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岭创投再次宣布清盘,因平台无法备案

以大额借款著称的 P2P 平台红岭创投,于近期再次宣布清盘。据创始人周世平在红岭创投社区网站发布的帖子,清盘的初步方案包括:

  • 2021 年 12 月底清盘平台线上债权资产,未到期部分债权由红岭控股全额收购
  • 投资宝平台全面转型线下私募,原有线上标的分批置换并对应优质资产,线上平台于 2021 年 12 月底之前清理完毕
  • 亿钱贷的资产合规并已银行存管,将继续保留并争取备案
  • 平台上原来的大单借款标的属于不合规资产,将通过拍卖、并购、重组等手段变现,预计 3 年内可分批收回
  • 按监管要求,平台上的大额标的业务和净值标业务存量规模将在今年降低 50 亿元、2020 年降低 80 亿元,到了 2021 年 12 月底平台线上清理完毕

该清盘方案与两年前首次宣布清盘方案核心相似,存在大额借款业务、无法完成网贷平台备案。

2016 年 8 月银监会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同一自然人在网贷平台借款余额不得超过 20 万元、同一法人或组织不得借款超过 100 万元。该规定明确规定大额标的不合规。

成立于 2009 年的红岭创投,是互联网金融时期发展起来最早的一批网贷平台。但以大额借款标的、大量净值标以及刚兑模式为特色的红岭创投明显不符合监管要求。

监管要求下来后,红岭创投不得不从大单模式转型,转向“产业金融、创新投行、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四大业务。当时周世平称要在 2017 年 3 月 28 日前停止大额借款。但从近期的清盘方案来看,它的转型并不成功。

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数据披露,截至 2019 年 2月,红岭创投借贷余额为 202 亿元,借款人数 9765人,即平均每人借贷约 207 万元,其中前十大借款人待还金额占比 22.6%。它仍然是大额借款业务的代表平台。

从 2017 年开始,互联网金融行业进入“合规整治”阶段,监管对网贷平台在银行存管、备案、信息披露三大主要合规政策逐渐落地。2017 年年末网贷整治办要求各网贷平台最迟在 2018 年 6 月完成整改验收和后续的备案登记。受政策和市场影响,2017 年赶着去美股、港股上市的一批网络小贷公司股价下跌,至今信而富、趣店、和信贷、拍拍贷、融 360、51 信用卡等公司较发行市值下跌 82%、77%、68%、32% 和 35%。

对红岭创投来说,要想通过备案,必须解决存量大标。且据雪球报道,红岭创投上的净值标杠杆最大可以放大 9 倍,与监管要求的净值标零杠杆背道而驰。主动降杠杆、去存量大标,都不是一时间能完成的。眼看无法按时完成备案要求的红岭创投,2017 年 7 月时宣称将退出网贷市场、并在 2021 年前完成清盘,但与此同时又积极向深圳金融办报送其平台的整改措施。

2018 年 1 月在红岭创投举办的“银行存管及合规备案进展说明会”上,周世平称红岭体系将用一家新的、完全合规的 P2P 平台用以合规备案,同时红岭创投自身也会积极争取备案。随后的 3 月,红岭创投收购网络小贷公司亿钱贷 49% 的股份,后周世平成为该平台的实际控制人。

备用的方案有了后,红岭创投在2018 年里也没有再提清盘和退出网络借贷平台。

但没有解决的问题仍然存在。2018 年 9 月,深圳金融整治办对红岭创投的净值标的杠杆问题提出严厉批评,并要求其在 2018 年年底之前清理完净值标。红岭创投同月宣布全面清理净值标业务,分批逐步停发,并在 2019 年 4 月 1 日起全面停发净值标。

据红岭创投官网数据,截至目前平台累计出借 4519 亿元,累计出借 48.6 万人,不含净值表业务的最新待偿金额为 184 亿元。红岭创投依然有存量大额标的业务、净值标业务未完全化解,亿钱贷因没有上线银行存管,至今也没有完成备案

今天的红岭创投,和 2017 年时一样,都走到不得不宣布清盘的阶段。今年 3 月 1 日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协会关于发布《深圳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良性退出指引》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推动红岭创投进入清盘阶段。但它也和两年前一样,心存侥幸,要转型——做私募,要亿钱贷“继续保留并争取备案”。

题图来源:Photo by Alice Pasqual on Unsplash,有裁剪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