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迈克尔·刘易斯在《Moneyball:The Art of Winning an Unfair Game》一书中基于MLB中的真实案例第一次系统地向人们阐述了“魔球理论”。这一理论在管理经营学中的影响极其深远,尤其是体育界,火箭总经理莫雷就是贯彻“魔球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NBA中早期的魔球理论实际上多指基于数据分析在选秀和球员签约、交易中去寻找物美价廉的潜力股或即战力的建队思路,但很快,这一理论的应用就从球队阵容层面推进到了进攻选择层面,这便是我们如今更为熟悉的“魔球”概念——即减少中距离,追求篮下进攻(造犯规)和多投三分。

长两分的消亡
詹姆斯·哈登本赛季在距离篮筐16到23英尺的区域内一共出手了多少次?
答案是5次——是的,这个场均出手超过20次的超级得分手几乎每隔六场才会投出一记长两分。来到休斯敦后的前四个赛季,哈登在这一区域的出手占比一直稳定在12%~13%;但最近三个赛季,这个数字骤然下滑到5.3%、3.9%和0.8%——这甚至比上赛季西蒙斯在节末尝试超远三分的频率(1%)还要低。
骑士的新秀科林·塞克斯顿则是本赛季在长两分区域出手频率最高的球员,虽然他42.4%的命中率还算差强人意,但考虑到他的三分球命中率达到了38.5%,并不缺少射程的他偏爱这样的进攻方式实在是有些奇怪。话说回来,这个还不满20岁的年轻人也只是在这个区域投入了自己三分之一的进攻火力而已,在17-18赛季之前的任何一个赛季,他的行为都应该是无可厚非的——然而如今的联盟,比起两年前早已是翻了个天。
在哈登的身边,一代中距离大师克里斯·保罗几乎完全舍弃了自己曾经最为擅长的进攻技巧,取而代之的是职业生涯新高的45%的三分出手比例;戈登、塔克和格林这些魔球理论最坚决的执行者更是不必多说,整个火箭队有时全场比赛都保持着长两分的零出手。这种过于极端的打法,让火箭的进攻缺乏变化,对手针对性的防守往往让他们狼狈不堪,哈登肩上不得不背负了更多的压力——自从主场击败开拓者以来,火箭用一波7胜1负把自己拉回了西部前八,哈登期间平均每场要打38.5分钟,交出了38.5分6个篮板8.5次助攻的成绩单,几乎是一人扛着球队前进。
刚刚加盟火箭的小里弗斯在训练中原本准备先练几个中投热热身,却被助教卢卡斯告知只需要练习三分球就好了。于是他向后退了几步,来到三分线外重新开始自己的练习。几天后的圣诞大战上,小里弗斯在第四节末段投中了两个关键三分,帮助球队取得了一场艰难的胜利。
无论如何,能赢球的战术就是好战术。
纵然魔球的进攻理念相当极端,但越来越多的球队和球员还是接受和认可了魔球理论。哈里斯·巴恩斯的后仰、米德尔顿的肘区晃动、格里芬的垫步中投甚至乔治的交叉步后撤都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他们在三分线外更加坚决的出手。
如今,东部最具竞争力的雄鹿、猛龙、凯尔特人和76人都是极度热衷三分球的球队,而在西部,雷霆全联盟倒数的32.7%三分球命中率依然无法阻止他们每场扔出30个三分,火箭更是不必多说。

本赛季,长两分这门延续了上百年的古老技巧正在以一种可怕的速度走向消亡。以25%的出手占比为基准线,全联盟只有9名球员仍在坚持这项被认为十分低效的得分方式,他们是:科林·塞克斯顿、泰伦斯·罗斯、戈尔吉·吉昂、迈尔斯·特纳、克莱·汤普森、贾马尔·克劳福德、JJ·雷迪克、艾弗里·布拉德利和达伦·科里森。来自马刺的三位——阿尔德里奇、德罗赞和米尔斯紧随其后。即便是这群人,比起上赛季,他们自己在这一区域的出手整体也在减少。除了吉昂,其他人在这个区域都保持了超过40%的投篮命中率,罗斯、克劳福德和雷迪克的命中率甚至超过五成——这也许是他们最后坚守的理由了。
原先有一手稳定中距离跳投的大个子们不得不在过去的数年里将自己的射程不断拉长,几乎唯一的特例是阿尔德里奇;外线球员则继续打磨着自己的三分能力,几乎唯一的特例是德玛尔·德罗赞。教练们……算了,波波维奇,我输了,但你可能真的赢不过这个时代——况且你马上就要退休了。
魔球时代下的勇士
圣诞夜,德雷蒙德·格林在弧顶获得了一个空位出手的机会。这已经是他这一晚不知第多少次被湖人的防守放空,但此前他的三次三分出手颗粒无收。犹犹豫豫的他最终放弃了自己的第四次三分尝试,运了两步来了一个别扭的抛投——
哐当。
几分钟之后,斯蒂芬·库里,这个星球上有史以来三分球最准的人,在相同的位置做出了跟格林同样的选择。
此时,他们已经落后缺少詹姆斯的湖人队快二十分了。
对卫冕冠军来说,这个赛季注定是无比艰难的一个赛季。跟一年前相比,他们失去了麦基的内线终结、帕楚里亚的做墙能力、韦斯特的策应,内线的弱点进一步被暴露出来;与此同时,格林、伊戈达拉和利文斯顿的状态又下滑了一小段,曾经引以为傲的轮转反倒是时常捉襟见肘,无人可用。他们成熟的攻防体系已经持续运作了很久,这赛季的战绩下滑,对手普遍针对性的布置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有与火箭的七场大战作为参考,足够让剩下的28支球队去琢磨掀翻卫冕冠军的方法了——尤其是那些志在争冠的球队。虽然我相信在某轮系列赛中科尔终究会“迫不得已”地安排一些能赢球的战术,但本赛季的勇士在面对东西部前五的球队时只取得了3胜7负,强强对话中的不合格表现让人不得不担心他们的三连冠前景。

最近的五个赛季,金州勇士队的场均三分球出手次数一直维持在30次左右,15-16赛季还高居联盟第一,上赛季便已经下滑到了第17,而本赛季则是第14。也许正如科尔所说的,他们“并不完全相信数学就是一切”。
我宁愿在三分线内12投6中,宁愿投丢6个两分球,也不想要在三分线外12投4中,并且还要处理对手的8次快攻机会。——史蒂夫·科尔
科尔的理论不无道理,三分所带来的长篮板是反击最常见的发起点,转换进攻的威力不可小觑——况且他们的三分命中率常年保持在联盟前列,质量依旧可观。
库里、汤普森和杜兰特三个人每晚要在三分线外出手超过23次,这个数字不可谓不多,但剩下的所有人加起来也只有8次,而这听上去就非常少了。勇士三叉戟之外的球员中能稳定地平均每场投中至少一个三分球的只有杰雷布科(1.3个)和库克(1.2个)。三分线外火力过于集中,加上鲁尼和格林在进攻端薄弱的存在感让5防3的场面时有发生,最近一段时间几乎所有的对手都会一上来就坚决包夹库里和杜兰特,当他们将球传导出去形成空位时,角色球员们消化大量三分机会的结果并不好。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戈登和阿里扎们那样,不管自己投了多少次,也不管自己手感如何,甚至不管是不是特别好的机会,还能一场扔10个三分扔得那么坚决的。
以圣诞夜这场惨败为例,杰雷布科和麦金尼开局手感不佳后就没有再尝试,伊戈达拉也没有每次空位都果断出手的底气,至于格林……
嗯,跳过吧。
库克和达米恩·李显然没有得到科尔足够的信任,利文斯顿、鲁尼和贝尔则完全没有三分能力,扳着指头挨个数过来,你会发现金州勇士……竟然缺投手?
真是无话可说。
在篮筐附近时,对手的大个子不会去防守他们的人,有时候,他们会放空德雷蒙德、安德烈和肖恩在三分线外,我们得在突分方面做得更好。——圣诞大战输给湖人后,杜兰特在赛后采访时如是说

目前来看,勇士急需补充自己的内线,一个高度和吨位足够,能卡位能抢板能护框,既能将送到禁区的饼稳稳吃下去,也能为汤普森挡出更好机会的内线——克莱这赛季三分球命中率大幅下跌的背后,是勇士内线掩护质量的滑落。只是这么一看,能同时满足这么多要求的内线还真不多,罗宾·洛佩斯算是一个值得一试的选项。只要克莱能回归这几年的平均水平,勇士的进攻问题就能大大缓解;至于格林,就不用指望了。
另一个选择,就是让科尔放弃自己坚持了四五年的篮球哲学。
但……可能吗?
在看到勇士被缺少詹姆斯的湖人击溃之后,我第一次怀疑本赛季的他们也许已经不是总冠军最有利的竞争者了。
虽然还有几天才到元旦,但不出意外的话,这将是《周侃周刊》在2018年的最后一期。在这里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希望大家能在这一年的基础上,再往前迈一步。
一个多月来,更新的频率比较任性,但我总算是坚持没有断更,在这里为自己点个赞吧。就像我在第1期开头提到的那样,作为一个惰性很强的实验室砖工,像各路大神那样保持不间断的高质量输出实在太难为我了。
毕竟,实验还是要做的。
往期传送门:
其他传送门: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陈思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