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发表了《蔚来上海工厂的失陷来自于内外四因素》的文章,引起了很多的反响和共鸣。其中在文章的末尾,关于制造能力与特斯拉的部分,我提到了如下的内容 :
“……简单的来说,隐藏在特斯拉电动汽车属性背后的大制造,才是特斯拉的法宝,这个观点,我在2017年就在不断的提及。电动汽车最终并没有跳脱作为一个消费品的属性,最终的胜负手并非概念、运营,而是大制造背景下的生产模式。……”

支撑特斯拉产品神话的是通用和丰田的新世代工厂试验与经验丰富的产业工人

特斯拉的第一个工厂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弗里蒙特(Fremont, California),这是一个接近50万平方米的超级工厂,在2016年获得当地政府批准后扩建到了100万平方米从而支持新产品的制造。目前该工厂拥有近1万名员工。
Fremont工厂起源于通用汽车的Fremont工厂,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62年。
Fremont组装工厂时期(1962 – 1982)

Fremont组装工厂组装了雪佛兰、别克、庞蒂亚克、GMC在内品牌的大量车型,其中包括了雪佛兰El Camino,1970年代的别克君威和别克世纪系列,庞蒂亚克GTO等车型。

然而到了1982年,Fremont组装工厂陷入了生产效率低下与汽车产品质量不足的困境。这是当时以通用汽车为代表的美国汽车企业的通病,而汽车工会联盟的存在令这种状况雪上加霜。在全球经历了1973和1979两次由于战争和政治引发的石油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经济衰退的影响下,美国乘用车销量从1973年的967万下降到了1982年的507万辆。

在通用汽车所拥有的大量工厂下,Fremont组装厂一度被称为是由最差的美国工人组成的汽车工厂,工人无视劳动纪律与质量规范在工厂操作,烟草和酒精在生产线上蔓延。甚至有工人把酒瓶子落在了组装的新车中。它被称为是通用”质量,生产率,缺勤率和工人安全方面最差的工厂之一。“
随着汽车销量的下滑,Fremont工厂渐渐没有产品可生产,通用汽车在1982年关闭了Fremont组装厂。然而对于通用制造模式已经日益难以满足市场对于高性价比,高质量表现车型的客户需求,通用汽车的管理层开始反思和研究其对策。
新的思考与创新大胆的合作
于此同时,随着美国市场对于节能的小型车的热爱,以本田为代表的日本车型不断的涌入美国市场,但在具体的市场运作的步骤中,本田公司的步伐远早于其他日本企业。
本田从1960年开始就在美国设立了企业,以本田摩托车作为第一款产品。在经历了头2年模仿和直接PK美系摩托车带来的惨淡经营后,本田打出了它著名的广告语”You meet the nicest people on a Honda” 。

这个广告在美国宣传了12年之久,并令本田汽车在美国大获成功。在1963年当年就带来了超过10万辆的销售业绩,超过了所有竞争对手的综合,成为美国最成功的摩托车企业。

借助摩托车业务,本田快速在美国打开了汽车的销售。而在1970s的两次石油危机,省油、高品质的本田汽车在美国大受欢迎,到了1983年,本田汽车在美国的销量达到了其在本土销量的2倍之多。而与此同时,丰田汽车在美国甚至没有自己的工厂。而美国政府对于海外汽车进口的诸多限制和禁令令丰田在北美地区的销售举步维艰。他们急需要一个美国工厂。
最终,在1983年,渴望快速学习日本精益生产模式的通用汽车和渴望了解美国市场运作经营模式以及拥有一个美国工厂的丰田破天荒的携起手来,在Fremont工厂原址筹建了一个美日合资的工厂 – 新联合汽车制造公司(NUMMI)。

1984年,这个新工厂开始制造第一辆雪佛兰Nova。准确的来说这是第五代Chevy II / Nova,这款车型采用了当时丰田卡罗拉的AE82平台来加以制造。这是一款全新的小型车,而事实上NUMMI工厂直到2010年的最后一刻都在为丰田制造卡罗拉。

大批通用的工程师和管理者被送往丰田的本土工厂,学习日本在制造小型车中的经验。丰田汽车向通用展示了日本在二战后学习美国质量管理体系后,在很短的时间内从学生变成了老师的先进制造理念。这些制造经验不仅被带回了NUMMI工厂,还被用于对通用至今还在生产的Spring hill工厂(目前在生产包括探界者、凯迪拉克XT5等明星车型)等多个重点工厂的改造中。其中很多在NUMMI工厂中培养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被派往包括巴西在内的多个GM工厂以推行精益生产理念。
其中,特别是不接受、不制造、不传递缺陷的理念。工人被分成了小组,并有现场管理人员给予支持,当出现缺陷的时候任何在线员工都可以拉停自己的工位甚至整条生产线。而在此之前,”甚至有人都掉下去了,生产线还在运行“。
通用汽车与丰田分享了工厂的管理权,甚至在大多数时候丰田起到了更大的作用。丰田凭借在NUMMI工厂中得到的经验,很快在美国筹备并另外开了1个工厂,并在几年后在美国的五个州设置了分公司以及工厂,这对于丰田公司在美国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NUMMI的落幕和重生
尽管NUMMI工厂自其开始运行以来就一直承受着其运营成本较高的诸多质疑,一直到其解体后也有分析认为,通用汽车对于NUMMI并没有充分的学习到足够的教训。但是其对于通用汽车制造基因的更改,NUMMI工厂的意义是前所未有的。尽管很多人对于通用汽车在全球各个工厂推行NUMMI理念的实际落实效果和时间存在质疑,但是这些人也不得不承认,通用汽车根据所谓的NUMMI理念重塑了其企业质量管理文化。尽管有人认为太慢了一些。
08年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摧毁了美国汽车业,2009年通用汽车破产,其市值曾一度低达10亿美元。而令人讽刺的是,绝大部分受访的通用汽车员工都认为,2008年通用汽车的制造文化达到了当时最好的水平。不止一位通用汽车管理者与员工代表认为,如果通用汽车的精益生产的普及能够提前十年,通用汽车本可以避免破产并被迫放弃大量工厂和生产线的决定.
“通用汽车的全球计划取得了成功,因为在具有NUMMI经验的人群中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在20世纪80年代,GM NUMMI毕业生将他们在NUMMI学到的TPS改编成他们称之为“同步生产”的东西,并开始为大量的GM人提供培训。同时,回到NUMMI,通用汽车将其小型联络办公室(称为TLO或技术联络办公室)变成了一项培训活动,该活动将短期和长期访问NUMMI组织成为通过那里的通用汽车公司的真正发展机会。
通过许多客观标准,并且根据众多第三方观察员的说法,通用汽车的新工厂在质量和成本方面都是世界一流的。
而且,从大约五年前开始,通用汽车甚至开始将其所学的精益实践应用到工厂中,以便在办公室工作。在将精益思想应用于办公流程的第一年,通用汽车的“企业GMS”计划节省了10亿美元。……” —John Shook, Senior Advisor lean enterprise Institute, Inc. 2009
通用在2009年被迫退出了NUMMI工厂的运营,而丰田公司在2010年做出了关闭NUMMI工厂的决定。NUMMI工厂是丰田工厂在北美拥有的众多工厂之一,却是唯一一个拥有工会组织UAW的工厂。NUMMI工厂为丰田公司熟悉美国本土的商业模式以及工人管理提供了样板,但随着丰田公司在北美的发展,NUMMI工厂渐渐变的鸡肋。特别是复杂的劳资关系以及生产线自动化率标准等多种客观原因令NUMMI工厂制造丰田汽车的成本相比丰田其他工厂高20%左右。
而在2010年,丰田汽车与特斯拉进行了合作。在此之前,湾区的一家初创企业Aurica Motors曾对NUMMI工厂进行评估,并对改造其当时最先进的生产线用于制造纯电动汽车进行了建议甚至部分培训工作。但是丰田与特斯拉的合作,以及加州政府的极力推动下,NUMMI工厂被出售给了特斯拉。
NUMMI工厂被交易时其价值高达10亿美元,同时还包括了4700名训练有素的工人和2000名支持的供应商人员。而特斯拉的收购价格仅为4700万美元。
从NUMMI到特斯拉工厂,持续不断的大制造发展才是一切创新理念的基石


特斯拉工厂帮助特斯拉制造了目前发布的所有车型,为特斯拉从创新理念到可靠产品的制造提供了良好的过渡支持。这也使得马斯克在model3之前可以心无旁骛畅谈创新理念和改变世界的理想。
而当马斯克尝试推动全新的自动化制造生产线制造model3,并打断生产线设置“帐篷工厂”的时候,很多人看到了特斯拉奇迹似乎突然消失了,马斯克也一度承认,特斯拉在其中几周一度接近破产(其实目前也依然在饱受产能与生产质量的冲击)。
写在最后的话
2016年10月,中国初创电动汽车品牌风起云涌之时,我在知乎回答《纯电动汽车的设计究竟多简单》中如此回答:
“……这也是为什么,当我提到特斯拉的时候,我常说,特斯拉的成功和特斯拉的模式,与美国成熟的大制造先进制造的背景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时候特斯达对于汽车制造行业人才和高端制造资源的收购密不可分。抛弃了这个上下文关系,盲目复制特斯拉,必然陷入追随者的困境。
从目前的开发进度来说,国内主要的电动汽车企业要到2018年底左右才能真正具备量产车的状态,而特斯拉到了那个时候,已经实现了自我的70%以上的跨平台零部件共用性。你怎么和他竞争?更可怕的是,到了那个时候,由于规模化产业化的影响,科技走向和对口零配件方向就被锁死了,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 — 2016.10 JackyQ
而早在2010年,我在博客文章中就高呼,国家新能源战略规划的数千亿的严重政策性浪费行为要分出一部分支持基础制造业。再这么下去,中国基础制造工业就全完了。
中国企业只看到了一个创立15年的特斯拉快速成长并挑战汽车巨头的神话,却没有看到特斯拉无论是技术还是其产品,牢牢站在了美国汽车工业百年以来丰富的创新氛围与自由竞争、兼容并包的大制造创新基础上。政府的作用应当是创造和推动这样的环境出现,而不是愚蠢的尝试直接制造或拉扯一个乃至几个“特斯拉”。
时至今日,当看到特斯拉中国工厂和高性价比车型登陆,高呼“狼来了”。首先,中国市场足够大和足够具备多样性,盲目的非理性恐慌本身并无意义。但是反过来说,这么多年来,我们早就喊累了,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彻底反思并立即改变过去五年盲目政策性浪费的产业政策!并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健康长久发展作出真正正确的决定,而迈出这个改变的第一步,就是和当年通用汽车在1983年在fremont的转变一样,首先承认,我们做错了!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JackyQ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