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新人怎样做,才能让人觉得靠谱

又是一年毕业季,公司来了很多新同事。Z已经来了三个月,但直到如今,看到他发的邮件,我还是会「 原地爆炸 」。
比如,邮件的标题少了好几个重要的字,附件文档的名称也不对,而邮件正文里,很多不必要的内容,都没有进行处理;该重点突出的,也没有做颜色标注。

关于邮件需要注意的地方,早在之前已经反复强调,每次他都承诺下次一定不再犯错。但,过后他似乎失忆了,一而再,再而三地出错。

和Z同事反复沟通工作的事情,让我想到了自己初入职场的一些记忆片段。

记得那会儿导师每次布置任务的时候,我总是信誓旦旦地说一定要把工作做好,很努力想做好,但,最后总是不尽如人意。

多么相似的场景!只不过我从一个被调教的新人变成了职场老人。

直到此时,我才深刻理解了导师当时给出的评价:「 态度很好,屡教不改 」。这也不禁让我思考一个问题:职场新人到底该如何做事,才能让人觉得靠谱?

【1】「情感账户 」和「 能力账户 」是什么?

在谈做事的方法论之前,我们不妨先思考下:作为职场新人,为何要让人觉得自己靠谱?

这个时候就要提到两个概念了,一个是「 情感账户 」,另一个则是「 能力账户 」。

其中,「 情感账户 」是对于人际关系中相互信任的一种比喻。

这就像是银行中的存款与取款一样,领导A和下属B之间有一个共同的账户,A给B交代了任务,B出色地完成了,此时A就会给两人共同的账户存入一笔钱;假如B无法如约完成,甚至还给团队带来了一些损失,A则会在账户里取出一大笔钱。

长期以往,如果B一直表现很好,那么这个账户的余额一定是不断增长的,也就代表了A对于B会越来越信任。

当有个不错的机会时,也许A就会通过对比自己和几个下属「情感账户 」的余额,来决定把机会给谁。

「 能力账户 」则是对个人能力的一种比喻,这个账户里存储的是我们的能力。

当我们学习了新东西或者从工作中获得了一些感悟,实现了能力的提升,就相当于往账户存了一笔钱。相反的,如果是长期处于很少输入,不断输出的状态,那么账户的钱就会不断被取出,直至归零,甚至透支。

【2】「 情感账户 」和「能力账户 」的重要性

作为职场新人,就像是一张白纸,其他人对于你的认知是零,那么你就需要通过和职场老人的相互往来、工作交接等,完成「情感账户 」的维护。这个账户存入的钱越多,从职场老人的角度来看,就越觉得你靠谱。

此外,如果你能出色地完成每一次交付,工作之余还积极学习新的内容,甚至应用到工作中,对于自己来说,「能力账户 」的余额则会不断增加。

「 能力账户 」的提高也会反哺「 情感账户 」,因为能力提升了,就能更高质量地完成任务,别人也就会更加信任你,这个时候就是在为自己的「情感账户 」充值。

在理解了这两个账户以后,我们再来聊对应的方法论。

【1】「 情感账户 」该如何维护?

罗振宇曾经在《奇葩说》里提过:职场里最没有前途的一种人,叫「 职场黑洞 」,指的是凡事无交代,做事不沟通的人。

所以,如果要被人所信任,就得做到「 凡事有交代,做事有沟通 」,这也是「情感账户 」的核心所在。

在职场中的沟通场景,分为两种:我跟别人沟通、别人跟我沟通。下面我就从这两个维度出发,具体解释一下如何维护「情感账户 」。

①场景一:我跟别人沟通

同事A因为个人原因休假了,临走之前什么也没有交接。后来有个原本是A负责的模块,因为无人处理,出问题了,领导当时就直接夺命连环call,将A批评了一顿,赶紧临时安排人处理。

在职场中难免有请假的时候,那么在领导批假后,靠谱的做法是什么呢?

首先,从思维上,我们可以这么想:在一个团队里每个人各司其职,也就是说:团队不能因为有人休假而影响到正常的运转。

然后再套用前面提到的「 凡事有交代,做事有沟通」,这时候结论就非常清晰了:假如A休假,靠谱的做法是将手头上的事情交代清楚,保证团队正常运转。

按着这个思路,A就可以去找B进行沟通,按照5W1H的方法讲清自己的工作,如果最终B能清晰地知道如何完成,那么和B的沟通就算是完成了。

接下来,A还需要跟领导沟通,交代手头上的工作及相应的负责人。

这样一个流程下来,我们就可以发现:即使A休假了,团队中需要自己参与的工作,也有相应的人负责,完全不会影响团队运转。

对于领导来说,A在休假前能将手头工作安排好,并且交代清楚相应的负责人,让自己很省心,从「情感账户 」的角度来说是加分项;对于B来说,A的行为,能看出其做事有始有终,沟通时有清晰的思路,内心也会默默赞赏。

②场景二:别人跟我沟通

在我初入职场那会儿,每次领导安排事情,我总是一口答应下来,吭哧吭哧地开工。期间遇到问题了,也不敢说,想破脑袋地找解决方案,但往往不尽如人意,被领导劈头盖脸一顿骂:既然做事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为什么不早点说?

当时我内心的OS是:不是不想说,而是不敢说,实在是害怕跟领导沟通。万一做事的时候找领导暴露问题了,会不会觉得我能力不行?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要是能主动沟通,也不至于把事情搞砸。具体可以这么做:

a.确认需求

领导安排任务后,可以自己先在脑中过一遍,理解清楚任务,然后跟领导确认,比如:做A任务的目的是什么?A任务都包括什么?任务交付的时间是什么?

如果我们的理解有误,对方会及时给出反馈,告知真实的需求。

b.反复沟通

在职场中,最怕的就是:安排任务给一个新人,新人默默干活不吭声。作为安排任务的人会非常没有安全感,因为他完全不知道任务进行到什么阶段、是否遇到什么困难。

因此,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你就可以将任务划分成若干节点,主动给对方反馈,比如当前的进展、是否有遇到什么困难、自己对于任务的一些思考等。

c.请求资源

在做事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时候就需要主动向领导寻求帮助。

此时,我会跟领导这么说:目前任务的进展是XX,遇到了XX问题,我构思了2种方案,分别是XX。这两种方案都需要XX资源,您看我们是否需要找XX申请一下XX资源?

这样表述的好处有两个,一个是让领导知道任务的具体情况,虽然遇到了困难,但是你给了两种解决方案。作为领导在跟其他部门PK资源时,可以做到心里有数;另一个则是让领导知道:你是带着思考去请求资源,而不是什么也不想就来求助。

d.汇报工作

在完成任务后,又该如何汇报呢?可以试试「 先说结论,再说论点 」。具体可以这么说:任务已经完成,成果包括A和B。其中,A包括XX,B包括XX。

这四个环节下来,其实也是遵循了「 凡事有交代,做事有沟通 」这一模式。作为领导,看到下属时刻交代事情的进展,全程保持沟通,在两个人的「情感账户 」里,必然是加分的。

【2】「 能力账户 」该如何维护?

在职场中,我们就像是游牧民族,很少会有人一辈子都待在同一个公司,于是,流动跳槽变成了一个必然的行为。在跳槽面试中,虽然不乏会包装自己的人,但一个岗位的薪资,很大程度上是跟个人能力挂钩的,可谓:有多大价值,就拿多少工资。

价值,就是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如果核心竞争力足够强大,对于岗位的驾驭能力越高,他也就拥有了越大的议价能力。而培养核心竞争力,也就是「能力账户 」的精髓。

培养核心竞争力则可以这么做:

①能力层面:做完–做好–做更好

很多职场新人做事,都是觉得按部就班、不出错就行了。但,只有我们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从「做完 」一件事,到「 做好 」,甚至「 做更好 」,产出质量提升后,伴随而来地才是个人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比如,领导让我们写一个总结,这个时候不同层次的人会如何去做呢?

「 做完 」思维的人:流水账地写完总结;

「 做好 」思维的人:梳理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结构化地呈现总结文档;

「 做更好 」思维的人:除了事情的基本要素,还复盘了教训、经验,以及此次的总结是否可以应用到其他的项目。

「 做完 」–「 做好 」–「 做更好 」实际上也是一种思考方式的进阶,当我们考虑的不再是简单完成手头工作,而是精益求精,希望自己不断迭代,做到更好,伴随而来的必然是个人核心竞争力的增加。

②思维层面:主人翁心态

在职场中常见的一种情况是:每个人都只做分配到的工作,对于多余的工作不愿意主动承担,也很少关注别人都在做什么。

如果想要让自己的「 能力账户 」有所成长,就得从固步自封的思维里跳脱出来,培养自己的主人翁思维。当我们从「打工 」心态切换到「 创业 」心态,思维和视角也会有所变化。

比如工作中开会时,很多人汇报完自己的工作后,就开始低头玩手机。如果是抱着主人翁思维来开会,则会看看其他人都在做什么以及相应的进度。了解每个人的分工,对于自己的工作也能带来一些思维上的碰撞。

最后,总结下今天的文章,职场新人要是想让别人觉得自己靠谱,可以从「 情感账户 」和「能力账户 」入手,其中:

「 情感账户 」的核心是凡事有交代,做事有沟通。在我们和别人沟通时,主动让所做的事情形成一个闭环;当别人跟我们沟通时,则可以尝试「确认需求–反复沟通–请求资源–汇报工作 」这一模型。

「 能力账户 」的精髓是培养核心竞争力。从能力和思维下功夫,做事时多思考如何才能做得更好,带着主人翁思维去看每个人的工作。

分享完毕,希望有助。

更多阅读

90后养生自救的真相,看完膝盖好痛

如何设定PPT的自动保存时间 #PPT04

开发12门火爆课程后,我们决定全部免费了

一周进步〡年轻人快速突破自己的学习入口
微信公众号:关注「一周进步」(weekweekup)
青年兴趣课堂,每周一场训练营,欢迎关注,让我们一起进步
更多干货欢迎阅读:一周进步文章精选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一周进步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