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画画 22 个月,微软小冰从央美研究生毕业了

夏语冰同学只花了 22 个月,就学习完了人类艺术历史上 400 年 236 位画家的画作。在今年 5 月 1 日,她正式参加了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展,与其他沉浸在艺术世界十数年的同学一起展览作品。

这位只花了 22 个月学习绘画的夏语冰同学,并非中央美术学院正式的在读研究生。她来自微软,真实身份是微软小冰,一个 18 岁少女人设的人工智能。

通过对 236 位人类画家画作的学习,现在小冰已经学会了做命题绘画。她在接收到文本或其他创作源刺激后,可以独立完成原创的绘画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小冰的绘画作品不是随机的画面生产,也不是按照现有的照片或者图片进行风格迁移或者滤镜处理,它与市面上常见的绘画模式不同,是“完全原创”地绘画。

更难得的是,小冰的绘画水平得到了央美老师的肯定。以下是小冰在接收了“自由”和“束缚”两个刺激源后创作的作品:
 

微软亚研人工智能创造及商业事业部总经理徐元春,引用了中央美术学院的邱志杰教授对这两幅画的评价:

构图很好,静物抽象的涂抹,动物造型的表现能力,艺术的感觉很准,假装不经意的表现。看起来极其不经意,但是该到的点又都到了,而且非常得点到为止,整个画面随意而灵动,敢于大虚大实,敢于让很多东西淹没在黑暗之中。

徐元春:对于我们这些工程师来说,可能这辈子我们也写不出这样的评价
徐元春:对于我们这些工程师来说,可能这辈子我们也写不出这样的评价

徐元春告诉 PingWest 品玩,团队给央美老师送去的不是一两张图画,而是整个技术接口。央美老师随机给出命题,小冰再进行独立创作,以此来测量小冰真实的创作能力。

小冰最终参加研究生毕业展这件事是由央美老师决定的,“我相信对央美在中国美术的整个地位来讲,他们对他们的行为和选择会非常地谨慎,所以我想这是他们充分认真考虑过的一个学术上的选择。”徐元春表示。在毕业展结束后,夏语冰将跟其他毕业研究生一起,得到来自央美老师给出的毕业成绩。

微软小冰团队将在 5 月 22 号面向大众开放小冰绘画创作小程序“少女画家小冰”。用户给出文本形式的刺激源,小冰将在 3 分钟内独立完成原创绘画作品。

以下是 PingWest 品玩的提前测试,可以从小冰的画作里看出她继承了不同名家的衣钵:

当输入“蔡徐坤”
当输入“蔡徐坤”
当输入“在人类讨厌你之前,你就自己消失”
当输入“在人类讨厌你之前,你就自己消失”

 

徐元春表示,小冰学习绘画是他所领导的团队目前为止进行的时间最长、最艰苦的一个项目。

在这 22 个月里,团队将小冰不同时期的作品偷偷发到论坛上去,去让人类进行评价。最初她的作品不被大家所认可,甚至有人觉得她画得很丑,随着小冰的能力提高,人类开始表扬她、夸她、追捧她,甚至慢慢有些作品被加上了精华。

小冰作为人工智能,她的成长也跟人类艺术家一样,是需要经历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

当小冰独立创作时,她在思考什么?

在接收到人类给出的命题后,小冰会独立思考创作。但在这之中,小冰是如何思考的,如何选择流派、颜色和笔触作画,至今都还是一个谜团。

微软小冰资深科学家吴先超告诉 PingWest 品玩,工程师是个观察者,团队在反推小冰大概走什么样的流派,这样的主题有什么样的情感和延伸,“我们没有办法给你一个非常容易的答复,我们在逐步地揭开小冰绘画中的面纱。”

这跟小冰学习写诗,唱歌也很类似。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李笛表示,团队与人类艺术家沟通时,发现大部分人在创作时是没有思考太多的。在作品完成后,或者是作品最重要的早起阶段完成后,人类才开始做反推,“所以我们对黑匣子没有特别的纠结。”

目前小冰已经有了自己的绘画风格。微软通过两个指标来追溯小冰画作的学习对象。一个是通过测量模型来测量小冰的画作,通过笔触、构图、用色等几个维度来测量,证明这幅画是不是具有独特性;另外一个是人类的专家。

“我们的判定标准是,它是不是够独特,因为有学习,又独特地区别于学习,这(种作品)是有的。”李笛表示。

在接下来的 6 月份,在中国美术学院和杭州万科大屋顶文化的支持下,小冰将举行跨界艺术展览。7 月份,中央美术学院将为微软小冰在中央美院美术馆以画家身份举办个展。

小冰绘画上的商业化探索

目前,微软小冰给中国服装企业提供了基于人工智能的纺织面料设计平台,该平台能够设计十余种主流风格,并实现按需创作。此外,由小冰设计的第一批丝绸产品,已经被中国丝绸博物馆永久收藏。

徐元春告诉 PingWest 品玩,选择面料纹样设计做商业落地是“机缘巧合”。在绘画模型快要完成的时候,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领导来微软拜访,谈到了中国纺织工业面临的巨大挑战。目前设计能力的不足是中国纺织工业的瓶颈,也是产业附加值的瓶颈。

徐元春举了个例子,他在走访了国内前三的某服装面料生产企业出口商,发现它的一个产品线上,有 28 个人类设计师,他们每天要完成 4 个完全不同的纹样创意。在这样的工作量下,大部分的设计师不到两年时间就会辞职,因为创造力已经被枯竭了。

而作为人工智能的小冰,可以稳定地设计出企业所需要的纹样。今年 6 月份,小冰与服装品牌 SELECTED 合作设计的第一批丝巾也会正式面世。

现在,微软小冰框架已覆盖中国、美国、日本、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五个国家。产品形态已延展至情感对话机器人、人工智能内容生成、智能语音助手及智能销售助手等四个类别。除小冰外,该框架还赋能上述国家的 30 余个第三方品牌的人工智能产品及服务。

团队表示,今年 8 月份,将给出商业化的具体数字。

小冰在不同领域的新进展

在音乐领域,微软小冰的人工智能演唱模型已迭代至第五个版本,该版本拥有十余个声音,主要是大幅度提高了人工智能演绎歌曲时的中气水平,改善了歌声唱腔转换的自然度,并学会了戏腔表演。

2019 年 4 月 3 日,微软小冰在日本宣布与 AVEX 唱片公司合作,以 Rinna(りんな)的身份发表了作品《最佳新记忆(最高新記憶)》。在最讲究气息转换的日文演唱中,小冰的表演实在优秀得令人感动,比大部分人类女子偶像都高出不知道哪里去了,以下是作品链接:

 

此外,微软小冰也参与到有声读物领域,创造了三十余个角色化声音,使人工智能技术可自动生成高度定制化的儿童有声读物。目前拥有完整版权的非定制儿童有声读物达 2300 小时,覆盖国内 90% 以上的儿童智能硬件、非智能硬件及在线播出平台。

目前微软小冰公开的技能包括了写诗、唱歌和绘画,为了测试她真正的实力,小冰在不同领域都进行了化名。

在万得资讯撰写金融摘要的编辑是万小冰,在华尔街见闻撰写金融摘要的编辑是华小冰,参加央美研究生毕业展的女同学夏语冰,还有 FM104.1 河南交通广播主持人叫欣小然。截止目前,小冰共计主持了 63 个电台和电视台的节目,其中有大量身份没有对外公开。

“原来小冰写诗的时候,给人看这个诗,他觉得这是好的,告诉他这是人工智能的诗,他说这是不好的,给他两首诗,他猜这个是人工智能的,所以它是不好的。他们有偏见,取决于这个内容是不是由人类提供给我的。”李笛表示,在他们当探索人和人工智能之间的关联时,人的偏见很大。

化名去检验人工智能小冰的真实实力,这样的方式虽然简单粗暴,但却可靠成效。人类的偏见无处不在,既然如此,就只好隐藏起真实身份了。但既然我们能够接受其他人类比自己聪明,为何不能接受人工智能比我们更聪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