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抗假消息”这件事情上,科学技术有办法帮忙吗?

虽然“谣言传千里”号称人类本能,不靠算法也照样能实现,但你不得不承认的是,有了互联网之后,想要分辨谣言和真相,难度是越来越大了。

且不说 AI 换脸、大数据定制假新闻这种高科技作业,光是 P 图/剪辑、标题党、移花接木这些技术含量不算很高的手法,经过网络的放大,威力一样不可小觑。换句话说,“后真相”时代的我们,不管自认为多么聪明冷静,只要信息盲点还存在,就一样有可能会被谣言误导,甚至被误导得更彻底。

Giphy ©️ Alex Bradt

上个月,卫报就援引了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研究说,“聪明人不容易被假消息误导”这种讲法,其实已经不太准确了。有时候,错误的信息经过巧妙的设计,即使是十分聪明/教育程度很高的人也会上当,因为他们的才智会让他们“合理化”那些(被刻意植入的、错误的)观念,也就是俗话说的自己骗自己。

比如,我们之前介绍过的“摩西问题”,就是个很好的“利用思维定势传播错误信息”的例子:当某条信息对大脑来说“很熟悉”时,我们很容易只盯着它引导我们去看的“重点”,而忽略其中有问题的细节。图片作为一种“视觉成语”,利用的也是差不多的原理:人们被文字版的虚假信息篡改记忆的几率并不高,但是加上了容易被记住的虚假图片之后,被误导的倾向会大大增加。“重复”也是一种简单粗暴但相当有效的假新闻传播途径:哪怕你起初并不相信,异口同声的话听了太多次,潜移默化逐渐动摇恐怕也是难免的。

根据研究者的观点,以上这些假新闻/阴谋论的炮制方式,因为有意绕过了人类的逻辑与批判思维,跟受众的智商高不高已经没有多大关系了。有时候,它需要的只是一点点“认知吝啬者”效应:即便你智力过关、受过教育,只要过分依赖思维定势,太信任“直觉”而惰于思考,假消息就有机会趁虚而入。更不用说立场、宣传、身份、认同感等等复杂的“场外”因素

Giphy ©️ Wistia

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对信息时代的谣言和假新闻就毫无办法: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两位学者就在 2017 年发现,在有些情况下,我们可以像疫苗一样,提前给人们“接种”谣言的来龙去脉,进而中和假新闻的负面影响:研究者首先向人们展示了烟草公司如何传播“吸烟与肺癌无关”之类的伪科学(包括一些伪专家的言论),再让他们回头去看一些宣称“全球变暖跟人为因素无关”的误导性说辞,在意识到了相同的套路之后,人们对后者的接受度明显降低了。两位学者认为,在气候科普的道路上,提前考虑到信息被扭曲的种种可能,进而先发制人地接种“谣言疫苗”,可能是一种对抗的思路。

另一个好消息是:在技术的帮助下,辟谣的速度未必就赶不上谣言的传播速度。前阵子,美国的一家地方报纸《堪萨斯城星报》(The Kansas City Star)跟哈佛大学的尼曼新闻实验室(Nieman Journalism Lab)共同做了个小实验,他们在社交媒体上找到了若干位曾经转发过同一条假新闻的读者,通过回复或者私信的方式向他们手动发送更正之后的消息,结果虽然回应者寥寥,但确实有人接受并转发了辟谣。实验者从中看到了一线潜力:他们希望像 Google 和 Facebook 这样持有技术的平台方,能够开发并使用一些自动化工具,让辟谣信息能够以通知或订阅的形式,更高效地覆盖每位接触过谣言的读者。

除此之外,对读者个人来说,看新闻的时候也有些技巧可循:例如,先分辨“观点”和“事实”,从“事实有真伪,观点无对错”的起点出发,判断你的下一步动作应该是“判断对错”还是“支持/反对”;同意一个观点之前,先寻找它的源头(是新闻媒体、社交网站、道听途说,还是广告、甚至自己的记忆?),可以避免被“印象”和“感觉”误导;或者,换个角度或人称叙述一遍、再看看反对意见,以及对每一条消息都执行“从哪里来、讲了什么、对哪一方有利”的甄别原则,也是不错的(从思维方式的角度)削弱偏见、减少上当次数的方法——前提是,你还在意“真相”是什么而不是只想“吃瓜”看热闹的话。

Giphy ©️ nerdo

题图来自:Giphy ©️ Aardman Animations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