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卫报》,德国柏林街头老旧的混凝土广告柱有不少都被包裹起来,可能会被拆除。在这种情况下,有民众开始在被包着的柱子上写上信息、诗歌,或者两、三个人一起环抱柱子拍照,表示挽留和怀念。
《卫报》采访了相关的城市管理者,他们表示拆除的原因首先是数字广告牌、以及针对性营销活动的普及,让这种传统的告知和信息传播方式衰落。但事实上,这已经不是近两年的事情,更直接的原因可能是它们其中的一些的确已经破烂不堪——大部分柱子都建于上世纪初期,并且不排除其中含有被列为污染物的石棉。
这种广告柱在德语中名为 Litfasssäule。据《Irish Time》,最初把它带到德国的是一位名为 Ernst Litfass 的德国出版商,他在英国和法国发现了类似的存在,认为这可以根治德国贴在墙壁和房屋上的小广告。在 1855 年,这些柱子开始从柏林“蔓延”到德国的其他城市。
和各地的公告栏、广告牌一样,这些广告柱承载了不少当地人的记忆。除了日常的音乐会海报,还有交友、生活信息之外,这些广告柱也经历了这个国家的不少重要事件。1933 年,这些柱子上曾贴过“为希特勒投票”的海报,又在六年后贴上战争和征兵的信息。1945 年后,不断升级的冷战信息也在这上面公布。
《卫报》记者发现了柏林一个著名的广告柱——它位于柏林西边的 Wilmersdorf区,曾经出现在 1929 年的童书《艾米尔和侦探们(Emil and the Detectives)》的封面、以及后来的电影海报上。而现在它被裹上白纸准备拆除,上面有一条手写的标语“拯救这个柱子!”。

这种广告柱分布在德国各地,全国有近 5 万个柱子,尽管各地的柱子都在逐渐被清理掉。不过人们对广告柱的留恋似乎一直没停息,比如在德国东部城市格尔利茨(Görlitz),市长 Michael Wieler 就想发动一些机构利用柱子——他曾表示过想试试把它们改成 5G 的信号杆。
题图来自 wikimedia commons。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