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现在是一个处在风口浪尖上的行业。
放眼世界,技术领先的特斯拉,债券评级被下调、今年一季度交付车辆环比减少 31%。而在国内,受到补贴政策调整的影响,电机、整车等中下游企业的订单、销量、利润在 2018 年下滑严重,甚至曾经的动力电池巨头沃特玛还爆发了债务危机。
很长时间以来,中国是一个汽车生产和消费的大国,但却始终没能成为汽车强国。背后原因在于,汽车产业是由整车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产品经销商和服务提供商组成的庞大产业链,涉及到制造业的各个环节。而新能源汽车,则成了中国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寄托。
从 2014 年起,国内正式推出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由 2014 年 7.5 万辆、迅速提升到 2016 年 50.7 万辆、2017 年 77.7 万辆、2018 年 125.6 万辆。
作为一个政策驱动的市场,宽松的普惠式的购车补贴政策,确实达到了加快促进国内产能提升、搭建产业基础的目的。但市场不可能总被政策所驱动,同时大量骗补企业的存在也给产业带来了伤害。这是 2016 年以来白名单、补贴退坡、双积分制度等一系列政策出台的原因。
而当补贴退潮,才知道谁在“裸泳”。
在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上,上游的采矿公司(比如锂、钴)、中游的电池厂商占最高的利润;其他的环节,例如中游零部件电机、电控、充电设备,下游整车制造,利润率较低。
最近一年以来,新能源补贴退坡政策出台,补贴门槛逐渐提高。根据 2018 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纯电动车续驶里程低于 150 公里的车型,补贴为零,较 2017 年老政策减少 2 万元。续航里程在 150 公里至 200 公里(不含)的,补贴为 1.5 万元,比 2017 年减少 1.1 万元。
补贴一减少,就导致了大洋电机、双林股份、江特电机、信质电机、英威腾、正海磁材、方正电机、云意电气、蓝海华腾等 9 家国内电机主要生产商遭遇业绩大幅下滑的情况。其中,出货量最大的大洋电机, 2018 年亏损 23 亿元,2019 年第一季度继续亏损 0.2-0.35 亿元。
还不只是电机厂商普遍亏损,整车厂也有严重下滑。例如,比亚迪 2018 年净利润同比下降了 31%;北汽新能源净利润 1.57 亿,但政府补贴就拿到了 7.77 亿;宇通客车净利润同比下降 26%,等等。
在补贴下降的时候,如果排除矿产公司,依旧赚钱的只有一家,那就是专做电池的宁德时代,它在 2018 年的净利润预计轻微下降 3.3%-8.94%,但在 2019 年一季度预计盈利 9.92-11.16 亿,同比增长 140%-170%。
其实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所处的产业背景,和早些年的风电产业有些相似。都处于一个政策扶持力度逐渐减弱、青黄不接的时期。
当初风电产业扶持力度最盛之时,诞生了华锐风电这样的巨头。受益于风电设备国产化的产业政策,华锐风电在短短数年内迅速发展成为中国风电设备第一品牌, 2010 年营业收入 203.2 亿元,净利润 28.56 亿元。然而随着政策扶持力度下降,风电市场逐渐饱和,在 2011 年上市首年华锐风电就发生了业绩大变脸。
但新能源汽车和风电这两个产业其实还是有太多的不同。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而且国内政策方面也提出了 2025 年,新能源汽车占汽车产销 20%以上的预期和目标。同时明确规划到 2020 年之前扶持出 1-2 家年产能达到 40GW 的锂电龙头参与全球竞争,这两家企业目前看来就是宁德时代和比亚迪。
从 2017 年起,随着补贴加速退坡带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洗牌,短期或许意味着产业链中多家公司的利润率下降,甚至部分企业不得不退出市场,但宁德时代等龙头公司在这场洗牌当中获得的一定是更大的市场占有率和更多的收益。
题图来源:pixabay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