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斯特灵大学的研究结果证实,那些出没于世界各地的微塑料,有可能作为有害细菌的“筏子”,将这些细菌从污水排放口带入到农业生活用水及海滩河流中去,这意味着微塑料可能对全球人类的健康产生深远影响。
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了《海洋污染公报》上,科学家先是从英国苏格兰一些水质最好的海水浴场中发现了这些携带有病原体的微塑料,随即从英国东洛锡安的五个海滩采集了微塑料样本。在科学家收集的样本中,有 45% 被能引起腹泻和败血症的大肠杆菌感染了,有 90% 则被能引起霍乱的弧菌所感染了。
这种微塑料也被称作是 nurdles ,一种微小的塑料颗粒,是很多塑料制品的基本构件,从水瓶到电视机都会用到这种材料,常常通过集装箱或者卡车意外溢出来造成污染。由于这种微塑料的多是透明的,因此也被称作是“美人鱼的眼泪”,当它出现在海滩上时,对儿童则尤其危险。

该研究的首席研究员 Richard Quilliam 表示,这一研究成果也有可能证实上世纪末的霍乱病菌或许就是从印度洋沿岸“漂流”自美洲去的。
Quilliam 解释说,“危险就在于这些病原体附着在塑料上后就有可能远距离运输,甚至还可能比正常情况下存活更长时间。当病原体与一块塑料结合时,它甚至能受到塑料的保护,因为塑料通常可以规避那些本来能杀死病原体的东西,比如说紫外线”。
Quilliam 认为了解这一风险是很重要的,“我们必须要考虑塑料上的病原体对人体的暴露情况。洗澡水是受到欧盟相关规定监管的,能检查出水中的大肠杆菌。但欧盟不会逐个检查海滩上被污染了的废弃塑料。当孩子看到色彩鲜艳的塑料时,你很难说他不会把这些东西放到嘴里”。
虽然研究者们只测试了这些微塑料中的大肠杆菌和弧菌,但他们认为微塑料还可以在海中吸引其它的病原体过来,如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这些病原体也都会导致腹泻等肠胃疾病。
一般来说,大肠杆菌可在海水中存活两到四周的时间,而弧菌和诺如病毒则可能在海水中存活数月。Quilliam 说,“这项研究还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虽然目前尚不清是否所有塑料上的病原体都能长时间地在海面上自由漂浮,“但这些病原体会在塑料上形成生物膜而与塑料相结合,这使得它们并不是处于一种自由浮动的状态”。
除此之外,这份研究报告也提出了海水温度的上升会扩大“新发疾病”的地理范围。研究团队也建议要去识别海滩上有害的微塑料来源,以改进欧洲海滩浴场的水资源。目前,Quilliam 的研究团队已经获得了来自自然环境研究委员会 185 万英镑的资助,他们还将继续研究这些携带病毒的微塑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估算出微塑料的数量和组成成分,以及它们是如何通过排污系统进入英国的河流与沿海系统。
题图为《塑料海洋》剧照 来自豆瓣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