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极昼现象,芬兰将于 2020 年举办 24 小时艺术双年展

与北极圈附近的其它国家相同,仲夏时期的芬兰几乎没有黑夜,晚上十点的天空仍亮如白昼。

得益于这独特的地理现象, 2020 年 6 月,芬兰将举办一个 24 小时不间断的艺术双年展。

首届赫尔辛基双年展(Helsinki Biennial)将由赫尔辛基艺术博物馆(HAM)主办,HAM 在支持、维护和开拓芬兰艺术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馆长 Maija Tanninen-Mattila 将负责项目的监督事宜,具体事项由两位首席策展人 Pirkko Siitari 和 Taru Tappola 共同策划。

本次展览重点关注公共艺术,届时将对所有人免费开放。这是一个旨在让该市居民及游客接触到更多芬兰文化的战略的一部分,其目标是“传播芬兰当代艺术的多样性和动态本质”。

眼下,公共艺术正在北欧兴起。人们认识到一个极具前瞻性的艺术场景的价值,开始思考当地的当代艺术与全球社区的关系。HAM 认为,将整个城市视为博物馆的一部分是非常重要的。它的野心是让艺术的积极影响成为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赫尔辛基双年展或将成为博物馆常规公共艺术工作的实验室。

但本次双年展并不计划在城市进行,它为艺术家搭建的舞台在赫尔辛基海岸附近的瓦利岛(Vallisaari)上,距离市中心大约 15 分钟的渡轮航程。

馆长 Maija Tanninen-Mattila 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希望这种独特的、非正式的环境成为有效的灵感来源,将国际艺术带给当地的居民,并为今天在芬兰产生的艺术带来更多的可见性。”

而对于艺术家来说,这个岛屿或许可以为作品提供大量的历史背景。瓦利岛曾是芬兰的军事前哨,此前在 1808-09 年的战争中被用作俄罗斯围攻瑞典的基地。1917 年芬兰独立后,瓦利岛成为国防部队的军械储存库。 20 世纪 50 年代,这里又作为海军工作人员及家属居住地存在。

21 世纪以来,历经一些拆除及清理计划,瓦利岛于 2016 年向公众开放,有定点的水上巴士可供周围的居民前往。今天,它是该地区生态多样化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许多珍稀动植物的家园。

赫尔辛基市长 Jan Vapaavuori 的发言称:“双年展将展示赫尔辛基及周边群岛的独特特征,它突出了我们对艺术、建筑、设计等各种形式的城市文化的承诺。”

目前,该项目计划于明年 6 月 12 日开幕并于 9 月 27 日结束,官方策展理念将于今年秋季公布,组织者预计将有超过 30 万人参加这个两年一度的盛会。

题图来自 Tapio Haaja on Unsplash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