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渐冻人制作的游戏《幽铃兰》?

以上是澎湃新闻的采访。

身为游戏的剧本作者和主催来说两句,还望轻拍~

先提结论,包括《幽铃兰》在内的个人参与的作品都是出于一个词——执念。

之前有在一篇采访中提到——游戏是作者的半身,这并非夸大其词,甚至还不足以用来形容这位“终身伴侣”。

与处境类似的大多数病友相比,能从小接触ACG的作者绝对算得上是幸运的那一小部分,比如在如火如荼的法国世界杯期间嚼着橘子棒冰看《足球小将》或是和那些年唯一的哥们玩上一下午的热血足球(疯狂承受年龄暴击),在后者的道路上更是越走越远。主机一路从红白机玩到MD、DC(莎木永不为奴)和PS家族,掌机则放下砖头、立地GBA。虽然后来因为手部功能下降、逐渐告别了实体手柄和掌机,通过PC程序与黑科技设备,仍然得以圆自己的console梦(啰嗦一句,请尽一切可能支持正版,共勉)。

然而从玩家的身份转移到制作者,却又是另一段苦辣酸甜的历程。

众所周知,galgame绝非游戏性很强的游戏类型,甚至对众多习惯了动作与联网的玩家来说,它的身份都存在争议。但作者依旧认为,galgame依然包括了电子游戏的两大核心要素:声光演出与互动,想把它做好,并不比制作动作或角色扮演游戏轻松。身为一名萌新主催,只有咬着牙为爱发癫了(X)。

按照一般的想象,处于作者这种客观状态的人,一定会比常人在制作游戏时面对更多的困境。然而答案却未必如人们的预期,作为《幽铃兰》的主催,遭遇的障碍其实和大多数同道中人并无区别,最主要是资金。

由于严重缺乏剧作和演出的技巧而从头学习、为了替兼职美工分摊一些负担掌握改图的基本技巧、半路出家完成配音后期,这些经历我想很多独立游戏制作人都有过。但是当看到自己脑海中的影像借各路大佬之手活色生香地出现在屏幕之上,那种激动的心情也一定、一定只有我们才能体会!

好了,言归正传(外传字数比较多什么的一定只是错觉),来说下这款游戏吧。

需要声明的一点是,作者本人的背景与游戏的质量完全无关,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幽铃兰》的剧本是作者真正意义上第一个写完的故事,自己也清楚,其中存在许多问题。但整个创作过程是充满乐趣的,这也是能刺激作者坚持下来的很重要的原因。

美术方面,就作者所知几位画师都是非常努力的。的确,男性角色的立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一点今后我们也会积极改善。

音乐因为预算紧张,使用了一部分自由版权的素材。不过最主要的几首BGM作者是亲自去找了自己非常喜爱的一位作曲家操刀,主题曲由业内口碑保证——秋石大佬创作,个人对成品是相当满意的。

轻文的视觉小说引擎基于H5,在跨平台方面做得不错,却也付出了一些功能上的代价。以作者这一年多的使用经验来评判的话,它今后的发展还是很值得期待的(前提是坚持下去)。

最后来说一下配音。

作者本人也算半个声控,曾经听音辨人的成功率也是相当高的(然而廉颇老矣,近年来追的番少了orz),而且以前也和不少ACG圈内的朋友一样,认为国配偏“尬”、中日两国在声优水平上差距极大。

可是最近几年接触了一些国产galgame,再加上自打开始制作游戏、认识了不少国内的配音演员,上述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国配确实难免存在“尬”,但在这一点上,我们这些写台词的编剧要负相当大的责任,而且未来也要不断地精进磨砺才是。

差不多就这样了,由于水平、经验、经费等等因素,这款游戏有相当多的不尽如人意之处,但作者还是希望有更多朋友能够试一试,我们也会不断争取让现在和今后的作品物有所值。

“时光飞逝

我们终究要渐渐老去

渐渐恐惧和放弃

可你知不知道

没有你

我那颗叮叮当当的心啊

终将这样 这样无处安放”

emmm,最近一直在无脑循环这首歌啦233

权且作为结束语吧。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冯锦源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3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一个游戏开发者 自己本身玩过很多游戏吗?

未来的游戏会是什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