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影像作品捧得“史上最政治化透纳奖”,观看起来不太轻松

一年一度的英国视觉艺术透纳奖(Turner Prize)向来不缺少话题。今年,一名低调的苏格兰艺术家 Charlotte Prodger 凭借 iPhone 拍摄的短片赢得了 2 万 5000 英镑的奖金——当然,还有众多伦敦画廊的关注。

1984 年创立的透纳奖得名于英国 19 世纪著名画家威廉·透纳,由泰特美术馆举办,用于表彰英国每年展出的最具影响力的艺术作品。每年年中,泰特美术馆会宣布进入决选的短名单,通过泰特不列颠美术馆(Tate Britain)展出入选作品,再由学者、策展人等组成的专家评审作出决定。

受 1990 年代“酷不列颠尼亚”文化现象的催化,透纳奖总会选出备受争议的作品,挑战人们对艺术的想象。1992 年,达明安·赫斯特(Damien Hirst)的名作《生者对死者无动于衷》就曾入选透纳奖短名单,那条在装满甲醛的玻璃柜里无法出声的虎鲨已是当代艺术的象征之一。

相比之下,今年的获奖作品远没有当年的视觉冲击力。入围决选的 4 位/组艺术家都采用了影像形式,最终夺魁的 Prodger 用的更是人手一部的手机。评委会主席、泰特不列颠馆长 Alex Farquharson 表示,Prodger 的作品展示了像 iPhone 摄像头这样平淡无奇的设备潜在的深刻用途。

形式并不是缺乏视觉冲击力的唯一因素。就作品内容而言,BRIDGIT 这部 32 分钟的短片也非常晦涩。2016 年,艺术家在家中和旅途中拍摄了包括苏格兰风光、身体和琐碎物件在内的片段。这些视觉元素被艺术家本人的叙述组合在一起,像私人日记一样回忆了她的青春,她被认错性别的经历,她的阅读。

Charlotte Prodger, BRIDGIT, 2016, Single channel video with sound, 32 Minutes, Video still. Source: Tate Britain

44 岁的 Prodger 从事影像艺术创作已有 20 多年。去年,她在接受采访时说,BRIDGIT 是自己迄今为止最为私人的作品。但她同时提到,这部作品“探索了风光、身体、技术与时间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从酷儿视角关注了身份的流动性”。(“酷儿”泛指性少数群体)

如果你觉得不太好懂,很正常。对于泰特不列颠举行的决选作品展览,泰特官方给出的建议观展时间是 4 个半小时。

没有绘画,没有装置,这样一届透纳奖和决选作品展览让一些评论者非常不适。艺评人 Michael Glover 挖苦道,位于泰特不列颠馆的展厅设计得更像研讨室,当观众走进一个个房间,就仿佛在上课一样,学习性别政治、身份、异化、殖民暴力这些主题——而且,半数房间都没有坐的地方,简直是对观众的惩罚。

也有人对这种变化表示欢迎。《独立报》(Independent)刊登的一篇评论就认为,今年的透纳奖好就好在具有思想性,而没有刻意加戏、制造挑衅效果来推销当代艺术。Farquharson 更开诚布公地说,这是一届“政治性的透纳奖”(a political Turner Prize),入围作品触碰了当代人正在面临的种种社会问题。

这意味着,观众需要解读这些作品的社会语境。在某种程度上,强调“思想性”也意味着更高的理解门槛。

本届透纳奖决选短名单还包括 Forensic Architecture 团队、Naeem Mohaiemen、Luke Willis Thompson。其中,来自伦敦大学金匠学院(Goldsmiths)的 Forensic Architecture 给不少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该团队由建筑师、电影人、记者、考古学家、科学家、律师和软件开发者组成,他们调查了以色列警方去年对一个贝都因社区展开的突击行动,通过影像记录了这宗侵犯人权的罪行。正是透纳奖评委所青睐的政治主题。

Forensic Architecture。Source: Tate Britain

透纳奖决选作品在泰特不列颠馆展至明年 1 月 6 日,观展需预约。

题图为在颁奖典礼上的 Charlotte Prodger。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