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数据截止到12月22日。

和之前两期一样,我们还是以法尔克网站的位置划分为标准,来分析一下Big球员在三分球方面的造诣。
定点射手
按照正常的对位习惯,这些球员的防守人基本是对方的护框型球员。所以,一旦这个位置的球员能够成为高产中效以上的三分球手,对手就必须要在扑定点和护框之间选下一杯毒酒了。
代表人物:洛佩斯

毫无疑问,洛佩斯就是雄鹿需要的那个人。
自加盟雄鹿之后,洛佩斯基本放弃了中距离和篮下的打法:他每36分钟打低位背身的次数首次低于1次(在湖人时期还有5.042次),甚至在关键球阶段出现了不去低位去打范弗里特(二次换防之后来到他面前)的场景;他的空切频率也大幅下降,从去年的每36分钟0.913次下降到今年的0.463次……
当他站到三分线外的时候,对方的护框型球员往往会被他牵制住。synergy上的数据显示:在阵地战之中,洛佩斯有高达(相对于同位置球员而言)49.3%的比重是被人贴防的。通常情况下,球员被大幅度贴防的情况下想要开发更多三分球机会会有一定的难度,但洛佩斯只需要借助于自己的身高和臂章优势顶着防守人强投。
根据NBA官网的统计:洛佩斯每36分钟要通过接球投出手7.37次三分球,位居同位置之首,命中率也是可以被接受的34.90%。 与之相对的情况是,他每36分钟要通过定点终结5.937次进攻,也接近于同位置顶级水准……
无球大神?
正如本赛季的洛佩斯所展示的那样,大个球员往往站在外线就可以起到巨大的牵制力。射术精湛的那部分大个球员又可以利用自己在身高和臂章上的优势获得大量的三分球机会。与之相对的情况是,手递手这种方式往往存在产量上限不够高、大个球员往往是传球者等限制,无球掩护又需要依赖于大量的跑动才能够开发更多的机会。

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大个球员往往很难通过手递手和无球掩护获得过多的进攻三分球机会。唯一的例外可能是米罗蒂奇——他每36分钟的手递手和无球掩护次数都可以超过1次。但在产量都不高的情况下,效率难免有起伏:他无球掩护的每回合得分创了近4年的新高,但手递手的每回合得分创了近4年的新低。
外拆接球投三分
相比于那些直接在外面隔着人投的方式,这种外拆之后接球投的方式难度也不低甚至是更高。
赛季至今,只有15名球员可以完成30次以上的挡拆外拆,其中不乏阿德、特纳这种射程没有达到三分线外的球员。其实我们也可以理解问题所在:外拆的过程毕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球员在此期间还需要对自己的动作进行调整,出手难度自然会提升。
但是,有些球员可能受制于自己的运动能力,所以要通过外拆的方式来寻找出手机会;还有些球员则可能受制于球队的具体环境,因而要通过这种难度更高的方式来获得出手机会。
代表人物:小加索尔

在这方面,小加索尔是独一档的存在。
赛季至今的样本里,全联盟共有3名球员以挡拆外拆的方式终结了100次以上的进攻(剩下的球员没有一个超过70次),小加索尔是其中之一,而另外两名球员正是我们刚才所提及的阿尔德里奇和特纳。
小加索尔要频繁地利用挡拆外拆的方式去终结进攻,主要和三方面的因素有关:第一、灰熊缺少顶级的主攻手,小加自己要频繁地参与到战术中;第二、灰熊本身的空间环境并不好,球队的三分球比重和命中率都没有达到前15,小加在顺下的路上可能要遇到更多的协防,外拆给队友拉开空间不失为一种合适的选择;第三、小加本身的运动能力也非顶级,在糟糕的空间环境中遇到的压力会更大。
根据NBA官网的数据:小加索尔每36分钟要通过接球投的方式出手4.17次三分,命中率也来到了39.10%。虽然他的产量并不突出,但他在外拆接球投三分方面的造诣确实是联盟独一档的。
持球投
相比于其他位置的球员,大个球员在运控技术上存在着天然的缺陷。同时,这类球员找体型相近的球员打挡拆也没有太大的战略价值,所以球员们很少去开发这种能力。但也有例外,比如:格里芬。
代表人物:格里芬

要说格里芬了。
在加盟了活塞队之后,格里芬所面临的困难远比想象中多。球队缺少好的进攻起手式,所以只能把更多的持球进攻任务委托到他的身上。他每36分钟的面框单打+挡拆持球和低位背身达到了15.39次,达到了职业生涯的最高峰。其中,他的面框单打和挡拆持球频率都大幅度刷新了职业生涯的最高值。
本文未完,详情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芜茗之球
http://weixin.qq.com/r/s0SmvvvETqYxrb-d9xGh (二维码自动识别)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芜茗之球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