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e:为了制作合适的反应表情包,4chan 自创了迅速过气的神

3 月,一个绿色的小人在国外著名论坛 4chan 上迅速走红。

这个简笔画一样的小人名叫巴基(Bucky),浑身都是光溜溜的绿色,没有毛,大眼睛大鼻子大嘴巴占据了整张脸,还手端一个标志性的蓝杯子。

最开始发布巴基的是一个匿名用户。他把这个绿色的小人放到 4chan 后,用一句“made this guy”主动邀请大家一起来改造。

之后,很多人参与绘制了这个小人,在这个过程中,它渐渐有了自己的名字,巴基。

从一开始光溜溜的 this guy 到有了名字,网友们不断地给他添加各种细节。比如让他换了好几身衣服,让他做了不少运动。巴基的社会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完整,他们给他添了个追随者 Zompes ,还给他制造了一个对立面,邪恶的双胞胎兄弟 Yucky。

不仅如此,网友还给追随者 Zompes 添加了这样一个设定:认为巴基是一个宗教之神,或者他是一个可以轻易摧毁人类的外星人。

这个角色就这样被塑造得越来越丰富。面对如此丰富的角色,大家要拿他来干嘛呢?答案是当反应图像来使用。

反应图像(reaction image)可以看做是表情包的一种类型。

过去介绍过的 me IRL 是一种类型,主要传达感同身受之意,它需要在一张图片里突出事物的特点让人感觉被戳中。而反应图像则是另一种,主要作用是在聊天过程中作为情绪回馈。形象点来说,大家收集各种各样的反应图像表情包就是为了不同情境下最恰当的“哈哈”、“呵呵”、“嘿嘿”或者“哼”。

巴基适合做反应图像的一点或许在于他的沉稳气质。它就像一个万能的容器,任何挖苦、讽刺、怼人或是快乐、调侃、赞美的情绪放在它的身上都不违和。

另外 4chan 网友给他加了很多权威的设定,比如是一个神或是可以摧毁地球的外星人,这让人在使用它表达情绪时自己也能带上点权威感。

不过,潮流来得快去得也快。还不到两个月,4chan 上的家伙们就对亲手造出来的巴基失去了兴趣。它的热度渐渐讲了下来。

人们七嘴八舌地创造了他,却也令他从一开始便存在一个大问题:作为表情包它显得过于中庸,不出挑。它不像忧伤蛙那样有鲜明的特点——忧伤和丑萌。也不像跳舞鸽子一样自带鬼畜。它突然出现,人们给它安排的故事很难引起一种“经历式”的共鸣。它也没有像 NPC 一样从一开始就被用来指代一群人从而富有鲜明的记忆点。

要红需要有漏洞,让人可以津津有味地调戏。而如果一开始就不咸不淡地去创造一种完美的形象,最后的结局可能就是不红。

#Meme 是《好奇心日报(www.qdaily.com)》2018 9 月上线的新栏目。

“Meme”/miːm/),包袱表情包的意思。我们用它来记录一些文化现象,有些事情光记录下来就很有意思。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