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作为付费内容的制作者和消费者,这是我对知识付费的思考 | 2018 年度征文

编注:本文是「我的 2018 年度关键词」年度征文活动的第 15 篇入围文章,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我是 sainho,和大多数读者一样,面对网络上各式各样的知识付费产品,每一次点击购买,都投入了自己的时间与期待。而和大多数读者不一样的是,2018 年里我在少数派完成了三份付费教程,这让我开始从「知识被付费」的角度,重新审视「知识付费」这件事。

John Fish 现在是哈佛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学生,当他完成在哈佛的第一个学期,并且得到了 GPA 4.0 的满分后,却在自己的 Youtube 频道,发布了一支《Why My 4.0 at Harvard Was a Failure》的视频。

视频里他这样解释到:

I consider this is a failure because while I was getting good grades, I wasn’t pursuing anything that I was passionate about, or any of my avenues of growth. I wasn’t doing anything that helped me growth.

在 2018 年里,我在电子书、少数派、知乎 Live 等内容上,总共花费了超过 2000 元。与此同时,在更新三份付费教程的过程中,投入了不少自己的业余时间。在经历过看似充实的 2018 年后,John 对自己的拷问让我开始思考:

知识付费与被付费真的让自己成长了吗?我又该如何从中获取到真正想要的知识呢?

我付费了,为什么得不到知识?

我对知识付费这种形式的怀疑,开始于知乎 Live 上的《手把手教你写故事》课程之后。

当时我已经在少数派写作了一段时间,自觉在写作技巧上开始进入了瓶颈期。写出的东西语句还算通顺,内容也尽力详实。但与平时所阅读到的精妙文章,中间似乎隔着一条沟壑,而自己一筹莫展,不知该如何突破。

于是怀着苦恼与期待的我,报名参加了《手把手教你写故事》课程。课程主讲人叶伟民老师,作为国内非虚构写作的大家,在七节课程中可谓倾囊相授。他为教程所做准备时的参考书,叠层厚厚一摞,每一本都贴满了标签,他所教授的内容,完全对得起 199 元的课程售价。

每节课课程笔记

然而当我完整听完七节课程,认认真真记下每一个重点之后,我突然意识到:课程就这样结束了?我似乎还什么都没学会呢。

知识付费一度被视为完全的「精神按摩」,被嘲笑成最大的收获,就是按下购买按钮时的满足感。而制作内容的人,希望摆脱这样的偏见,采取的方法往往是加大课程的信息密度。我们很少去思考:

学习,或者说吸收知识,到底是怎么样发生的

在知乎 Live 这种形式下,每个课程的时间限度,被极速地压缩。叶伟民老师几十年所积累下的写作体系,如果你愿意,可以花一个白天就全部「学习」。这难道不是非常荒诞的吗?

知乎课程页面

我开始反思知识付费的流行,并且观察传统教育模式,试图从中得到启发。

大学里的课程,都是以 4 – 5 个月的学期为基本单位来进行编排。即使是最重要的课程,每星期一般也不会超过两节。这样的设置,其实是以学生吸收知识的过程为基本考量的。

以我自己的体验来说,想要真正的学到知识,我认为往往要经历三个阶段:

  1. 接收。知识以各种信息(文字、多媒体、实验中的观察)形式,从发出者(老师)流向接收者(我);
  2. 构建。接受到的信息,会在已有的知识网络基础上开始构建新的知识点;
  3. 反馈。知识点之间的连接,映射在生物上就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通过练习和反思才会得到反馈加强。

吸收知识过程,注定是要缓慢而有层次地发生。而知识付费给我们最大的误导,就是支付能加速这个过程。

我是坚定的知识付费的拥护者。它比传统的大学授课在题材上更加丰富,比面对面的经验分享更加系统。但它也遵循知识学习的基本规律,它不会因为你支付课就有收获。知识付费,只是解决了学习过程的第零步,即信息的提供。其后的「接受、构建和反馈」,都需要我们自己完成。

当我听完《手把手教你写故事》课程时,我当然还什么都没有学会,因为我还没有开始学呢。

付费后如何学到知识

最初在网络上的学习付费课程时,痴迷于事无巨细的从课程中抓取重点,做成思维导图,然后就它束之高阁了。

当我意识到「知识付费」的价值所在,反思过学习的过程之后,我开始尝试按照这个过程,去改善学习时的细节。

接收

在更新《OmniFocus 入门与进阶》这份教程的过程中,我收到了很多读者对某些具体操作的提问。这让我大感意外,因为很多问题中提到的操作,我都以视频的形式演示出来了。为什么还会有人提问呢?

当信息被发出后,信息的形式,决定了它能被多有效地接收到。

多谢发达的互联网,抽象的知识可以以各式各样的媒介进行传播。可以是知乎 Live 式的语音,少数派付费教程式的文字配以图片,或者是网络上流行过的科普短视频。媒介本身并无优劣,但信息必须以合适的媒介进行传播。

对于软件的具体操作,视频的形式可以直观地展示操作的效果,但会让观众忽略掉操作的步骤,而这恰恰是学习者所需要的部分,所以读者会提出疑问,并不完全是他们不认真看视频,而是我选择了不恰当的形式。

作为学习者,则要在接受这个阶段,主动选择媒介的形式

可能有人不理解:我们在上这些付费内容时,往往都是主讲人决定以文字、语音还是视频的形式进行授课,作为接收者怎么能「主动」呢?受制于平台或者主讲人的习惯,我们所收到的内容确实无法决定其形式,但这不妨碍我们将它们进行「翻译」。

写作课程笔记

对于知乎 Live 的语音,将语音中的关键词句摘录下来。我在《手把手教你写故事》课程学习中,主要记录其中的关键词和释义。主讲人为了解释这些关键词的例子,并不是课程的核心内容。

「翻译」过内容的形式过后,下一步则要打破授课时的时间顺序,按照内容的逻辑性整理关键词。我们不仅要听到主讲人说了什么,还是要进一步去想:主讲人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站在主讲人的角度去思考,知识的框架会慢慢开始变得清晰。

构建

在我看来,不少人在学习网络课程时,最大的误区就在于忽略了知识结构的构建

不管是我作为学习者参与的 《手把手教你写故事》、《如何做出高质量的人像后期》等课程,还是制作付费课程的过程中,都会有不少学习者要求课程制作中给出每节课的思维导图。

在接收阶段,思维导图可以很清晰的理出课程的纲要,但这不是所谓的「构建」。真正有效的「构建」,是在自己的知识网络中进行更新或者拓展

在 2018 年初,我相继参加了@李大超人的《从零开始做好个人记账》和 @也谈钱的《理财投资新手的操作指南》的付费课程。虽然两个课程是各自独立更新的,按理说学习的过程也应该是相对独立的。但是两者都是以理财为主题,为什么不把两者的内容自己串联起来呢?

财务管理笔记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将它们视作财务管理的一部分,除了各自独立的笔记,特定创建了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知识网络。于是乎我发现,记账和理财其实是财务管理流程中的其中一步,并且意识到,在完整的流程中还缺少预算和投资的内容。这也为我下一步学习指明了方向。

「构建」知识体系的目的与手段,都在于理解所接收到的信息。如果只停留在老师给出的思维导图,知识并不能真正进入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

反馈

作为两份 OmniFocus 教程的作者,自然对 OmniFocus 的熟练度有所信心。然而在更新教程的过程之中,却发现自己在平时使用时,还是忽略了不少细节。而且有的读者反馈,会让我产生「原来还可以这样用」的惊叹。

这类经历让我开始反思:我是否对 OmniFocus 还保有持续学习的心态吗?

回想一下自己学习骑单车的过程,在开始几天,我们会很注意自己的手、脚之间的配合。熟练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不会再刻意的去学习。然而骑车的熟练度,会随着你车龄的增加,就随之提高吗?

其实学习的过程也与之类似。在学习一类新知识的初期,我们会认可练习的重要性,并且在意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及时地修正自己。随着熟练度的提高,到达了某一个点,我们就忽视了通过练习得到反馈这一步骤。

想要真正的吸收知识,就必须不停地反思自认为已经掌握了的知识,从反思中得到反馈。

在 《从零开始做好个人记账》教程学习过程中,对支出和收入的类别设定,一直是我比较困惑的点。@李大超人在教程也花了相当的篇幅,来分享她的类别设定。但真正让我逐渐感受到自己开始入门的,还是坚持了每个月都对现有的设定进行重构。在不断重新思考设定方式的同时,才开始理解记账与预算的关系。

写在最后

2018 年,我从知识付费中获取到真正想要的知识了吗?

年初的时候,我还不知道这个问题的存在,我只是很焦虑。焦虑自己的能力不足,焦虑是不思进取的人,焦虑自己做的事是在浪费时间。

而当我为了构思这篇文章,去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时,我发现自己真正的收获,却在知识之外。认识到该如何去学习,是一件比知识本身更重要的事情。

John Fish 之后开始了自己的一周一本书的读书计划,发布了一支《A Book a Week for 6 Months: What I’ve Learned》的视频,作为《Why My 4.0 at Harvard Was a Failure》这个问题最好的回答。

我的回答,也必然在答案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