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是否该被推广?

这么说吧,大家对PM2.5很熟悉,但实际上注射液的’PM值’也是有要求的,澄明度、杂质、内毒素含量等等,注射的剂型是在所有药品剂型当中要求最严格的,即使只是个普通的水也要经过三道反渗、蒸馏和过滤的流程才允许作为注射用水,用来溶解各种药品和葡萄糖、氯化钠等。

为什么要求如此严格呢?其中主要原因是就是超敏反应和血管损伤

血管损伤这个事很好理解,注射用药里的各种不溶性杂质,比如如果包装的玻璃质量不过关而有少量的玻璃碎屑在里面,对于血管就是个损伤,像是PM2.5伤害呼吸道一样,也容易引起血管炎等等不良反应,对于一些本来就有心血管毛病的病人来说很可能是引发更严重症状的诱因,曾经有个厂家为了减少生产过程当中产生的“PM”,他们把注射液的制备流程从“溶解-装袋-封装”的长流程改成了集中式的一次性把一个产品制备出来的设备,从而减少了流程当中产生的污染,我很看好他们的这个新技术,尤其在我们儿科里,儿童的血管十分娇嫩,更容易产生一些血管炎之类的不良反应,这个技术就显得很重要。

超敏反应往往是因为药物中的各种杂质,比如细菌的内毒素,或者奇奇怪怪的蛋白等东西,引发了免疫系统的超敏反应,轻则发生药疹、皮炎(如下图),重则是表皮崩解性坏死等等致死性的疾病(这个太触目惊心我就不放图了),所以注射液中的杂质要求是极为严格的。

然而,中药注射液由于草药当中,由于很多植物的次级代谢产物十分复杂,想提纯一个成分非常的困难,工业化生产的时候更是没法和实验室里的用色谱提出来的纯度相提并论,在生产的流程中非常容易有各种大分子的诸如各种纤维素和各种生物碱等不相关的杂质进入注射液中,进而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这些东西口服进去一般没啥事,注射就是另外一码事了),CFDA之前也下架了一大批的中药注射剂(CFDA重启中药注射剂再评价 “神药”时代就此终结!),就是因为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太多了。

建议如果有任何可以替代的西药的话,中药注射剂不要使用(注:我并非全盘否定中药,只是不提倡注射)

曾经我以为医生们对于中药注射剂的认知还是有的,结果我亲眼看到帝都某知名三甲医院(都是一个圈的我就不点名了)的大夫给我的朋友开了中药注射液,我瞬间对这个医院的医生好感骤然下降。

以上~

Reference

Wang W, Ignatius A A, Thakkar S V, et al. Impact of Residual Impurities and Contaminants on Protein Stability[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2014, 103(5): 1315-1330.

Bukofzer S, Ayres J, De Chavez A C, et al. Industry perspective on the medical risk of visible particles in injectable drug products.[J]. Pda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5, 69(1): 123-139.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Kyoukai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31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如何看待“国务院:将分期分批推进已上市中药注射剂有效性、安全性评价”新闻?

青蒿素为什么不属于中药注射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