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油罐艺术中心正式开放,建筑物和展览都值得一看

3 月 23 日起,上海油罐艺术中心正式对公众开放,同时开幕三个展览。

位于徐汇滨江西岸的艺术中心主体由 5 个纯厚钢板结构航油油罐,经 OPEN 建筑事务所改造设计而成。整片改造场区将集展览空间、广场、花园、绿地、书店、教育中心和餐厅等于一体。

而 5 个油罐原本隶属于上海龙华机场,1966 年机场停用后油罐被保留了下来。

OPEN 建筑事务所创始人李虎在开幕式上表示:“这是一个公园里的美术馆,建筑其实变成了大地景观的一部分。我们在做建筑的过程中,其实是把它当作一个大地艺术来做。”

油罐艺术中心鸟瞰照片。摄影:吴清山。 OPEN 建筑事务所提供。

展览空间在 3、4、5 号罐内,入口在半地下广场处,这三个罐的地下是相通的。

3 号罐展出的是阿根廷艺术家阿德里安·维拉·罗哈斯的 13 组大型装置作品,包括曾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等地巡回展出的“冰箱”、“树桩”和大型绘画等作品,还有阿德里安构想的一个《好奇号火星探测车》的复制品。

3 号罐是唯一保留了油罐原始风格和空间感觉的展馆,油罐顶部也保留了原先的洞口,并在适当放大之后,成为了馆内唯一的光源。OPEN 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黄文菁对《好奇心日报(www.qdaily.com)》表示:“我进去的第一感觉像见到万神庙一样,上面有一个小小的洞,神圣的光下到很圆的一个空间。”

改造中的油罐 © 金静仪

虽然展馆也设有人工照明,但此次展览仅使用自然光。在不同天气情况下,展馆内部的作品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气氛。圆形天窗的玻璃罩可以打开,李虎在导览时表示:“打开的时候,如果外面下雨,里面是可以下雨的。里面有自动排水系统,圆形排水沟。我希望它可以是一个又室内又户外的、完全有变化的可能性。”

4 号罐的改造切出了一个标准的 3 层“白盒子”美术馆空间,目前正在进行的是知名中国艺术家群展《建立中》,包括丁乙、何翔宇、刘小东、曾梵志、张晓刚、杨福东等。

剖面图。图片来源:OPEN 建筑事务所

5 号罐在圆形的油罐中间穿插了一个长方体的体量,形成两个室外舞台。这两个舞台分别面对 “城市广场” 和 “草坪广场”,未来可以承办各类大型活动或演出。李虎表示,在做时装秀等活动的时候,长方体的前后两面分别可以作为接待台和后台。而当“草坪广场”做成户外音乐节的时候,朝着黄浦江一边的矩形面就是舞台。“我们希望创作一个纽约中央公园那样的 summer stage(夏季舞台),每年都做一整个夏天的各种各样演出。西岸也曾提出希望做一个西岸音乐节。”

草坪广场效果图。图片来源:OPEN 建筑事务所

来自日本的艺术团体 teamLab 在上海的首次个展就在 5 号罐内进行。为了配合 teamLab 的沉浸式展览,此次 5 号罐的长方体面都做了封闭处理。

展览以同名作品《油罐中的水粒子世界》为主线,运用“水”这一极富变化性的表达填满 5 号罐的圆形主体空间。穿插的长方体体量里还有 4 件代表了东方美学的作品,这些作品皆非事先编辑好的影像,而是由计算机程序及时生成的画面。( 了解更多 teamLab 展览介绍,点击这里

teamLab《油罐中的水粒子世界》展览现场,该作品名为《Black Waves 迷失、沉浸与重生》,图片来自油罐艺术中心

1 号罐被规划为两层高的 Live-house,置入了一个鼓型的内胆,来围合出一个声学性能适合演出的场所。2 号罐被设计为餐厅,内部挖空了一个圆形的庭院,屋顶被改成了可以欣赏江景的平台(1、2 号罐还未竣工)。李虎表示,2 号罐未来可能会是阿里巴巴的全球第一个全人工智能餐厅。

剖面图。图片来源:OPEN 建筑事务所 

油罐的改造困难重重,困难在于整片区域的地下部分是穿越黄浦江的龙耀路隧道,要考虑到荷载的问题。而油罐需要保留罐壁,但罐壁本身较薄,需要提供新的结构保持建筑的稳固性。李虎表示:“里面的楼板,包括玻璃窗跟罐壁看着长在一起,实际结构是独立的。这就很难做,因为节点难度很大。”

虽然欧洲有一些燃气罐和煤气罐的改造项目,如德国鲁尔区 Oberhausen 的煤气贮气罐在 1989 年停用之后改成了艺术展厅,奥地利维也纳的 4 座煤气储气罐在 1984 年正式废弃关闭之后,改成为集居住、办公和商业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社区。

德国鲁尔区 Oberhausen 的煤气贮气罐,来自改造后的美术馆网站

但油罐几乎是第一个,所以在改造设计时,没有先例可循。李虎对《好奇心日报(www.qdaily.com)》表示,“(燃气罐和油罐)完全不是一种结构的,而且燃气的压力和油的压力完全不一样……燃气罐是很薄的钢板,而这是一个容器,就像鱼缸一样,结构、 形式完全不一样。这是一个实体的、固定的,而(燃气罐)是一个可变的。欧洲还有一种混泥土罐,就泰特美术馆的混凝土罐。人类造圆筒形的结构挺多的……而大部分油罐都在用着,所以还挺有趣的。”

5 个油罐并非建筑的全部。准确来说,这是一个 5 万平米左右的建筑群空间。油罐的地面部分靠着斜坡和花园连在了一起,这个覆土绿化称之为“超级表面(Super-Surface)”,是一个开阔的公共艺术公园。

总平面图。图片来源:OPEN 建筑事务所
网友晒图,来自 OPEN 建筑事务所

“超级表面”从龙腾大道延伸至黄浦江边,将美术馆和自然景观交织在一起。

在“超级表面”上,还有一个称为“项目空间”的小型独立美术馆,由原先废弃的水泵房改造而成。“项目空间”的外皮采用耐久的钛锌板材料,外表面的颜色会随着时间推进慢慢变深。从不同的时间和光线条件下,也呈现不同的颜色,有时偏绿,有时候灰白。

“项目空间”前面是一个“橄榄水池” ,水池做成叠落状,种着 28 棵橄榄树,由原先的消防水池改造而成。黄文菁对《好奇心日报(www.qdaily.com)》表示,在声音设计上,希望通过森林、植物、自然界的鸟和昆虫等,达到“一种自然的声音,和城市的声音融合在一起”。

整个建筑群和“超级平面”构成了一个建筑、艺术和自然的有机融合。这也是 OPEN 事务所在设计中非常注重的一点,此前 OPEN 设计的“海边的对话”和“山谷音乐厅”就是如此。

“海边的对话”项目位于秦皇岛渤海湾一处宁静的沙滩上,一个在岸边,如同藏于沙丘下的神秘洞穴;另一个在海里,如同露出海面的黑色礁石。UCCA 沙丘美术馆已于 2018 年建成,而一次只展览一件或一组艺术品的海上美术馆也即将动工。

海上美术馆,来自 OPEN 建筑事务所
海上美术馆,来自 OPEN 建筑事务所
UCCA 沙丘美术馆,来自 OPEN 建筑事务所

获得第 66 届美国 P/A 建筑奖的“山谷音乐厅”坐落于河北承德的一个山谷里,有着原始洞穴般的空间氛围。建筑内部的空腔参考贝壳、乐器以及人耳内部的结构原理,通过严密的声学计算,以达到最佳声学效果。音乐厅包含一个半露天的剧场、室外舞台以及一个面向明长城遗址的观景平台。

室外效果图 © OPEN
室内演出 © OPEN

以上两者为自然环境中的艺术项目,而油罐的整体改造是在城市中创造自然。OPEN 事务所希望能达到人工建造和自然的平衡。

“都是对自然的一种态度。我们在自然里面做(项目的时候),我们试图尽量去减少人工对自然的干扰足迹。但在城市里,我们希望把自然引进城市的建筑里,所以会最大化在城市里的人工自然”,黄文菁对《好奇心日报(www.qdaily.com)》说。

题图为 Super-surface“超级表面”。摄影:吴清山。由 OPEN 建筑事务所提供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