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也作为一名家有3岁认字爱好者的妈妈,谈谈不同年龄段认字的小策略。
1、学龄前儿童
孙瑞雪在《捕捉儿童的敏感期》中提到过
儿童进入5岁左右,文字、符号(拼音)、涂色、数学逻辑、阅读等方面都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敏感期。
但是,每个孩子都是鲜活的个体,也有自己的规律,敏感期的到来时刻不尽相同,如果不确定幼儿的敏感期何时来临,我认为可以密切观察孩子,来感受孩子发出的信号:
读绘本的时候,孩子对书上的汉字表示兴趣;
生活中遇到汉字会反复询问;
好奇同音字的运用,比如会问大人“瓜子的子是不是孩子的子呀?”
在抓住孩子敏感期的同时,以适合自己孩子的方式切入启蒙,那认字这件事就会变得非常自然而简单。
我一度认为小优酱会在5周岁迎来他的识字敏感期,然而这家伙并不打算按套路出牌。大概2岁半的时候,开始了夺命连环问模式:出门看到广告牌上的字也要问,读绘本看到好奇的字也要问,坐公交车、去早教班,凡是有字的地方,他都要问上一遍,有时候还要刨根究底地询问字的意思。
我一看这势头,应该是迎来了他自己的认字敏感期。敏感期之所以提前,跟优酱平时的阅读量有密切关系。他从月子里的闪卡开始,就正式进入了自己的阅读之旅,翻看了下在一个记录阅读轨迹的app上的记录,2岁半的时候已经深度阅读了600多本(套)绘本,海量而重复的阅读,让他对汉字的热爱格外强烈,所以不必刻意去教孩子识字,更不要逼迫孩子认字,阅读量到了,敏感期到了,很多东西都是水到渠成,逼迫反而会带来不良效果。
尽管年龄不大,但老母亲想不如就抓住这个关键时刻,因势利导引入识字启蒙,于是入手了一套适合汉字启蒙的《汉字是画出来的》
这套书的优势在于从象形文字入手,对汉字的字音、字义、字形都有梳理整理作用,作为启蒙用书,非常合适。
优酱得到书后就爱不释手,催着大人给逐一讲解,没几天书里一百多个字就认识了大概,分享一个有趣的视频,优酱最先认识的就是他特别感兴趣的“屎尿屁”,2岁半的他说起话来还是奶声奶气,但是一提到屎尿屁就格外雀跃:
这本识字书已经看熟后,我又连续入了几套识字类的教材,手头没有图,今晚回家补拍几张,都是内容浅显、孩子很容易感兴趣的类型。
在这里要说一下,从语文的角度来看,怎么样才算是真正认识一个字呢?有三个方面:
认识字形
会读字音
理解字义。
从这三个角度来讲,最好的方式就是从生活中及从绘本中认字,同时可以辅以字卡进行巩固。
因为生活中处处是汉字,真实的情景、互动的情形,这些都有利于孩子将认识字形、理解字意、会读字音三方面自然而然地结合起来。而绘本阅读的体验因为带有浓浓的趣味和亲子互动的温暖,所创设的场景更加多彩、丰富,也特别适合孩子复习和巩固认字。
2、学龄儿童
启蒙阶段的认字方式和学龄儿童的认字方式不尽相同。学龄儿童已经有了一定的汉字基础,单纯的“字+画”的识字模式反而会干扰到孩子对字形、字音、字义的结合理解,提升兴趣,是引导他们大量识字的关键。可以通过一定的游戏来激活孩子的思维,我在带低年级孩子的时候,会跟我的学生玩以下汉字游戏(具体的操作模式家长可以自己修改,我仅提供游戏思路):
- 偏旁部件大派对:自制一些卡片,一部分写上各种常见偏旁,另一部分写上可以搭配的部件,然后让孩子来自己组合搭配,在玩熟练了以后,还可以和家长或者同学比赛,增加趣味性,复习巩固。
- 家庭汉字大冒险:在家里的各个角落藏有一些汉字卡,提升孩子去找,找到了念出来,再看看卡片背后的提示,继续找下一个。
- 探索任务卡:在带孩子逛超市、逛游乐场、旅游前,家长先根据将会遇到的汉字,列一个汉字清单,让孩子带着清单去寻找,如果找到了一模一样的字,孩子会非常有成就感。比如我带优酱去早教前,就会在卡片上写“吉”字,孩子去了美吉姆,一下子就发现了这个字和任务卡上的字一样,找到了以后特别兴奋;去超市前,我也会写出一些货品的名字,让孩子拿着任务卡去超市比对,这种寻找游戏我用在我的学生中,也非常有效果。
- 一字开花:小学一年级左右的孩子已经有一定的词汇量了,可以通过一个已经会的生字,来组不同词的方式,认知更多的词汇,进而认识更多的生字。
刚刚说的这些游戏,我经常跟我的学生玩,也授意给家长,希望利用识字游戏扩容识字量、增加亲子的亲密度。
除此以外,在日常阅读时,善用桥梁书,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还可以引入一些拼音书,让孩子在阅读遇到困难的时候,借助拼音自学生字。
说句题外话,适合做桥梁书的绘本有很多,有些低幼绘本,虽然内容很幼稚,但是里面的文字挑战度低,特别适合学龄儿童认字,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最后摘录一段认字小插曲:
讲绘本的时候出现“三头六臂”,我引导“头”字的认读。
“妈妈,为什么‘头’字里要有一个人字呢?”
我定睛一看,确实有点像人字,
“宝宝,你很会观察呀,确实有个大字呢,因为这个大就代表一个人,那俩点就表示你的小眼睛,你的眼睛就长在你的头上嘛。”
“嗯,妈妈,古代人还挺会发明的呢!”
“妈妈,那头的英文是什么呀?”
“是head”
“那头发呢?”
“是hair”
抓住一个点,荡漾开去,让孩子主导思维的进程和走向,也不失为一个认字的小方法。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七优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21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接受正规科学的教育会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