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的戛纳,微影时代一口气买下了九部电影的内地发行权。去年的中国买家虽然声势没有那么浩大,但也有不少交易,在环球影业 2000 万美元拿下范冰冰出演的《355》的海外发行权后,华谊兄弟购得了该片的内地发行权。
《好莱坞报道者》和《综艺》等媒体预测,与前两年相比,今年戛纳电影节的市场上,中国买家和卖家的动作会显得温和甚至冷清。
国内的影视行业与一年前相比发生了不少变化。最令人瞩目的便是国家对影视公司税务的追查,由于此前政策倾斜和不完善市场导致的利润空间被回收了,范冰冰个人也因为偷逃税被罚超过 8 亿元。
管控带来的未知也让买家变得犹豫。按照发行了《心花路放》的影视联传媒 CEO 讲武生对《综艺》的说法,就连官方自己对于审查的尺度也还在摸索中。张艺谋的《一秒钟》从柏林电影节退出时,获得的理由只是主题不合适,没有其他详细说明,以至于他在 3 月重新提交的版本仍然没有过审。
在戛纳之前,海外已经可以感受到国内市场的冷淡。好莱坞影视公司 Voltage Pictures(《超号大美人》《之后》)对《好莱坞报道者》表示,在过去的 12 个月,向中国兜售的项目数量同比有所下降,“我们在数量和价格上都看到了显著下降。”
对于戛纳的一个好消息是,中国观众对于艺术片的热情相比过去上升了不少,一些在戛纳首映的作品引进到内地后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比如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以及仍然在上映的《何以为家》(《迦百农》)。
不过,观众口味的变化始终是一个未知数。《小偷家族》和《何以为家》背后的引进方路画影视的 CEO 蔡公明就表示:“虽然国内的观众对于国际上好的内容越来越感兴趣,但成功的经验并不一定能复制。每一次发行都是一场战斗。”
而在寻求出手的项目里,倒是出现了不少大成本的制作,希望以宏大的场面打动全球观众,比如林超贤的《紧急救援》(9000 万美元)、关于国军坚守四行仓库故事的《八佰》(8000 万美元)以及中国版美国机长的《中国机长》(6000 万美元)。相比民族主义内核的《战狼 2》,它们的确更有可能凭借故事本身获得海外的共鸣。
题图来自:豆瓣电影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