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电影录音师赵楠:五个人与五百人的斗争

赵楠 二级录音师
  中国著名电影录音师、声音指导,中国电影家协会成员,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 The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会员,奧斯卡评委会成员,M.P.S.E.美国电影音效剪辑师协会成员。
  2001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艺术创作人员中心录音师,北京金知了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
  2010年凭借电影《狄仁杰之通天帝国》获得第 30 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音响效果奖、第 47 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音效提名奖。
  2012年凭借电影《画皮 2》获得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声音制作电影类一等奖。
  2014年凭借电影《催眠大师》获得第 30 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录音提名奖、第 3 届汉密尔顿幕后英雄盛典最佳声效奖。
  2016年凭借电影《皮绳上的魂》获得第 53 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音效奖提名奖。
  2018年担任张艺谋导演新片《影》声音指导,并获得第 55 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音效奖提名。

【新片场学院】

对谈:曹郁 赵楠

地点:北京市百老汇电影中心

一.曹郁老师浅谈电影声音

什么是电影?

电影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它最特殊的一点就是比其他的艺术更能把你带到一个你没有生活过的环境里去。

电影制造了一个幻觉,让你觉得你生活在这个空间里。

电影的声音相较于画面其实很少有人关注到,是因为现在没有机会看到一个无声电影。那么我们在学校学电影,很重要的一个技巧就是,要在这个二维的荧幕上面,说白了就是一个平面,变成一个三维的感觉。需要一个纵深感,不管是通过镜头啊、灯光啊、摄影机运过来运过去啊,都让观众觉得,这是一个立体的空间。

如果没有声音,那么一切就好比一个二维的幕布,它绝对不会给你带来一个幻觉世界的感觉。就算你IMAX坐在第一排,人的视角只有一百八十度,你最多只能看见一个半弧形的世界。

但是电影,之所以特别的迷人,特别的有代入感,是因为电影的声音是全方向三百六十度的。现在有杜比全景声了,杜比全景声更厉害,它是从水平的高度到头顶再回去。这个一百八十度也可以做出来了。

在电影的发展里,电影工作者们费了很大的劲来突出这种幻觉感,从一个普通的银幕变成一个大型的宽银幕,甚至有的导演尝试过在三个银幕上放一个电影。比如说,格里菲斯。

这些都是为了使电影更加立体。

观众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家去电影院不想再重复自己的生活,没意思啊。就想做一个梦。

电影的百分之五十声音是由一个艺术家完成的,剩下的百分之五十的画面是由四五个艺术家完成的。

如果看细心地看奥斯卡名单,就会发现,所有的技术部门,摄影有最佳摄影奖,美术有最佳美术奖。

但只有录音是有两个奖的,它分成录音剪辑(Sound Editing)和录音混音(Sound Mixing)。

它是唯一一个技术部门有两个奖项的,可见声音有多么的重要,多么的复杂。

二.赵楠老师分享

做录音的人相对比较内向,其实不太擅长用这种方式面对这么多人。应该跟工作性质有关系。

在现场的时候,我经常跟其他工作部门开一个玩笑,就是说,我们录音组一共有五个人,同期录音的工作是什么,五个人对抗五百人。

录音师在现场的时候就戴上自己的耳机去听他想捕捉到的那些声音。

声音相较于其他方面,关注者最少。

对于电影的所有创作部门来讲,每个创作部门都非常的不容易,非常的艰辛。

那为什么大家对我们的关注度这么少呢。

起初我不忿,现在我平静了。

我仔细地想过我们的工作,毕竟在现实生活中,你的听觉感官相较于视觉感官是不直观的。声音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被动的一个感官。

视觉上,你是用你的眼睛去捕捉那些你愿意看到的风景。

而听觉,比如你晚上睡觉的时候,你闭眼但不可能把耳朵堵上,这是一个被动的存在。

现在的声音的技术发展相对于画面来说一点也不差。我们的画框,我们有2D电影、3D电影,我们不说科技管理那些球幕电影啊。相对来讲,画框其实是在你的正前方的,立体电影也是在你的正前方给你打出一个立体的影像。而不是说你的侧面、你的后面都有影像。

电影想要的,是唤起你曾经某些有过的记忆片段、曾经有过的那些细腻情感或者说是未体验过的快感。

听觉上有这么多的扬声器,相对于视觉来讲,给的也是一种感受。

在摄像机无法带人感受到另一存在的时候,我加入一个画外音,让人同时感受到两者的存在。

1.声音带来的价值最大的是什么?

是感受。真实的感受。

我用两个词来表达一下,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我觉得这是两个层面的。

身临其境是什么?

模拟一个现实的感受,因为在座大家的空间一定不是一个电影空间,而是一个电影院。

我们模拟一个环境,让你真真切切地感觉到环境的存在。

第二个层次感同身受。

很多人的情绪被电影牵动。

《星际穿越》是我很喜欢的一部片。很多人看完之后给我讲,我这全身不舒服。

因为《星际穿越》从始至终都加入了一种特殊频率的噪声,它把这个噪声比例提大了。它就是要加重人在穿越黑洞时的无助感、亲情。那种害怕父亲不能回去、害怕自己回不去的感受。

诺兰还有一部《敦刻尔克》,两个是同一个录音师。《敦刻尔克》也是特别的好的声音创作。它要带来的是恐惧,这一点上声音设计做得特别好。

声音设计的理念在不断提升,声音的手法和使用的工具也在不断进步,发展空间特别大。

2.电影声音如何创造?

奥斯卡是个别名,全名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学院奖。我们从事奥斯卡评委是因为我们是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会员。

所以,它的学院奖是奥斯卡奖,我们才有机会去投这个票。

奥斯卡这个名字就告诉你了,电影是艺术+科学的。不是只是创作者臆想出来的一个东西。

我想出来的,那我怎么让你感受到。没有实施手段肯定不行。

电影的声音有很多种。

除了音乐不是我们创作的,但是它的混录是我们来做的。剩下所有的声音其实就是声音部门来完成的。

老说声画,其实声音和画面各百分之五十。

声音工作者特别的伟大,因为他们的内心很强大。他们真的也很热爱电影。

每一个创作者都会热爱,然而声音创作者必须极度地热爱,你必须对这件事有特别浓厚的兴趣,你才可能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录音师。

前期的工作带一耳机,谁都不交流,因为谁都感受不到我的世界,我们纯粹是用听在观察这个世界。

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是在一个没有声音的画面基础上发明创造的。

声音的工作特点就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画面剪辑完了,拿给我们都是无声的。

其实全部都是以虚拟的方式创作出来的。

通过成千上万素材的拾取。

进行摘取选择再把它编排设置到电影里,这个就是整个声音的制作过程。

以我的经历去讲述一下声音设计。

电影的声音其实不是简单的记录和还原,更应该是创作。

从技术上来讲,在现场捕捉到的声音已经远远不足以支撑一个电影。

看到画面,想象声音,然后实施。

根据情绪创作声音。

用声音进行想象配合画面,呈现给观众一种从客观到主观人物的视角。

电影声音现在有很多种效果,用合成器、效果器这种方法在改变声音的特性。

然而在《影》中,所有的声音全部是用真实的声音,没有用效果器、没有用低音炮,还原声音的本真。对最原始的声音进行捕捉再合成。

最开始有个风格定位,形成概念,对于《影》的总结,那就是阴与阳、动与静。这是我们的大框架。

也就是说,这个片子里所有的声音气质、声音元素,都应该符合这两种,让你能在看电影的时候感受到。

这是一个连下七天雨的故事,通篇两个小时全是雨声,那我要真实还原这个雨声,你绝对受不了,因为这是一个噪声。那我怎样让我的雨符合阴与阳、动与静呢。

这是两国交战的故事,所以我首先确立,两个国家的雨是不一样的,但是所有在沛国的雨都是阴郁的,另一个就是很暴裂的。

我们捕捉了大量的雨的素材。

只有通过这么大量的素材累积,才能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素材判断。

3.我们能不能使声音让电影更有魅力?

1⃣️空间

声音里空间分很多种,一是现实感受空间,现实生活的缩影。

二是人物的主观空间,影片塑造的场景空间,宇宙·太空舱,还有一种是画外的想象空间。

声音相较于画面来讲,有一个重要的区别,那就是声音是全方位的。

在我们的制作过程中和在影院的还放过程中,它更是一个全方位的体验。

通俗来讲叫方向,给你一种方向感,让你觉得很真实。

电影中的声音在电影的发展史是有很多不同阶段的。最早无声电影现在有声。

最早是单声道,一只音箱,从正中间发出声音。没有方向感。

第二个阶段是立体声,两个喇叭,车从左边开右边,子弹从右边到左边,你更加感受到真实。

下一个阶段是环绕声,你在墙上可以看到一圈喇叭,有方向,从前到后。鸟语花香都可以由环绕声展现。

再下一个阶段,数字环绕声。数字环绕声和环绕声简单的区别,低音。没有数字环绕声之前,是没有低音炮的。低音炮带来的是战争场面的震撼,水底的神奇。低音下沉特别震撼。

还有全景声。杜比全景声,DTSX临境音,差不多就是在顶层加设了喇叭。原来的环绕声是前后左右,有了全景声之后,你就有了天。在电影里,你可以感受雨是从天上下来的。

科学的手段为声音提供了这么多方法,目的是为了让声音在电影中发挥更大的功能,让人觉得电影更有魅力。

2⃣️画外空间

3⃣️细节

带来心理感受和生理反应。

4⃣️拟音

模仿各种声音。

这次的《影》不是在拟音棚里去做。而是在拍摄的间隙去做这个事。带着拟音师到真正的现场,我们搭建的现场,让动效师穿上演员的衣服给他一个画面,让他真正在大殿里跟着演员表演一次。

看着演员的表演,他重新复制一次。经过这个工艺以后,我觉得这种效果非常的好,因为拟音棚里录下来的都是干声,拟音棚是隔音的。录下来干巴巴的。

如果想获得山洞啊这些自然混响的声话,我们需要效果器的进行处理。

但是,没有那么的自然。

在那个场景下,可以捕捉到更多的自然混响回来。

5⃣️同期

同期总是在捕捉当下的效果啊,或者是说在间隙补录一下环境或者那个特殊的门。

刚入行的时候,同期的技术弥足珍贵,因为后期补不了。

现代化的工业里,后期越来越重要了,因为电影的体量也越来越大,你在同期可能录下来的。

声音是很物理的有一个时间性,有连续性的,画面可以用高速的手法拍,但声音不可能。你拍了三分钟,我也就实实在在地录了三分钟。你把画面变成快速慢速,那你告诉我我这个声怎么办。

所以说,现在的电影工艺,更需要声音工作者发挥你的想象力。

同期录音不是说我一定要收下来最干净的声。录音相对于别的部门是个很大的优势。

有个导演,曾经说过,在一个电影已经快完成的时候,谁能再帮助我?

声音。

因为声音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他是从你看到画面以后,重新地从无到有再衍生出来。所以,声音能给画面的感受带来巨大的变化。

三.片段赏析

1.科波拉《现代启示录》

直升机作为电影的主角,我们从主角的主观视角想象这种世界。从电风机到螺旋桨这种形似的运动,到了一个现实的客观世界。

我为什么一定要放这个电影?

是我要想向沃尔特·默齐这个声音大师致敬。

声音设计最早是源于这个电影。他最早开创了现代电影的时代。

2.《地心引力》

在这个段落里强化的是主角的对白声和电波声。电波是主角与外界联系的纽带。摄像机从舱内转到宇宙背景,电波声非但没有降下来,反而加了一些强化的特殊处理,就是说她的期待、她特别希望别人的传达。

这就是空间感的代表。

掉水里的那段。这个电影的声音主要表现的是女主的生理感受。水上水下创作的两层不同的空间。

已经到水底下的时候,有个耳鸣,很多声音被削弱,是因为她在太空很久了,身体已经到了虚弱的极限。水下还有一种窒息感。

3.《影》的分轨素材

把一层一层拆开来听。

混录的时候,好几百轨一点一点的合成的。

我们通常会把动作拆解。

比如。

这个剑穿铠甲的时候,力度很大。

首先穿断金属铠甲,再刺穿皮子,再进入肉里,穿骨头缝,金属与骨头缝的摩擦声,爆破似的穿透出来,最后还有血。血,用大量的很真实的鸡啊这些被杀的声。

四.结语

电影预算有限制,所以声音会有很多限制。

录音接受了很多妥协。

作为一个优秀的声音工作者,我觉得是不能片面的看待这个问题的。

要聪明地去工作嘛,电影本来就是集体的艺术,拍摄的阶段,最主要的是拍啊。

好的录音师常会有别的招实现。

五个人能完成那么多人的工作也挺伟大的。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沉迷学习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