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系人生指南大全」(也许会有)

敬告:

这是一篇未经系统梳理的随笔,因此很有可能不是一篇对读者友善的文章。

如果你期待完整流畅的阅读体验,可以先关注我的专栏,未来也许会整理成更易读的文章。但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这个人素有挖坑不填的黑历史。

或者你可以花十几分钟时间看看某人的瞎说,至于是否对你有用,就要看缘分了。


当情绪化的狂热平静下来,拥有推理习惯的人就会为他自己的信仰寻找逻辑支持。——伯兰特·罗素

知识泛滥的时代,让我们重提「方法论」

来源于一个对心理学应用领域的观察,在中文互联网上,心理学的应用约等于心理学科普。几乎所有提供专业心理服务或产品的机构,都会投入大量的运营成本在新媒体和内容生产上。

如果你经常使用知乎这样的知识社区,你可能会发现,心理学的专业内容,几乎已经成为了社区中声量最大的一个板块。

心理学话题在知乎全站应该能算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了吧。

知识的普及有时也会带来一些烦恼,我在知乎上收到最多的私信,都是一些非常个人化的问题和求助。

例如,现在的工作能挣钱,但是我不喜欢,我该怎么办?和宿舍同学闹矛盾了我该怎么办?要不要考研?27 岁还没有谈过恋爱怎么办?

这是一个好消息,这意味着人们遇到问题的时候终于摸到了心理学的门,而非求助于星座风水。

但遗憾的是,遇到这种个人困境,我通常不知该如何回复。坦率地讲,虽然我的硕士学位是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方向,但我并没有足够多的处理个人案例的经验和时长,毕业后也从未涉足咨询领域,所以我也反复强调过,不管在网上还是在生活中,我从不会给人提供任何心理咨询性质的服务。

退一步讲,即使我是执业的心理咨询师,也不应该直接在网络中有任何回复,而应该以正常的心理咨询预约流程处理。

所以这些棘手的问题,让我开始思考两件事。

第一,这些求助是否属于心理学研究的专业范畴?

答曰「当然」。

第二,现有的心理学应用/产品是否能够帮助大众高效的解决这些问题?

答曰「不能」。

当然心理咨询能够解决问题,但并不高效。它始终是种一对一的服务,即使是团体咨询,咨询师也只能针对某些特定问题处理有限个数的来访者。

换句话说,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你几乎很难找到像心理咨询一样原始的职业了,无法规模化,不需要任何生产工具(除了咨询师智慧的大脑),输出全靠嘴和表情。不要见怪,这是一句玩笑话。

对于有足够的时间,金钱,以及最重要的,求助动机的人来说,心理咨询始终是最稳妥的首选方案。但仍然有大多数人,他们与心理咨询的关系,属于做了有益身心,不做也无伤大雅的尴尬境地(同行们不要怪我,这确实是实话)。这些人仍然有权利用最小的成本获得专业的心理学的解决方案。

所以心理学中是否存在一种东西,有潜力被快速普及,同时又能帮助人解决问题吗?也许有,也是我一直在试图寻找的「方法论」。

真理有时不能解决问题

纯粹的知识有时并不管用。

有一句话我相信所有人都听过,叫「吸烟有害健康」,我印象中从我记事开始就一直印在烟盒上,只不过一开始是一行小字,印的地方不太显眼,后来随着国家的重视,字越来越大,印的也越来越明显。

现在,我想请大家认真思考一下,这行字对于减少吸烟究竟有多大的帮助?

烟盒上的字并非中国首创,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婴儿潮一代步入青春期开始,烟草、酒精、大麻就已经成为了英美国家严重的社会健康问题。而「吸烟有害健康」这句话,也是在那个年代就被政府要求印在烟盒上,后来才传入中国。

相信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一定是经过大量的社会心理学和公共卫生学研究反复论证的公共决策,这种举措能够降低当时社会整体的吸烟率。

但是,仅仅是就当时的情况而言。目前我们所处的社会背景变化了,文化环境也发生了改变,人们的认识水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句话原本所代表的含义也可能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产生变化。这种意义的流动现象我稍后会重点说。

所以事实上,这句话今天是否对降低中国社会的吸烟率仍有帮助,是一个有待实证研究验证的命题。

但我们基本可以确认,这句话起码对有一部分人是完全没有用的。哪些人呢?

那些每天吸烟,看过不下上千遍这句话,甚至可以拿它编段子开玩笑的人。我就听过这样的段子,说烟盒上印「吸烟有害健康」,就和你读书的时候好不容易放假了,收到一摞暑假作业,封皮上还写着「快乐假期」一样虚伪。

我相信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很普遍,但我们不吸烟的人通常难以理解他们的行为:吸烟有害健康,这是一个无比确定的事实。

我可以给出一组更准确的数字,持续吸烟的人在 75 岁之前,患上肺癌死亡的累积风险是 16%,而在不吸烟人中,这个比率只有 0.3%。这还只是肺癌一种疾病的风险。[1]

从上到下的曲线依次为吸到75岁,60岁,50岁,40岁,30岁,从不吸烟人群的肺癌死亡累积风险

如果把我们已知的知识按照确信程度来分级的话,「吸烟有害健康」毫无疑问能够分在「真理」这个级别,就和「从楼顶跳下来你会摔死或伤」、「不吃饭你会饿」一样。但对某些人来说,它属于正确的废话

我接下来想要讨论的,正是「正确的话为何不起作用」的心理学问题。

为什么会存在「正确的废话」?

如果把人类当成一套经过精心设计的复杂系统,这应当算是处于系统底层的一个重大缺陷。

我们对于一件事情「是好是坏」的价值判断,和我们「接下来要怎么做」的行为动机激活,在大脑中是由两套不同的模块组合拼接来完成的。

换句话来说,「这么做是好的」并不是「我要这么做」的充分条件。

我们来玩一个心理学家喜欢的小游戏。

假设你现在拿着一个游戏手柄,盯着电脑屏幕。屏幕上会随机呈现一些图形。
如果出现的是圆形,你需要尽可能快速的做出按键反应。
如果出现的是其他图形,你必须保持按兵不动。

听起来和打地鼠差不多。

这个游戏过程中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反馈方式:

  • 第一种:每当你在屏幕中出现圆形时,你在规定时间内正确地做出按键反应,就能得到 1 块钱;
  • 第二种:当屏幕中出现圆形时,你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正确地做出反应,就会从你应得的报酬中扣掉 1 块钱。

两种情况下,你答对的题目数量和所对应的报酬,是完全相等的。我们很容易算清楚,1 次正确的按键反应 = 1 块钱这个价值判断在两种情况下都是一致的。所以想都不用想,在出现圆形时快速按键就对了。

但事实并非如此。

研究发现,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当以奖励的形式进行反馈时,人们反应的正确率能维持在很高的水平,而以惩罚的形式进行反馈时,正确率就会大打折扣,在一些研究中,两种条件下正确率的差别可以高达 15%~20%。

虽然价值判断相同,但奖励和惩罚激活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动机系统[2]

好了,我觉得你可能看晕了,不要紧,上面这些都属于「正确的废话」范畴,这么说话是我的强项,我可以这么玩一整天。

我试着用一个所有人都能看明白的例子来解释。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网上和人打过斗地主。如果你玩过的话,你会知道,程序里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我自己在和对方打牌。另一种是我打到一半,老婆叫我出门买瓶酱油,我就点了托管。

怎么区分这两种状态呢?我自己亲自上阵的时候,对方出牌,我如果能管上,也不会马上决定,我觉得可能会有其它潜在的机会或者风险,我需要反复评估一下,猜一下大家都还剩什么牌,再做这个决定。托管状态就很直接,能管上,好,四个二炸了。

我们大脑的决策方式其实接近第一种,虽然比较浪费决策资源,但对于维持我们脆弱的生命而言是必要的。

当我们发现做出某个行为对我们有好处,并不会马上开始做它,我们需要去理解它,解释它,思考它,反复衡量决策,再用最经济的方式行动。但这也让我们想要开始一项行动时,变得无比艰难。

情境塑造了意义,意义选择了行为

前面说了吸烟的行为让人难以理解,接下来我再举一个同样让人难以理解的戒烟的例子。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朋友,之前吸烟吸得很开心。突然有一天,在所有人面前特别庄重的宣誓,从今天起,我戒烟了。

而且,还真的说戒就戒掉了。真的让人难以理解。

如果你刨根问底的去询问具体的原因,他们通常也愿意大方的说出来。年轻人可能是为了「封山育林」,年纪大一些的,可能是因为自己的体检报告上某个指标突然就异常了,或者父亲生病住院让自己心力交瘁。

此情此景,此一时彼一时,当下正在发生的某些事情,让你重新认识「吸烟有害健康」这句正确的废话,为它赋予了新的意义。这些背景因素在心理学研究中被统称为情境。具体是什么情境不重要,但从那一刻开始,这句话不仅仅是印在烟盒上的一行字,而成为了一个符号,代表了一个新生命的降生,代表了对自己健康的忧虑,或者代表整个家庭的负担。

意义改变了,新的意义影响了我们的行为。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你身边特别熟悉的人突然一下完全蜕变成为另一个人。

说一个真实的例子。知乎上说我有一个朋友/同学,有很大风险,因为大家都以为你是编的。但我必须强调,下面这个例子绝对是真实的,我自己(以及我们班的六十多位同学),都可以担保,这是绝对真实的一件事。

我大学本科同学,前两年上网吧翘课玩游戏是家常便饭,六十人的班级成绩大概排 50 多名。大三一年不知道灌了什么迷魂汤,突然就成了学霸,按时上课,给全班同学整理复习资料,每天在走廊里背书,然后最厉害的,大三一年的专业课成绩全年级第一。

接下来就顺利申到了美国名校的博士,博士期间发了好几篇 SCI,算日子应该毕业了,以他目前的学术水平,不管是留美还是回国,找到一个顶尖的实验环境继续做研究应该都是没有问题的。未来可能也就奔着科学家的道路去了。

我这位学霸朋友领奖学金的时候,说过一句特别招人恨的获奖感言,大概意思就是说,从小学到现在,我这个人只要想做的事就一定能做好,之前没好好学是因为不想学。

虽然我从来没有深究过具体发生了什么事,但可以肯定的是,大三这年发生了某些事情,成功的让他赋予了学习这件事前所未有的新意义,让它变得重要起来。而对一件事情意义的理解,能够帮助我们选择恰当的行为。

关注意义的心理学研究

讲了这么多,我们终于快要切入主题了。这篇文章想要讨论的核心,是一个叫做意义感的东西。请注意,我所说的意义,并非哲学范畴的人生终极命题。而是我对于每一个具体事件的知觉和理解。这件事是否和我有关,我要做出什么反应。这是意义感关注的部分。

心理学发展至今,始终存在着两股力量。

一种把人当作完全的客体来研究,这类心理学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类似于「吸烟有害健康」这样正确的结论或命题。对于学术研究来讲,这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我们对于人类的心理机制和大脑活动的了解,远没有达到「吸烟有害健康」这样确凿的程度。

另一种心理学其实是在探讨更深层的意识问题,关注的是「吸烟有害健康」这些正确的命题是如何与你产生关联的,也就是意义感。产生关联和简单的知道了解并不一样,它包含了内心的认同以及真实的付诸行动。

举个例子来说,

S. 医生告诉我吸烟有害健康

O. 我认同医生的话

R. 我戒烟了

第一种研究是给出刺激 S,观察反应 R,以及伴随的情绪状态、神经活动,推导出「认同」这个心理过程。但他其实并没有真正观察到认同这个现象是如何发生的。

而第二类研究关注点其实集中在 O 这个部分,我为什么会认同医生的话。

我老婆之前和我说同样的话我从来没听过,我之所以听医生的话,一定是因为这两个人对我来说的意义是不一样的。这里面可能包含着医生出现的独特情境,和我对这件事的理解和加工,比如我认为医生是权威的,比如他让我想到了死亡,让我想到了孩子没人照顾。这是我自己主动赋予这件事的意义。

想要了解主体赋予一件事的意义,方法上肯定要涉及到更多的自我报告,回忆、问卷、访谈等研究资料和手段。

这两种研究取向并不存在明确的界限,也不会彼此冲突。如果你关注积极心理学最近一些年的研究进展,就会发现我们对于「幸福」这个概念的界定,就是在第一种取向的基础上不断的加入第二种取向的元素。

从最开始的「你对生活是否满意」,到后来加入了情绪体验的元素,再到现在的「PERMA」模型,积极情绪、投入、人际关系、意义感、成就感。在评估一个人幸福感的时候,心理学家越来越深入到主观世界,关注他如何理解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在这第二类研究取向中,其实包含着大众最迫切需要的「方法论」工具。我现在认识到吸烟是个问题,想要戒烟,但是缺乏动力,因为这件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意志力,所以没有动力的情况下一定是做不到的。那么,我该如何进行心理建设和前期准备,使得我能够内心认同,所有的外部情境因素都合适,并帮助我顺利的启动这个计划?

但是这样的知识并不好获得,因为意义是非常个人化的东西,而且它是会流动变化的。

意义的流动性

意义是一个主观的心理过程,也就是说面对同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每个人心中建构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911」在一个美国人心中的意义就和一个中国人心中的「911」意义是不一样的。同样,你提到「996」,老板对它的理解和员工又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的硕士方向是临床与咨询方向,我的导师经常讲给我们的一个故事是《罗生门》。一起凶杀案,四位当事人,每个人对事情和人物动机的解释全然不同,真相因此变得扑朔迷离。

同一个故事,每个人因为选取的角度立场不同,得到了完全不一样的诠释,这样的情况随时在我们身边发生。

电影《罗生门》

我最近喜欢举的一个例子是六小龄童,不同年代的人对这个词的感知就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你和我妈那一辈的人交谈,提到六小龄童,他们更多想到的可能是艺术经典,老版的孙悟空演的真好,无法超越。

但你要是和一个活跃在中文社交网络的「95后」提到六小龄童,得到的可能是「中美合拍」,「文体两开花」这样戏谑的回复。一代人建构起来的文化符号就这样轻易的被另一代人肢解了。

这种意义的解构和重构并不一定发生在很长的时间跨度中。了解这种社会心理现象的营销团队也学会了顺势而为。前一段时间,吴亦凡发布了一个叫《大碗宽面》的单曲,把一个土味Rap、不懂装懂的负面形象,扭转为了一个乐观幽默、真正坦率的正面形象,成功的圈了一批粉,并化解了之前的舆论危机。

上面举的这些例子,都属于社会文化层面的意义重构。不同的人看待同一件事的角度是不同的,随着时间的发展,背景的变化,人们对一件事情的认知和理解也会发展变化。

寻找意义是人的本能

我在开篇引用了一句名言,这是我在朋友圈里发现的。

当情绪化的狂热平静下来,拥有推理习惯的人就会为他自己的信仰寻找逻辑支持。——伯兰特·罗素

这段话对应的,还有一个配图。

可能这幅图配上这句话,对你来讲只是一个段子,但对我来说就完全不一样。

因为我之前一直在思考相关的问题,这幅图的出现让我一下子把焦点集中在意义感这个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上。也成就了这篇形散神散的意识流文章。

相信很多人看到现在,还是没明白意义感到底是什么,我再解释一下。其实这是我们在主观上,对于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提供的一种合乎逻辑的解释方式

寻找逻辑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我们必须要理解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事情,否则可能陷入危险的境地。在这幅图里,有三个东西,枕头、玩偶、被子,对于发图的人来说,这三件事的联系是它们都是湿的,需要晒干。但是对于旁观者来说,由于缺失了关键信息(这些东西需要晒干),三件东西这样摆放就成了失去逻辑的事。

所以当一个陌生人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自己动脑,重新理解这个事情,获得一个合理的解释,这就是寻找意义的过程。只不过图中的好心人除了动脑又动了手,而发图的人也理解到了他新赋予的意义,这种前后不匹配成为了绝佳的段子素材。

当然我并不是纯粹为了分享段子,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我们的大脑,是具备为一件事创造一个全新意义的能力的。这几乎是人的一种本能。所以我前面一直在说的「方法论」,其实是关于如何在主观世界创造一种新的对事情理解方式的「方法论」。

重构意义感并不困难

知道了意义感如何帮助我们理解这个世界,如何左右了我们的行动之后。你就会发现,能够自主地去创造意义,这是人类一项多么了不得的天赋

如果一个人能够合理的掌握这种天赋,可能意味着,他不用身患重疾,才意识到健康对自己究竟有多么重要;意味着他不需要虚度多年光阴,才回过头慨叹,为什么之前没有努力学习;意味着每件重要事情到来他都可以主动的做出自己的选择,而非被迫接受;几乎意味着人生的无限可能。

这并非我的个人观点,在不同领域的心理学研究中,都从不同角度提到了意义的建构和重构现象,并验证了它和我们身心发展之间的关系。

在认知取向的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情绪的认知重评(Cognitive Reappraisal)。明天就要考试了,我焦虑的睡不着。怎么办呢?你把这句话改成,明天就要考试了,我兴奋的睡不着。是不是感觉焦虑感少了很多。因为从生理角度上来说,焦虑和兴奋的生理反应几乎完全是一样的,都是自主神经系统激活,肾上腺素分泌,血流加快,呼吸心跳加快。所以把认知扭转过来,你的问题就解决了。其实这就是一个对于情绪的意义进行重构的过程。

在积极心理学中,我们的三种基本需要,自主感、胜任感和关联感本身就是我们与世界发生关联的三种重要方式,是构建意义的重要途径。我是不是发自内心的想做一件事?我是不是能够把这件事做得很好?我是不是和周围的人有良好的互动关系?基本需要的满足伴随着心理幸福感的提升。

在心理咨询中,有种技术叫做「问题外化」。要求来访者在描述问题的时候,把对问题的认识(我没考好)和对人的认识(我很笨)切分开。这实际上也是一个意义重构的过程,先解构掉我们对没考好这件事原先赋予的意义,才能去创造一种新的理解方式。

我再举一个任何人都能掌握的,通过讲故事来重构意义的例子。前段时间看了一本叫《游戏改变世界》的书,很有启发。里面提出一个观点,你试着把要做的事情编成游戏和故事,就会发现做事情比之前容易了还能多。你要尝试讲一个逻辑合理的故事,并把你所要面对的事情放进去。故事里通常会包含一些要素:

我是谁?
我的目标是什么?
我要做些什么来实现这个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遇到什么样的挑战?
我要怎么克服他们?
我能成功么?

所以我曾经试着在一次分享中重构了这样一个故事:

我是一个纵横四海的勇士,我要挑战一条名字叫社交焦虑的恶龙。
为了对抗它,我必须要站在这里讲 15 分钟才能算挑战成功。
它有一种冰冻的技能,每当它施展这种技能时,我站在讲台上就会浑身打颤,说不出话。
我对抗它的方法是提前准备好所有的内容并且熟记,在PPT的每一页写上备注。
这样我就能防御它的攻击,坚持更长的时间。这正是我所作的,所以你看,焦虑一点都不可怕,只要你提前做好准备,就能应对它,对吧。

我讲的故事很中二,你当然可以试着用自己的风格写一段和你自身相符的故事。故事讲成什么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你已经找到了和问题/困惑相处的方式

这本书很经典,推荐大家都看看

「养成系人生指南大全」(也许会有)

如果你不幸看到这里,提醒一下,这篇文章的标题是(也许会有),也就是说目前不会包含任何指导个人生活实践的实操性质的指南或建议。

在前面的部分里,我们通篇讲的都是有关这一「方法论」的背景和我个人对于可行性的思考过程。现在我会重点介绍一下「养成系人生指南」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养成系」的核心,是对自我认知世界方式的一种意义重构。重构的依据,是基于一套「可变的能力系统」。

智力是天生的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爱情靠缘分
意志力是有上限的
如果我做得不好,我会出丑

上面的这些陈述代表了一类典型的认知世界的方式。如果你觉得每一句话都好有道理,那么有相当大的可能性,你会是一个:犹豫的,退缩的,徘徊不前的,很难坚持的人。这么说不怕得罪你,因为在这套认知体系里,一切都是不会发展变化的,没有给成长性预留出任何空间

想象一下你在玩一个游戏,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你的游戏角色完全不可能升级或者有任何性质的能力技能提升,你还愿意继续玩下去吗?

在「养成系指南」中,我们要尝试将上面的认知方式改造成下面这样:

努力可以让我变得更聪明
人的性格缺陷是可以努力修正的
爱情需要两个人互相磨合
意志力是可以持续增长的
如果我做得不好,我以后进步空间会很大

虽然每一句话单独拎出来都像是没有营养的鸡汤文。但如果你愿意相信这里面的每一句话,那么你很大可能成为一个主动的,阳光的,积极面对问题的,迎难而解的人。

如果把我们的人生比作一个游戏的话,不断地打怪积累经验,就可以升级,这是最关键的也是吸引我们一直玩下去的部分。

还记得我那位学霸朋友说的话吗?只要我想做的事就一定能做好,这个信念是他能够成为学霸的前提。

所以相信任何努力都是有价值的,认识到自己能够成长变化,自己能够通过锻炼得到提升,这是我们接下来采取一切对自己有利行动的前提条件。

那这套指南里具体会有哪些内容呢?对不起,我暂时也没想清楚。

但可以确定的是,这是一套除了你主动思考之外不需要任何工具的认知方法,也是已有的心理学知识体系中就能够给出答案的部分。

所以如果你感兴趣,可以继续关注这个专栏,不保证什么时候更新。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窦泽南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