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测试测自闭症儿童的智商这件事,不靠谱的地方太多

这个世界上约有 2480 万名自闭症儿童。

患有自闭症的儿童往往存在语言障碍和社会交往障碍,并且会出现重复刻板行为。有时,人们还将自闭症儿童与智力异常联系在一起:或者称他们智力较高,或具有某种神秘潜力;或者认为他们智力较低,存在智力缺陷

但问题在于,智力测试能准确测出自闭症儿童的智商吗?

Isabelle Soulières 一名心理学教授,她在接受《大西洋月刊》采访时表示,十年前,她作为一位临床精神心理学家,在尝试为自闭症儿童进行智力测试时就开始怀疑传统的智力测试是否符合这一人群,当时她试图让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指出一张狗的图片,孩子除了眼神变化外没有什么反应。

在 Soulières 看来,传统智力测试对自闭症儿童并不友好。由于存在语言障碍和社交障碍,在面对智力测试时自闭症儿童往往采取消极避让的姿态,这种姿态在一些测试者眼中成为低智的表现。她认为困难的地方就在于,人们知道那些患自闭症的孩子具备某种才能,但人们无法从孩子那里得到答案。

Soulières 曾经参与过的一项研究就打破了“存在严重语言障碍的自闭症儿童往往智力低下”这一假设,因为传统的智力测试无法对那些说不出话的孩子们进行全面的智力评估,智力低下的结论更无从说起。她还更进一步的发表文章说明采用其他的智力测试方法能发现自闭症儿童隐藏的潜力,在她接触到的自闭症儿童中就有一位存在严重语言障碍的小女孩展现出了在数学方面的天赋。

自闭症儿童并不是智商测试遇到的唯一难题,其实长久以来冠以“传统”和“标准”之名的智商测试一直存在不少争议。

在传统智商测试中,往往仅能针对认知能力层面(如:算术和识字)来对一个人的智力进行量化,而在这个范围内评估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就意味着抹除了其他方面的智力水平:如身体运动智能,自然主义智能等。智力测试无法涵盖一个人的所有智能方面,也就无法准确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智力评估。

同时,也有学者认为智商测试会推动优生学理论的复辟,并导致一种“科学种族主义”。古生物学家 Stephen Jay Gould 曾经批评这种对人的量化手段,他在著作《人类的误测》中控诉:“用智商测试的分数作为价值把人分出先后,并说明那些——在种族、阶级或性别上——受压迫的和处于不利地位的人们天生就该是低劣的,就该待在他们应有的处境中。”

《人类的误测:智商歧视的科学史》 图片来自:豆瓣

而且即便承认智商测试的局限性,它在认知能力上给出的测试结果也未必可靠。因为测试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对应试者本身的一些素质考量,有些应试者会因心理影响导致测试结果出现偏差,有时多次参加测试的应试者会因熟练测试流程而取得较高的分数。无论如何,要用测试来确定一个人的智力水平,总是存在诸多无法忽视的不确定因素。

但对于自闭症儿童而言,智商测试的目的还在于能帮助他们接受更好的治疗,而不准确的测试结果会对他们造成实实在在的伤害,尽管这种伤害并不显然。

通常在针对自闭症治疗方案的研究当中,研究者会根据患者的智力水平来进行神经控制匹配,这种匹配的前提在于:你必须有一份智力测试的结果。于是偏见就产生了,对于那些无法在智力测试中得到相应分数的孩子,他们面临着两种抉择,要么因为数据不可靠而不得不被研究排除在外,要么就被进行错误的匹配。

无论是哪一种情形,都不利于治疗的开展。

对于这些问题,研究者们开始尝试通过非传统手段来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智力测试,通过引入“动眼追踪”技术(eye tracking)来分析自闭症儿童在看见试题时的眼球活动,或通过脑电图技术(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来监测自闭症儿童在测试过程中的脑部活动,并确定他们是否理解测试题。

这些新的测试方式开始使研究者们逐渐接近自闭症儿童,当然,也让人们对传统智商测试更多了几分怀疑。

题图来自:pixabay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