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变速箱最新资讯及技术分析(二十六)—9AT自动变速箱对比分析(横置篇2)

横置9AT的对比分析2

上一篇文章介绍了ZF横置9AT和GM横置9AT传动比方面的对比分析,这篇文章接着写这两个横置9AT结构方面的对比。

行星机构对比

GM的横置9AT是从其横置6AT改进而来的,行星机构继承了6AT的传动方案,巧妙的增加了双联行星齿轮和一个太阳轮,实现了9个挡位,具体的实现方式可翻阅我前面的文章。

既然继承了其6AT,那就很多方面跟6AT有共同之处,例如某些挡位的传动比和换挡阶比基本与6AT一致,前面的一篇文章分析了。从行星机构来看,GM的横置9AT与其6AT是一个水平的,都是三自由度行星机构,用4个行星排,7个操作元件,每个挡位需要接合2个操作元件,其余的5个操作元件不工作,拖拽功率损失较大。

其实GM是有四自由度9AT的专利的,为什么偏要用三自由度的行星机构呢?主要还是想继承原来6AT的结构,省成本,节省开发周期。下图中,除了红色部分是9AT新增的,其他部分都是继承其6AT的。这样的改进但也带来了一个技术挑战:离合器操纵元件过多,达到7个。GM只好用可控单向离合器技术(图中的F1R),作为起步和倒挡的切换离合器。GM宣称可控单向离合器技术的可靠性经过验证,用在倒挡和1挡之间的切换,估计问题也不大,毕竟正倒车的频率相比于换挡频率,不算太高。

▲GM横置9AT传动简图,红色部分为9AT相对于6AT的改动部分

▲GM横置9AT离合器操纵序列

而ZF的横置9AT则为四自由度行星结构,是非常典型的四自由度行星机构,前面的两个排为辛普森机构,后面的两个排为RS-CC机构(GM的双模式混动的行星机构),每个挡位需要接合3个操作元件,其余的3个操作元件空转,离合器的拖拽功率损失小于GM的横置9AT。更何况ZF用了2个Dog Clutch进行换挡,离合器的拖曳功率损失就更小,传动效率更高。

▲ZF横置9AT传动简图

▲ZF横置9AT传动简图(展开)

▲ZF横置9AT离合器操纵序列

个人认为ZF的9AT行星机构会优于GM的9AT,传动效率也略有占优;但GM的优点是结构继承性好,ZF就是一个全新的设计。

结构设计对比

GM和ZF的9AT结构设计都非常有特点,都是敢于创新的结构,如ZF的两个Dog Clutch、行星排嵌套;GM的离合器油缸设计、铝制离合器鼓、可控单向离合器。相比于爱信的8AT小心翼翼,步步为营的技术更新,ZF的9AT简直就是创新。

▲GM横置9AT结构图

▲ZF横置9AT结构图

ZF的9AT用了2个Dog Clutch,分别在4-5挡,7-8挡需要切换Dog Clutch。Dog Clutch的引入使结构紧凑,减小拖曳功率损失,但换挡控制的难度就大大增大。比如,0~100km/h加速工况还好,升挡过程,Dog Clutch A和F都是脱开操作,只要调整发动机转矩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是同步接入过程就比较麻烦了,最明显的工况,如果平时在高速工况8挡巡航,突然一脚大油门加速,电脑强制降挡,比如降到4挡,这时候就需要同时切换2个Dog Clutch了,这个工况的Dog Clutch同步就异常困难了,即使控制很好,也需要较长的同步时间。

还存在一个问题:4-5挡之间的频繁切换在城市低速工况会经常发生,升挡过程还好办,如果从5-4或者6-4,就存在Dog Clutch F的同步切换问题了。因为 ZF9AT的车开的不多,不知道如何,不好判断。

个人认为,ZF的9AT中的Dog Clutch F完全可以做成摩擦片换挡的制动器,布置在离合器E的外面,从ZF的9AT的结构图来看,还是有空间的。如果减少一个Dog Clutch F,那只有在7-8挡切换才用到Dog Clutch A,控制难度就大大降低了。估计ZF不这样做,应该是基于传动效率的考虑,Dog Clutch F的速差应该不会太小,因为是制动太阳轮的,太阳轮往往都是行星传动里面较高转速的元件。

精通维修里面有一篇文章专门介绍这个Dog Clutch的工作原理的,感兴趣的可以查阅。个人认为Dog Clutch在电动汽车两挡变速箱上最适合,驱动电机可以主动调速实现同步。这个Dog Clutch的齿形设计时关键,这方面爱信也有相关的研究(我前面的文章介绍过)。

GM的9AT结构设计最大的难度在于后面的5个操作元件上,那么小的空间布置3个离合器、2个制动器。所以GM用了3层的嵌套设计,我在前面的文章中有详细的分析。GM在这里有一个不得已的设计,就是离合器C4的油缸设计。通常离合器的油缸是旋转的,但GM估计没有空间了,把离合器的油缸设计在壳体中,不旋转了,用了一个推力轴承实现离合器的接合。但这个推力轴承是没有轴向定位的,也就是说会随着离合器摩擦片轴向运动的,这个轴承的受力状态不好还随着摩擦片高速旋转, 不知道可靠性如何。GM这样做也是没有办法,没有空间了。

▲通常离合器油缸设计 GM9AT的C4离合器油缸设计

为了实现横置9AT,ZF和GM结构设计上都做了妥协。ZF用Dog Clutch;GM用了7个操纵元件,可控单向离合器、多离合器嵌套,结构设计复杂。得益于两家都是AT自动变速箱设计的牛耳,具备雄厚的技术储备。一句话,想低调,实力不允许啊。

小结

  1. ZF的9AT为四自由度行星传动方案,较GM的9AT三自由度传动,技术上稍优,传动效率方面占优。
  2. GM的9AT最大的优势是结构上深度继承了其6AT,劣势为离合器操纵件较多。
  3. GM和ZF的9AT结构设计都非常有特点,相比于爱信的8AT,都是敢于创新的结构。
  4. ZF的9AT在4-5挡,7-8挡需要切换Dog Clutch,在城市50-60km/h工况和高速突然大油门加速工况,Dog Clutch的控制要求较高。
  5. 个人认为,ZF的9AT中的Dog Clutch F完全可以做成摩擦片换挡的制动器,布置在离合器E的外面,从ZF的9AT的结构图来看,还是有空间的。
  6. 为了实现横置9AT,ZF和GM结构设计上都做了妥协。ZF用Dog Clutch;GM用了7个操纵元件,可控单向离合器,多离合器嵌套,结构设计复杂。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或SAE文献,如有侵权,请联系13810696083。文中的观点纯属个人的技术观点,不针对某个人或某公司、机构,如有不同意见,欢迎探讨。

参考文献:

1.SAE PAPER: General Motors Hydra-Matic 9T50 Automatic Transaxle.2018-01-0391.

2.SAE PAPER: The ZF Automatic Transmission 9HP48 Transmission System, Design and Mechanical Parts. 2013-01-1276.

更多文章,请关注微信公总号:传动与驱动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pengzengx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