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摩根大通、野村、瑞银后,瑞士信贷也控股了中国合资公司。
4 月 15 日晚间,方正证券发布公告称,瑞士信贷计划以非公开协议方式单方面向瑞信方正增资 6.28 亿元。增资完成后,瑞士信贷对瑞信方正的持股比例由增资前的 33.30% 提高至 51%,并成为瑞信方正的控股股东。
瑞信方正创建于 2008 年,当时瑞士信贷和方正证券分别持股 33.3%、66.7%。该公司主要向中国国内市场上的客户提供资本市场服务,包括人民币普通股票(A股)、外资股、国债与公司债券的保荐和买卖,以及提供各类金融咨询服务。这也是 2007 年 12 月中国证监会修订《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后,首家获批的合资券商。
此次增资仍需得到监管部门的批准,瑞士信贷与方正证券商定,今年 8 月 4 日前如果增资未通过监管审批,双方可自主决定终止协议。
瑞士信贷是第四家以增值或新设合资方式直接控股。2018 年 4 月,监管先后放宽了外资证券公司入华限制,允许外资持股公司股份比例放宽至 51%。同年 5 月瑞银以增值方式,将其在华的瑞银证券的持股比例从 24.99% 提高至 51%;野村控股和摩根大通则申请新建持股 51% 的新证券公司。这三家公司分别于 2018 年 11 月和今年 3 月 29 日获得中国证券会核准。
与此同时,据《华尔街见闻》报道,新加坡的星展银行也拟设立外资参股证券公司,并已向证监会提交了相关材料。
从 2000 年代初中国银行业引入外资、推动银行业改革的效果看,适度开放金融市场有助于行业的进步。从 2017 年提出金融市场开发至今,中国已经放开了人民币支付清算、证券、券商评级和保险业的外资股比限制。
包括摩根士丹利 4 月11 日时以出价 2500 万元,在阿里拍卖上成功拍下了其本已参股的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公司 5.495% 的股权,若获得证监会批准,它将成为合资基金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贝莱德正积极地与中国监管机构打交道,因为该公司试图控股一家本土投资管理公司。
在中国之前,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先后开放证券市场持股比例,最终促成外资总持仓占总市值比例稳定在 20%-30% 之间。而目前,中国 A 股市场的外资总持仓占总市值比例刚刚超过 2.5%。
财富证券的分析师李孔逸指出,按照日、 韩、台的经验,A 股如果要进一步提升外资比例,迎来真正的外资持股比例快速上升期,需要等到 A 股市场接近完全开放,且被 100%的 纳入 MSCI 指数之后。但过去的经验中——即从行业营收增速与利润率变化看,全面开放对证券行业营业收入增长或有提振, 但整体表现与经济发展依赖较大。
广发证券一份报告也称,日本和中国台湾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过程显示,合资机构短期内快速增加但随后减少,竞争有所加剧但也带来更多创新业务,最终行业核心地位仍由本土机构掌控。
根据该报告,目前中国 11 家合资券商中,除了中金公司(建设银行与摩根士丹利及其他股东于 1995 年成立)在 2017 年各项排名相对靠前,剩余合资券商各项指标排名均在 70 名之后,部分公司包括摩根士丹利华鑫、瑞信方正等 5 家合资券商净利润为负,处于亏损状况,各项指标居于行业末尾。
图片来源:cbre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