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垃圾)综艺复兴的背后,都有哪些因素作用?

今年 1 月,MTV 开播了一档新的明星真人秀节目《琳赛·洛翰的沙滩吧》(Lindsay Lohan’s Beach Club)。用“垃圾综艺节目”(trashy reality TV)来形容这个以话题人物为中心的节目可以说非常贴切。毕竟,除了浮夸地呈现八卦和名流,节目没有任何营养。不过,它倒是成功地吸引了关注,在 2018-19 电视季有线台 18-34 岁观众收视节目中排名前五。

以这档节目为代表的“垃圾综艺”的崛起让人们仿佛回到了 2000 年代早期,那时同样充斥着毫价值可言的明星真人秀。而观众也对性感多金的名人之间的约会故事欲罢不能。虽然这类综艺始终存在,不过在之后的 10 多年时间里,它们逐渐沉寂。但在最近几个月,这类综艺有卷土重来之势,俊男靓女在孤岛上生活的《诱惑岛》(Temptation Island)和《交换女主人》(Wife Swap)都在电视广播网重启了。Netflix 也紧跟潮流,推出了一堆肥皂剧式的约会节目。《时代》周刊在一篇文章中探讨了综艺的复兴

经济成本是一个显然的因素。在电视剧集愈发昂贵的背景下,传统电视广播网存在诸多内容限制,又无法与流媒体比拼财力,综艺成为了一种廉价的库存补充,且试错成本很低。哪怕收视下降,电视台还是在综艺上加码。对剧集补充的逻辑同样也适用于 Netflix 这样的流媒体,加上综艺版权潜在的出海可能,打造综艺对流媒体也是何乐而不为的事情。

经济之外还有更深层的原因。第一波综艺起势的千禧之年,延续了 1990 年代八卦信息在新闻和流行文化里爆炸的趋势。以帕里斯·希尔顿为代表的社会名流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名字。这类名流真人秀的垃圾综艺有着打色情擦边球的特点。观众对名人闹腾幸灾乐祸的同时,又对这样的生活心驰神往。况且,在 911 之后,美国民众潜意识里或许也需要纸醉金迷娱乐的麻痹和抚慰。

差不多 2005 年前后,不少真人秀的明星变成了问题人物,综艺的名声也因为诸多跌破底线的行为急转直下:整容真人秀《丑小鸭变天鹅》(The Swan)把以貌取人竖立成为了一种价值观,《男孩邂逅》(Boy Meets Boy)让同性恋的主人公在 15 名男性中邂逅浪漫,但节目组没有告诉主人公的是,15 个人中有七人是异性恋。

仍然保持生命力的综艺,满足输出对社会有价值信息的条件,比如《极速前进》《美国之声》和《鲁保罗变装皇后秀》等。

就如今的社会氛围和环境而言,美国人似乎又回到了动荡不安的状态。于是,相比费脑的《真探》,靠在沙发上看《琳赛·洛翰的沙滩吧》更容易满足人们轻松的诉求。

不过,卷土重来的综艺与之前相比还是有一个显著的不同,那就是对多元性的强调,哪怕是《美国白马王子》也在 2017 年增加了节目历史上首位黑人女性未婚者的角色。

综艺 2.0 时代,在节目代表什么样的人群以及怎样代表这两件事上更加敏感,不过很多调整都是表面性的:《诱惑岛》中的白人面孔减少,出现了一对跨种族的夫妻。在墨西哥拍摄的《墨西哥制造》(Made in Mexico)则显然是对特朗普修墙言论的一种回应。

对于(垃圾)综艺的复兴,《时代》的态度是:庸俗的电视致力于代表各种饥渴、愤怒和自我沉溺的人或许是件好事,因为即使无法产生广泛的赞誉,至少节目推动了娱乐的多元化。但是,不是对多元化有浅层次的包容就让节目不属于垃圾行列了。好的电视节目是能够对人类经历和精神有所展示的,而不是在约会和干架上浪费时间。就算我们不摆脱垃圾综艺,好的综艺节目也是值得奋斗的目标。不过在这样的经济社会环境下,目标恐怕很难达成。

题图来自:豆瓣电影《诱惑岛》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