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继续支持优质企业发债融资,但不包括商业地产

12 月 12 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支持优质企业直接融资进一步增强企业债券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通知》,直接提到了房地产:资产超过 1500 亿、营收超过 300 亿元的房地产企业,给予债券发行即报即审、允许不超过 50%的债券募集资金用于补充营运资金等便利。

这是今年少有的对地产业提供融资便利。此前在没有明文可做或不可做的情况下,地产业发债融资四处碰壁。现在有可以量化的发行标准,当然比没有量化标准要好。

地产企业本就很依赖融资来扩张,现在还临近年末,还旧债的压力非常大。在 12 月,一共有 81 只境内债券到期,规模约为 527 亿元;还有约 90 亿元的境外债券。为了还旧债,房企在 11 月加快了发新债的步伐,37 家房企发行了 1470.93 亿元,相当于前 10 个月发行债务规模的 30%。

如果发改委进一步放开房企发债渠道,那当然对房企的经营是好消息。

只不过,今日中午,发改委主管《中国经济导报》刊发了对参与本次支持企业融资通知撰写的权威人士的采访,指出本次支持房企债券的范围只限于支持棚改、保障性住房、租赁住房等有限领域的项目,不支持商业地产项目,且企业债券在贯彻执行国家房地产调控方面的政策没有变化。

简单说,政策是让民营企业能够存活运转,但不会放松商业地产的融资门槛,目前恒大、融创等公司动辄近 15%的融资成本不会变低。

这背后的政策考量比较复杂。

高层对地产的首要要求还是“房住不炒”,这意味着对于地产的容忍底线应该是房价不大幅快速上涨,这也能解释为何近期广东、江西、青海等地提出了新的商品住房销售政策,要求几个月内不得涨价等。

但是,目前信贷依然不宽松,企业并没有太强的借钱扩张意愿,资金方对中小企业的借贷利率也没有降低。在这样的局面下,今年四季度、明年一季度的社会融资增长规模、企业经营景气度等数据可能还是不乐观,而地产作为支柱产业,存在放宽管制、提振一下经济的可能。

于是,局面就是,在不能涨价的情况下,要让房企多拿地、多开工。这意味着,要放松对房企融资拿地的管控,以及增加供地。

现在发改委已经出来澄清了,不会放松对房企融资的管控,那就只剩下增加供应土地的方案。

但增加供地又有问题,高层明显不愿意给一线城市放开供地,而三四线城市一旦增加土地供给,房价很可能会崩盘。

纠结到最后,就是现在的折中政策。棚改、保障性住房、租赁住房领域的企业可以享受本次发债融资便利政策进一步发展,但商品房领域的企业则不能。这样部分房企可以增加开工,让经济数据好看一些;但商品房领域还是维持目前的管控措施,不能快速涨价,不增加土地供应,不放宽融资门槛。

总之,还是老问题:不靠地产,还有什么产业能振兴经济?

题图来源:Pixabay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