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登和科比的超级演出,谁看起来更炫目一些?

一开始的时候,没多少人想到会是这个样子。

被杰里-韦斯特选中并让球队付出一个明星中锋才得到的,来自意大利的年轻后卫,还没有后来迷你版卡尔-马龙似的腱子肉,笨拙的模仿着迈克尔-乔丹吐舌头和嚼口香糖的方式,每场像杂技一样的施展花式运球和摆脱单挑,一个票房式的未来之星,扣篮很酷

——但花那么大代价,还要在季后赛生死时刻让他抢了球队外线头牌的特权连续投出三不沾?这小伙子配吗。

“你真的要离开雷霆?就只为了那几百万美元的钞票而放弃名留青史的机会”评论员们为这个短视的青年人所做的愚鲁决定暗自摇头,着急着赶回家赶一篇题目是《离开杜兰特和威斯布鲁克后的你没那么容易成功》的帖子,还可以顺带缅怀一下吉诺比利们的伟大牺牲并等着嘲笑莫雷这个魔球思路的经理又一次失败

——12年总决赛高压下如此糟糕的得分表现,你让我相信他有朝一日可以在当时的勒布朗和杜兰特对面昂首挺立?别开玩笑了吧。

我们以为他是卖票工具,以为他是库珀,以为他是斯塔克豪斯,以为他是鲨鱼伟大生涯的注脚,但没想到他能成为场均35分的乔丹级怪胎;

我们以为他是吉诺比利,以为他是一个MINI版的丹特利,以为他是一个不那么讨人喜欢的罗伊或者下一个马丁,但没想到他能为一个混合了70%科比和30%纳什的怪物。

时隔多年以后,在一个同样从争议和低估中走来的得分后卫身上,我们再度追忆起了12年前的那场表演。

那么,如果我们非要尝试对比一下这两个疯狂得分的赛季呢?

(下图为2006赛季和2019赛季所有球员进行相对处理后的图,真实命中率和得分都减去了当时联盟的平均水准)

论超出各自时代平均水准的程度,两个人惊人的吻合了。

科比场均35分超出联盟均值27.4分,哈登超出26.2分;科比超出当时联盟平均真实命中率3%,哈登超出7%,这是整体的数据印象和观感。

进攻风格呢?

詹姆斯哈登是时代所孕育的精密机械,用手术刀在你呼吸的缝隙切割经络与脉搏。他的招式不够丰富,比起先辈们瑞士军刀般庞杂的起手式,甚至能被冠以简陋的名字。自80年代起往届外线得分王们精湛的中距离小技巧、圆润自如回转如意的屁股、宽阔而极具欺骗力的肩膀,他用的极少,防守人侧身卡住左侧挟制他的投篮手起步方向,他还有一点不舒适的烦躁。

但詹姆斯哈登偏偏每一步都踩在时代的鼓点上。

我们要激活三分线,把这个时代最具杀伤力和人才储备的射手群发挥到极致——他从17年接管德安东尼的高位挡拆体系后就展现了他单手挥传的精确度、上球的机敏和果决,留下了”我宁愿失误,也要让队友知道我看到了他跑位“的经典语录,于是所有的夹击怯懦而又谨慎,不得不放任对位者一个人忍受他的椒盐烘烤。

我们要足够魔球和高效,保证自己的每一次投篮都能踩中数学建模——于是他扎实的减去了12磅的体重,不断训练自己的腿部肌肉和蹬地时的爆发力,让23尺开外的撤步跳投变成了一项交税式的上班打卡,史蒂芬库里用极速换取时间,而哈登用蹬地那一刻向前或向后的选择,主宰防守者的全部神经元。

长传和视野为他带来了舒适的单挑环境,撤步技艺让他的跳投火力不可阻挡,再来呢?

休斯顿为他配备了这个时代最好的角色中锋,而他用指尖上的魔法把每一次扬手变成了一个除了他自己和好搭档卡佩拉以外没人知道是抛射或者空接”的薛定谔攻框——自2000年后,空中接力组合里排名前五的赛季,哈登+卡佩拉单赛季98和86次独占第二和第三,另外三季都是自己好队友保罗的手笔。

好了,你要顾及长传和休斯顿如狼似虎的三分线,所以不能高位夹击和随意收缩;

你要预防他每次收球和步履变换都可能会化作一记23-25尺的三分跳投,所以要亦步亦趋给他突破的位置和空间;

五人的动态防守体系在射手群在线的时候被直接拆解成了对位者和护框者的二元堡垒后,他还将长人这把斩马刀运使自如成了袖中剑,连起跳和站位都要畏手畏脚;

再加上吉诺比利和丹特利式骗犯规式的机敏诡诈和上肢力量加持下有恃无恐的暴露球上篮,让他彻底成为了对位中的无解难题。

他的比赛就像数字代码中的0和1一样有着工业般的程序和简洁美,用每场反复不断的弧顶运球拷问对位:我现在要向前发力还是向后撤步?我会向左还是向右?我会攻框还是找弱侧射手?我这次扬手是空接还是抛投?

0与1单独拆开来看是无聊的字符,但在奇妙的排列和有机结合之后再点击回车,就是詹姆斯-哈登独特的大千世界。

科比呢?

如果说哈登是0与1的程序员浪漫,那科先生就干脆是霜寒九州的泼墨山水,或者是浮世彩绘了

虽然减重,但06科比还保留着得分后卫中小马龙的金刚躯干和足以惩罚对手四节的绵长体力,他有着所有角度和姿态开火的调整能力和恐怖手感,有80年代往下继承乔丹那一脉的中距离宝藏。

他要位时的步伐和每次用力量挤压后重心的调整,前后脚移动时对对位者身体姿态的观察,半转身、前转身、刺探步干拔、运球后拔起投篮、顺步拉球和垫步切入,让他身体的每一寸有机物都成了浸血的甲胄和变形武器。

哈登持续整场的高位运球单挑是程序化中蕴藏学问的精致法餐,开胃酒、主菜、甜点流来送往各自登场,那科比就是一场干脆的中式饕餮国宴了。

顶尖的腰腹力量手感让他在任何位置、任何动作的下一刻都能衔接干拔

要位技巧和对肩膀、屁股的极致利用让他每次处理球极其简洁和干脆,于是能应对更复杂的防守阵型和陷阱

某种意义上,科比的“不可防守”并非像哈登式的无解选择和猜拳游戏,而更接近于骑士对垒和海啸冲崖,干脆用繁复和凌厉一对一正面冲垮一切高墙深沟。

黄沙万里或者江南水乡,他没有招式但又全是招式,好像信手拈来的独舞又似乎是独孤九剑的争锋相对。

以及,二人的时代决定了二人的风格。

科比的时代是怎样的?大体量的三分球还被视作是角色球员的冷枪锐箭,痴迷投三分的都成了安东尼沃克一类的怪胎或者软蛋,他们没有如今的射手群,所以也就没用现在沃野千里的空间环境。

大多数球队双内线的站位阻塞了空间环境,而射手资源和质量的匮乏让防守人熟视无睹,这意味着更少的空切、更困难的绕掩护和找错位,以及打了折的挡拆威慑,所以大家的进攻质量都低、效率的上限是封死的,于是球星更注重数量,注重无死角开火和一对一解决。

现在的时代是怎样的?无球规则的掩护规则的进一步收紧,射手质量的水涨船高,让球队具有了广袤的进攻环境和富裕的空间,于是能打更多空切、掩护找更多的错位单挑,高效率的选择一多,球星的选择就更注重精致,需要不犯错和效率高。

所以以前的时代,球星的效率差点就差点,反正彼此的效率都低,01艾弗森单核球队配四个尖兵照样能杀出东部;而现在的联盟,球星的产量少点就少点,反正战术套路那么多,你确定每次出手都有把握就行。

一个是披坚执锐的骑马与砍杀,一个把射手群武装到牙齿,坐在驾驶舱内的SD高达。

至于能在产量时代场均35分还超出平均TS和能在效率时代维持60%真实命中率场均几乎34分的,那就真的都是怪物了。

同样的场均35f分之下,闪烁着不一样的思路、技巧和进攻哲学,不一样的科比-布莱恩特和詹姆斯-哈登,但都一样的是一场视觉盛宴。

至于他们这样伟大的球星穿越去彼此的年代能否有建树,我相信公正的诸位,是有一个自己的答案的。


更多有趣的文章和数据,请关注公众号~:安可的五维口袋

谢谢支持啦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安可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