形出发,比如说像蟹壳、轮船、毡帽、修女等等。

但说实话,这还是浅显了点,直到我发现这篇硕士论文——《勒·柯布西耶建筑中的曲面》,我们从中可以清晰的看出朗香教堂是柯布西耶在不断迭代自己建筑形式和理论下的结果。

如果咱们把朗香教堂从外部分解,可以大概简单分成如下几个部分:曲面墙、圆弧塔楼、曲面屋顶。然后我们再回到过去,看看这些元素是如何演化迭代从而形成现在的朗香教堂的(斜体字为论文摘抄提取内容)。

一 曲面墙体

1923 年的拉罗歇别墅在建筑外形上的控制是最少的。建筑的内部关系直接反应在了外形上。曲线形外墙和直线型外墙直接相交,在外型上并不凸显,但整个建筑形体失去了一个鲜明的形象。

在 1925 年的巴黎世博会上,柯布西耶展出了他的新精神馆。整个建筑由一个作为展厅的圆弧形体量和一个作为住宅的长方体体量并置而成。

1930-1932 年的巴黎大学城瑞士馆项目的情况和拉罗歇别墅类似,也是线墙面和直线墙面在外形上直接相交。并且整个通高的曲面墙体和主体建筑高度一致。

总结:在以上这三个项目中,柯布西耶将建筑中的几个有着特殊意义的功能空间(它们分别是画廊,展厅,阅览室)处理成了曲线形式,并且直接在建筑的外形上以一种不加修饰的直接的方式展现了出来。

当然相关的项目还有很多,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柯布西耶对于曲面的应用是从早期就开始了的,而且往往对应了具有特殊意义的空间。回看朗香教堂,南面和东面的曲面分别对应了主入口和室外朝拜场所,很显然这是柯布西耶常用的设计处理手法。

二 圆弧塔楼

1920 年所设计的劳动者的工业化生产住宅(未建),突出的圆弧形楼梯间体量和长方体体量直接相连。

1922 年的艺术家住宅(未建)设计也使用了相同的体块拼合。这个项目的屋顶采用了平拱屋顶,使整个体量更加复杂。

1923 年的里普希茨—米斯查尼诺夫邸的两栋住宅中,楼梯间不但在外形上表现了出来,还可以看到的楼梯间如烟囱搬伸出屋顶,成为整个建筑造型的制高点。

1927 年的加歇别墅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从柯布所画的轴测图中可以看到,加歇别墅的屋顶花园上出现了十分显眼的曲线形隔墙。但是柯布西耶在屋顶的两侧仍然保留了高度等同层高的墙面,以此来保持建筑体量的完整性。而曲面体量则隐匿在高墙之后。

1929 年的萨伏伊别墅是柯布西耶整个建筑生涯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柯布西耶的新建筑五点的最好的诠释者。新建筑五点之中有一条是屋顶花园,柯布西耶在三层的屋顶花园上使用了曲线,并且没有像在加歇别墅中那样,把这些曲线墙面包裹在正交的框架体系墙面内,而是让这些墙面显露在了建筑的外形上,成为了一种造型元素。

萨伏伊别墅后,马赛公寓、昌迪加尔的议会大厦都采用了类似的设计手法——曲线型的墙面直接露出了屋面。自信的昭示着自己的存在。可以看到,柯布西耶经历了让曲线由低调到高调的一个过程,也展示了他设计思想的转变:由以前担心细节与整体不符会破坏建筑的整体性到建筑内部或者细节在外观上高调直接的显现。朗香教堂的塔楼应该是柯布西耶思想转变下的结果。

三 曲面屋顶

柯布的建筑是现代主义“方盒子”的代表。但事实上,彻底的平屋顶在柯布的建筑中是非常的少见的。对于柯布来说,建筑的屋顶不仅仅是六面体的顶面,更是独立存在的造型元素。

1)平拱屋顶

在柯布西耶的曲面屋顶中,最早也是最常出现的就是 1919 年的monol 住宅中的拱顶。

而前文所提到的,1922 年的艺术家住宅同样也采用了拱顶的设计。

之后拱顶做为一种建筑语言多次出现在柯布西耶的其它作品中,如1935 年建成的周末住宅和 1945 年建成的 jaoul 住宅。柯布西耶称之为加泰罗尼亚拱顶。

2)反拱屋顶

建筑的屋顶除了起到挡风遮雨的围合作用外,其另外一大功能是要能满足收集和排除雨水的要求,柯布对这一功能似乎相当的重视,其中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这一功能上的诉求可以为建筑外部造型带来新的可能性。这一原本的限制因素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便成为了建筑造型的激发因素。显而易见柯布乐于抓住这个机会来使用他所钟爱的曲线。

昌迪加尔的议会大厦就采用了这种屋顶形式。

1953年开始,布西耶在费米尼设计了一系列的项目(与朗香设计时间重叠),其中包括费米尼的体育活动中心。活动中心的顶面是一个凹曲面,端头有巨大的排水口。

在这个项目之后的艺术和建筑学院设计中,柯布采用了类似的屋顶结构方式,这个方案从外形上来看和费米尼体育中心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它在结构上并未采用钢索加薄板的构造,而是采用了混凝土梁板的结构体系。在室内可以看到裸露的粗大的混凝土梁直接暴露了出来。而在之后朗香教堂的设计中,柯布在混凝土梁的两侧分别做了混凝土板,从而把梁隐藏了起来。

可以看到,对于屋顶的尝试,柯布也一直在推进。从上文提到的屋顶花园上的曲线突出物,到平拱和反供,再到混凝土梁板结构体系,慢慢的可以隐约看到朗香屋顶的雏形。


03 光

前面从宏观上了解了朗香教堂的演变和由来,我们再来从微观角度去看看朗香。在此之前,先了解下当时的设计要求:

1、朗香教堂的室内空间需要能够容纳 200 名信徒

2、作为历史悠久的圣地教堂所在地,每年有两次户外朝圣活动,需容纳约12000名朝圣者

3、要有能够在公众的弥撒之外独立使用的三个小祈祷室

4、安置一尊 17 世纪的“圣母与圣婴”像

5、在顶层设置圣器收藏室和一个小办公室

6、建筑收集雨水的功能至关重要,因为水在山上是稀有资源。

从平面可以看到,设计要求都一一满足,而收集雨水的功能在屋顶也得到了解决。

作为收集光的容器,朗香教堂的光通过不同方位、不同形状的开孔进入教堂,层次丰富、充满了神性。

东面主祭坛

遵从教堂设计的惯例,主祭坛设在教堂的东方。祭坛的后墙上开了一个方形窗和几个极小的方孔,而17 世纪的“圣母与圣婴”像则正放置在方形窗里,当上午东方的晨光洒向大地,雕像也随之光芒万丈起来。由不同大小的方孔组成的立面,也形成了一幅太阳与星辰的幻像。

南面光之墙

在日照充沛的南墙,柯布西耶开凿了大小不一的楔形窗,使得自然光从信徒坐席的侧面进入室内。这里说两个对我个人有意思的点。

第一个是楔形窗洞,以前工作时,在同事的影响下,对喇叭口的造型窗特别中意,但每次设计都只是从纯粹的美学角度去考虑,不知其所以然。说出来不好意思,后知后觉的我直到去年在爬圣母百花教堂塔楼的时候才知道了这个造型的意义。塔楼内空间狭窄,采光严重不足,而立面出于防御或者美学等其他原因又不想开大窗口,于是便有了楔形窗洞——在保证立面小口的同时又能让光源充足。

还有一种设计楔形窗洞理由是,在光照极其强烈的地方,例如地中海沿岸、南法,这样的设计能让光线慢慢分散下来,不至于猛烈的照进房间。

显然朗香教堂窗口设计的原因是第二种,当然这不是基于当地阳光强烈,而是柯布希望得到柔和的光线。而楔形的窗口也为安装在上的彩色玻璃提供了宽阔的白色背景,彩色光影得以被看见。

第二个让我兴致盎然的点是光之墙下的座椅铺装,如果大家看过之前写的米兰prada中心的话,或许对那个木制方块铺装有印象,而神奇的是,在这里我也发现同样的铺装样式,彷佛感受到了一种建筑的传承……

光之缝隙

南墙、东墙与巨大屋顶之间,各留了约60毫米的缝隙,形成一条天然的光带,看似沉重的屋顶得以与墙体视觉上分离,轻盈漂浮起来。这是不是暗示着上帝的力量能让信徒们升天到达天堂(个人的过度解读,随意一笑哈)。

北墙、西墙及祈祷室

与南墙截然对立的是几乎完全封闭的北墙和西墙,这两面墙为光的上述展示提供了幽暗的背景。这种明暗对比原则在三个高耸的祈祷室中同样被用到,竖井的高侧长窗、格栅以及粗糙的井壁将光分解柔化成漫射光倾泻下来,使祈祷室顶部笼罩在神秘的光雾中。

总的来说,整个教堂室内光影控制主次分明,就采光孔面积来说,南向光墙的面积远大于其他各处,但入射光的亮度却因为漫射被大大削弱不及东墙,这也保证了东墙作为主祭坛这一精神中心的第一亮度,而信徒座椅区域则成为第二亮度。而三个祈祷室相对隐藏和独立,对主体空间不产生影响,但自身的独特的竖井采光又给整个教堂增添了神性。


最后以一段柯布西耶的话结尾,提醒和勉励自己和大家:

“为了把我看到的变为自己的,变成自己的历史的一部分,看的时候,应该把看到的画下来。

一旦通过铅笔的劳作.事物就内化了,它一辈子留在你的心里,写在那儿,铭刻在那儿。

要自己亲手画.跟踪那些轮廓线,填实那空挡,细察那些体量,等等,这些是观察时最重要的,也许可以这样说,如此才够资格去观察,才够格去发现,……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你全身心投人,你有所表现,有所创建,中心是投入。”

参考文献:

[1]. 吴焕加,论朗香教堂,世界建筑,1994.03

[2]. 赵冶,建筑创作中的隐喻表达,硕士论文,重庆大学,2003

[3]. 王舒轶,勒·柯布西耶建筑中的曲面,硕士论文,清华大学,2012.12

[4]. 吴静,探析柯布西耶在朗香教堂设计中对自然光的漫射处理,园林与建筑

注:

图片除特别标明外,均为作者自摄

严禁不经许可转载

欢迎打赏​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Chaosteria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563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如果我成立一个景观/建筑工作室,你愿意来吗?

在建筑师的眼中,什么是好的酒店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