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骆驼粪便为食的螨虫,见证了印加帝国的兴亡

如何记录印加帝国几个世纪间的兴衰?刊于《考古科学杂志》(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一项研究发现,在秘鲁高地的一片小湖中,一种以美洲驼粪便为食的螨虫通过其数量的增减做到了这一点。

据《科学》杂志报道,实验在秘鲁南部库斯科的古印加城镇奥扬泰坦博(Ollantaytambo)附近一个被称为马尔卡科查(Marcacocha)的高原湿地进行。 在未干涸前,马尔卡科查曾作为一片湖泊,是古印加贸易途中的一处重要歇息点,贩售食盐、玉米和古柯叶的商人往往在此经停,驼队也在湖边喝水、排便。粪便落入湖中,随之成为甲螨(Oribatida)的食物。而这种半毫米大小的水生动物死后沉积于湖底,经年累月,相当于创建了一部自然历史档案。

根据在马尔卡科查钻取得到的四根岩芯柱样本,来自英国萨塞克斯大学和伦敦自然史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发现,甲螨似乎与印加帝国形成了共命运的关系——公元 1438 至 1533 年,印加帝国统治安第斯山脉的时期,甲螨数目激增;在西班牙人入侵后,原住民及牲畜大量死亡,商贸停滞,而此后不久,牛、羊、猪等牲畜从欧洲大陆引入,并在当地大批繁育——在两种文明的更替中,螨虫也随之锐减,又再次复增。到公元 1720 年左右,由旧大陆传播而来的天花疫情则再次减少了牲畜和甲螨的数量。

研究的突出之处在于,与先前常用于追踪古代生态条件的另一途径相比,通过甲螨追踪历史事件的新方法更为准确。过往,一种被称作荚孢腔菌(Sporormiella)的粪生真菌孢子,常用来指示乳齿象、猛犸象等大型草食性动物的规模变动,以及其所处历史时期的生态环境。但在此次研究中,荚孢腔菌的含量波动更直接地与湖泊的旱涝变化相关,与历史事件的关系较弱——结合论文和作者 Alex Chepstow-Lusty 在接受英国自然史博物馆采访时的话,尽管它反映了牲畜的存在,也很好地反映了湖泊自身的环境状况,但它没能记录到周围草食动物发生的重大历史变化。

论文顺势警示其他研究人员,荚孢腔菌的沉积过程受到各种生物及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应作单独解读。

美国佛罗里达理工学院古生态学家 Mark Bush 认为,研究结果可能会为学界提供新的方法来推测古代生态环境,但以当下的证据,还不能保证螨虫数量与食草动物族群规模存在因果关系。

研究人员则希望能在更多地区开展研究。他们发现,除了数值变化的意义,在最近的样本中,螨虫还被鉴定为陆生物种,与马尔卡科查从湖泊到湿地的转变一致。“螨虫生活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区。” Chepstow-Lusty 说,而如果技术可靠,它还有助于了解更多依赖牲畜发展、但资料较少的文明,例如,农牧业发达的格陵兰岛维京人为何在 14 世纪中期消失。

“所有微生物——尤其是那些吃粪便的微生物——都值得仔细观察。” Lizzie Wade 在《科学》写道

无独有偶,在上月美国地球物理联盟年会公布的另一项研究中,古代的粪便也作为考古学的样本立下功劳。据科学新闻媒体 Live Science 报道,在秘鲁阿拉帕湖(Lake Arapa)和奥鲁里洛湖(Lake Orurillo)的沉积物样本中,存在一种产生于反刍动物肠道的固醇类化合物,据其含量推测,人们驯化大量羊驼可能始于 1000 年前瓦里帝国和印加帝国建立的时期。

题图来自 Paz Arando on Unsplash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