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 @王瑞恩 为社会主义法制、为无产阶级操碎了心,我以我自己的感受回答一下,原因不分先后:
《劳动法》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1.就业形势严峻
国家重视教育的高校扩招政策、城市化同步的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至城市,充斥了劳动力市场,加上这些年实业发展并不好,就业岗位有限,就业压力极为紧迫。
2.市场经济下,员工“自愿加班”(双引号)
市场经济发展至今,我们信仰「多劳多得、不劳无获」的工作准则,在面临工作压力的情况下,有三个方面的顾虑:
- 怕丢了这份工作
- 怕在与同事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和下风
- 怕影响自己整个事业的发展
3.公司狼性文化
很多公司都施行「狼性文化」,上有公司的严格晋升制度,身边又有各种无底线加班的工作榜样,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位或者想更上一层,不得不慢慢成为狼性中的一员。
4.社会加班文化
伴随着公司文化的渗透与传播,来自家庭和社会的舆论,对于加班的员工,不仅可以得到大家的褒奖,更是先进工作者榜样,这种加班文化一定程度上使过度工作成了一种难以逆转的潜规则。
5.劳动者的弱势地位比你想象中更明显
在公司与员工的博弈过程中,员工自我保护意识差,也没有有效的可以诉诸的维权机制。加上拖欠工资是普遍的现象,对公司加班的反抗势必会造成短期内无法顺利拿到工资。
此外,大量的中小企业管理不规范,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和现金发放工资比比皆是,获得工作报酬是所有员工工作最重要的需求,用人单位往往就是通过掌控工资的发放来让员工接受妥协。
6.劳动法的缺陷
劳动法虽然是一部保护劳动者的法律,但是劳动法是在法庭上才是一部保护劳动者的法律,在法庭之外并无有效的保障,大量的关于劳动关系中的法律规则停留在不可操作性上。
比如:书面劳动合同、社保、工会、工作时间、最低工资,在实践中轻易被用人单位所违反,员工除了诉诸法院,并无其他有效的维权手段。而劳动仲裁的前置反而让劳动纠纷变得更为冗长,对劳动者的维权而言,是一场漫长的厮杀。
虽然还有劳动部门的监管,但是相关职能部门也会考虑到当下中小企业的艰难困境,根据中央的政策和精神,给予手下留情,比如近期国务院工作报告关于「不得自行对企业社保集中清缴」。
7.群体行动难
在中国,但凡涉及到群体性维权,组织成了最大的难度,因为所有的人都寄希望于有人首当其冲,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公司在违反996的时候,往往是侵犯了整个公司所有员工的合法权益,属于所有员工都可以维权的现象,但即便如此,也无法实现群体的行动。
综上,现在实行996的公司,短期内真的不害怕被追究法律责任,因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不平等会因为「资」而长期存在,这也是社会、法律、公司、员工长期不谋而合的结果。
杭州逆行被抓突然泪崩的小伙他是自愿加班吗?其实不用问他,问我们自己就行,
在这个社会的大环境下,在种种压力之下,加班是我们能做的最简单、直接的事情。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吴声威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27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现在实行 996 的公司,真的不害怕被追究法律责任吗,有没有近期员工因此起诉公司的案例?
被捷信公司骚扰,如何处理?是否可以通过法律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