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剧情上有些问题,但音乐剧《卡门·古巴》的歌舞还不错

要说知名度最高的歌剧,法国作曲家乔治·比才在 1874 年秋天创作的歌剧《卡门》肯定位列其中。

这部歌剧中有很多广为人知的旋律,比如《西班牙斗牛士进行曲》和《爱情是只自由的小鸟》。原剧的故事发生在西班牙塞维利亚,讲述吉卜赛女郎卡门和军官何塞、斗牛士艾斯卡米诺之间的纠葛恋情。

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演出的西班牙语音乐剧《卡门·古巴》是对歌剧《卡门》的改编,故事线灵感来自 1954 年的音乐电影《卡门琼斯》。

新的故事背景发生在 1958 年古巴大革命期间,主要人物关系基本没有改变。不过,为了满足古巴的设定,斗牛士变为拳击手,另外新增了一个叙述者的角色“夫人”。

中间为“夫人”的角色

在节奏方面,上半场更加注重铺垫,略显凌乱。下半场情节更加集中,戏剧性和冲突更为饱满。全剧由“夫人”作为叙述者,她通过饰演不同的角色,比如姑娘们的庇护者、卖货的老妇人、酒吧的女歌手等,为观众讲述这段爱情故事。

但从剧情来说,关键性的转折有些突兀。

军官何塞刚正不阿,有一个纯洁善良的女友,但却在押送卡门前往监狱的途中被卡门诱惑,卡门也在这期间爱上了何塞……说是冲动与激情也不太能讲得通。

对于卡门心意的变化,前后的解释有些矛盾。卡门赶走何塞一是赌气、二是为了保护他,但后来又表现出非常决绝的了断,也许在卡门追求自由的主题上,还要加上“多变”。

两位女演员实力出众,饰演“夫人”的 Albita Rodríguez 是古巴著名歌手、制作人、演员,她的作品曾获得 2004 年拉丁格莱美奖最佳当代热带专辑。饰演女主角卡门的 Luna Manzanares Nardo 也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古巴歌手,她已经录制了 15 张音乐专辑。

这部音乐剧更多的亮点在于音乐和舞蹈。尽管大多数歌曲来自歌剧《卡门》,但阿列克斯·拉卡莫对它们进行了重新编曲,另外一些歌曲则是原创。

拉卡莫出生在洛杉矶,他的父母都是古巴人。他曾凭借百老汇大热音乐剧《汉密尔顿》、《致埃文·汉森》、《身在高地》获得三座托尼奖以及两座格莱美奖,并曾凭借电影《马戏之王》中的歌曲《这就是我》提名奥斯卡奖。

拉丁文化对他影响极深。在他小的时候,他的母亲会在家里听西班牙情歌歌手胡利奥·伊格莱西亚斯的唱片。长大之后,当他正式开始学习音乐时,觉得萨尔萨音乐(拉丁美洲加勒比海音乐)对他来说非常熟悉。

 在《卡门·古巴》的创作中,他在比才原有的旋律中加入了包括曼波、恰恰等丰富的拉美色彩,人物角色和性格也通过不同的音乐风格彰显。 

《哈巴涅拉》(“爱情是只自由的小鸟”)这首是卡门的亮相歌曲,原本的旋律被保留,但在配乐上有所变化。

卡门身着红衣黑裙、红唇与红花相映、再配上极富代表性的扇子,非常具有拉丁风情。何塞与女友玛利亚的对唱较多保留歌剧元素,显得更加规整和崇高。

原创歌曲《和着我的鼓点》(Oye mi ritmo de tambor)展现了非常浓郁的古巴色彩,现场乐队也加分不少,加上其他演员舞蹈非常出彩,整体呈现的质量还算不错。

题图、文内图来自文化广场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