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克·诺维茨基、凯文·加内特、蒂姆·邓肯在 21 世纪头 10 年分别被如何看待评价?

其实想不想回答犹豫了很久。

一是在思考怎样写才能尽量不主观的摆事实讲道理,不仅仅是描述,以满足题主的需求;

二是目前所有人的答案我都看过,有赞同的也有不置可否的。

最后我还是决定写一下吧,我的答案如何也请大家来评判一下,因此评论区我目前是全部打开的状态。

以下是正文。我是按照题主给的球员顺序写的,并且和其它答案不同的是,最后我会回答题主在描述中添加的大话题:其实也许我更想知道21世纪初的内线生态状况。


I.德克-诺维茨基在新世纪头十年被如何看待评价

简单来说,对于诺维茨基的看法是题主提到的三人里起伏最大的(这与思维定势以及产生的偏见有很大关系),嗯,仅仅在新世纪头十年也是如此——毕竟我们都知道,小牛在他的率领下于2011年登顶总冠军。

诺维茨基走入大众球迷(主要指的是NBA北美本土受众里的大众球迷,下不赘述)视野,要从0001赛季说起——当季的小牛在芬利的率领下,季后赛首轮通过抢五,以击败犹他双煞的爵士的方式突破首轮,打进西半决,与当时的季后赛新常客马刺鏖战五场被淘汰。

虽然被淘汰了,但系列赛里小牛并不总是单方面被马刺吊打,过程还有些戏剧性:

G1小牛朱万-霍华德把马刺外线第一得分手德里克-安德森拉伤赛季报销,当季被寄予厚望可以与巅峰OK湖人一战的马刺就此实际上失去了争夺总冠军的实力:

由此G1下半场~G3、G5小牛内线群被气得发誓报仇的邓肯教训的体无完肤(当时邓肯的常规战力输出尚未到达MVP化的状态,是这次安德森的赛季报销成为了邓肯迸发出了可以争夺MVP的状态的直接导火索,由此邓肯更加卖力打球、卖力训练,成为了二连MVP,他可以争夺MVP的状态直到0304赛季为止)。小牛只有面临淘汰的G4集体手感爆棚。

话分两头,当时老尼尔森布置的战略中最初小牛三剑客是纳什坐镇弧顶指挥,强侧主攻交给老大芬利,弱侧主攻才是诺维茨基;但随着系列赛的深入,芬利受到了马刺重点照顾于是主攻的状态很不好,倒是诺维茨基越打越出色——前三场尚且是正常的弱侧主攻应有的数据,G4高效砍下30分(运动战18中11,罚球8中8)9板1助1断,G5高效砍下42分(运动战24中14,罚球18中14)18板2助6断1帽,不仅很好的完成了弱侧主攻的任务,还有些抢了主攻手芬利的风头。

就此诺维茨基得到了大众球迷的注意和青睐,后一季生涯第一次入选了全明星(替补,全明星选票西部前锋诺维茨基排在第四,位于加内特、邓肯、韦伯身后)。

大众球迷记住了达拉斯三剑客,记住了由美国人芬利带领的两个外籍小弟——加拿大白人后卫纳什和德国白人大个子射手诺维茨基——对,大个子白人射手诺维茨基,这就是大众球迷对诺维茨基赋予的第一个印象,也成了MVP化之前大众球迷对诺维茨基的固有印象——北美球迷们恐怕觉得这只不过是国际+全明星版本的奥斯丁-克罗希尔、丹尼-费里(都是美国本土的大个子白人射手。前者在球员生涯前期在以投射为主的打法的同时也兼顾一些强硬的突破,与后来的诺维茨基常规打法有些相似;后者主打PF但当时主要可以在SF、PF两个位置摇摆,与当时名为PF实为SF的诺维茨基有些相似——毕竟当时小牛的前场先发阵容是诺维茨基、朱万-霍华德、布拉德利,于是诺维茨基时常被老尼尔森安排进攻端站PF防守端站SF),与对PF这个位置产生革命性定义的伟大球员还差得远呢!

芬利与诺维茨基的互换最初从小牛失败的0304赛季开始——当季芬利的出手跌破场均17次、罚球出手跌破场均3次。从总体上来看,小牛的0304赛季对阵容换血的实验是失败的——补进安东尼-沃克、安托万-贾米森,间接削弱了原小牛三剑客的球权。结果就是,以上两位以及原三剑客三位,每个人都打得不如之前来得好。

但假如把当季看作一个承上启下的铺垫、跳板,反而看得出其中的成功之处——在当季的阵容实验总体上失败后,小牛重用达拉斯双丑这两位一年级新人的换血决策却显得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是成功的——马奎斯-丹尼尔斯和约什-霍华德;削弱并且最终解散三剑客也称得上是不破不立——毕竟小牛是真心用不全纳什、芬利也确实出现了老化的倾向、诺维茨基的MVP化又开始势不可挡,拖下去对已经步入瓶颈期却拉不下面子摊牌的三人来说,恐怕是弊大于利的。当然,我并不是在给小牛管理层解散三剑客的决策洗地,事实上库班对纳什的偏见、和芬利的谈判甚至和老尼尔森处关系的方式都确实是库班理亏。

诺维茨基在MVP化同时也是大众球迷对他的评价两极分化:一方面,常规赛、季后赛、总决赛,他确实在不断取得成功;另一方面,他在取得这些成功之后又很快欠缺临门一脚

——06年小牛从西半决磨过老对手马刺(牛马大战中小牛第一次获胜)开始就秉着一股【劳资要夺冠】的气,西决又战胜好哥们纳什的残阵太阳,终于打进总决赛要对阵热火了,起初系列赛的势头也确实在小牛这里,主场直落两盘去客场,结果就此四场被翻盘,造就体毛、不是、天神韦德。

——来年小牛又带着横扫全联盟的霸气,依靠约什-霍华德单打→诺维茨基单打→斯塔克豪斯单打的三板斧战术勇夺67胜全联盟最佳战绩,诺维茨基凭此勇夺常规赛MVP。进入季后赛阶段,首轮小牛对阵的是此时已经是前主帅老尼尔森率领的勇士,结果首轮打完六场愣是被勇士黑八。而当时的MVP是在季后赛期间颁发的,具体时间每个赛季不定(都集中在半决赛~分区决赛进行的五月份期间):

这就叫做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祸不单行连倒霉的事也不单行——为了形象的联盟最终由萧华拍板,对赛季奖项的颁发时间进行改革,集体改成了总决赛结束后的休赛季期间。于是2017年的威斯布鲁克再没有经历十年前诺维茨基经历过的囧况。

但有一句说一句,这段时期里认可他身为联盟顶级PF甚至【历代PF中革新的一代】*一员的看法开始越来越多了,相比几年前大众球迷认为他只是费里加强版的大个子射手的思维定式印象要好得多。

*关于【历代PF中革新的一代】的看法是随着阿尔德里奇、勒夫等相比邓肯、加内特、韦伯、诺维茨基等新一代PF代表们崛起之后才开始出现的看法。这一点我会在最后的部分展开。

从此,大众球迷看待和评价诺维斯基时变成了贬义为主,而这样的看法也贯彻00年代的诺维茨基始终,每年当诺维茨基的小牛在季后赛钓鱼时就会对他的表现百般挑剔。

这样的形象直到2011年诺维茨基率队夺冠、荣获FMVP,完成双MVP的生涯成就才完全得以摆脱,由此,大众球迷对其认可度才开始飙升并超过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人气PF霸主,也就是题主下一位提到的人物——加内特。

另外说一点,诺维茨基本人偶尔也是把大众球迷的看法放在心里的,并不是完全置身事外——正是2007年被勇士抓住他MVP化之后重视肘区全面的面筐终结、忽视背身进攻的弱点痛打并且最终导致被黑八的惨痛教训,成为了他勤练背身进攻最初的导火索;而2008年在小牛引入基德之后却仍然首轮出局、挨弗里-约翰逊引咎辞职,新到任的卡莱尔也让他勤练背身进攻,于是从此,我们看到了0809赛季以来诺维茨基标志性的背身打法,并且随着小牛夺冠引发了全世界对这种背身打法的学习风潮:

话说,应该都知道,科比和詹姆斯平时的背打翻身跳投动作不是这样的吧?


II.凯文-加内特在新世纪头十年被如何看待评价

简单来说,对于加内特的看法是题主提到的三人里最能体现出稳中有降的(主要指人气),这一点又以00年代的对半分为分水岭。

在世纪之交时,PF这个位置上,人气的排位大致上是这样的(取00、01、02三年的全明星投票——在全明星投票受到东方力量的强力干扰的2003年之前,全明星投票是可以侧面反映出球员人气的)。

2000年西部:

1.加内特155W

2.邓肯132W

3.韦伯66W

4.马龙32W

5.拉希德-华莱士17W

6.巴克利16W

2001年西部:

1.韦伯130W

2.邓肯109W

3.加内特100W

4.拉希德-华莱士51W

5.马龙47W

6.贾米森39W,约40W

7.格兰特36W

2002年西部:

1.加内特88W

2.邓肯76W

3.韦伯55W

4.诺维茨基39W

5.马龙16W

6.布兰德16W

7.拉希德-华莱士16W

总结一下就是三年里两年登顶,一年第三。

这就是为什么邓肯、加内特、韦伯、拉希德-华莱士被合称为新世纪初四大PF——嗯,稍晚崛起的诺维茨基没有被排进去,因为排的时候是在00~01这段期间——也在邓肯、加内特相继MVP化,与其余人拉开荣誉差距之前。

事实上,直到加内特0708赛季被交易到凯尔特人之前,新世纪历年PF中,加内特和邓肯的全明星投票都处在同一个档次,不是你第一我第二就是我第一你第二(差值基本上不会超过20W)——这还是在00年代期间,双方的荣誉差距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办到的,可见加内特的人气有多旺。

于是两人共同的球鞋品牌阿迪达斯当时也是很聪明地将两位放入了阿迪五虎(约2007年),成就了阿迪在NBA最后的巅峰:

提加内特必须提他的人气,也可以从官方外号看出来:

1.诺维茨基——German Race Car,译作德国战车,从诺维茨基的国籍上取的;

2.邓肯——The Big Fundamental,译作大基本原理,从邓肯的球风上取的;

3.加内特——The Big Ticket,译作大票房,从加内特的人气上取的。

要是说到加内特人气与荣誉紧密结合的巅峰,那肯定是0304赛季(包括2004年)。彼时森林狼管理层罕见地聪明了一把,打造了一度在NBA圈子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三头怪:

别问我为什么叫三头怪这么难以回答的问题……(可能是因为三人的长相都显得其面不善?)

三头怪除了加内特的另外两头,都是本身实力过硬的球员。

在加盟森林狼之前,斯普雷威尔有三个事件比较著名:

其一、在他二年级的9394赛季,尚显稚嫩的他挤掉当时正值巅峰的一票球星(比如里奇蒙德、凯文-约翰逊、佩顿、马克-普莱斯),以后卫的位置入选赛季一阵——这让众多NBA圈内圈外人大跌眼镜,毕竟当季是以后卫的位置常年垄断一阵的乔丹退役后的第一个赛季,让不少同位置的球星松了一口气,纷纷以为自己可以如愿上位。

其二、9798赛季,卡列西莫从开拓者转投勇士的第一个赛季,当时执教风格有些严厉的他在训练中也是一样。时间步入到1997年12月,当天卡列西莫安排了全队训练,他针对斯普雷威尔传球不够果断的缺点进行了批评;可斯普雷威尔的回应是他心情不好,让教练离自己远一点,然而卡列西莫不依不饶还是上前准备教训,就在这时令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斯普雷威尔对卡列西莫锁喉并且维持了大约15秒之长,在周围人拉开的情况下卡列西莫才解脱,然而他已经奄奄一息,送医院急救了。这就是震惊全美的NBA锁喉门。事后当季还只打了14场比赛的斯普雷维尔先是遭到了勇士禁赛10场,而后遭到了联盟的全年禁赛(后经过球员工会调停,减为当季剩余的68场常规赛);赞助商宣布废止他的球鞋合同;勇士也宣布废止了斯普雷威尔的剩余球员合同(大约3年2370W),但这遭到了球员工会的仲裁被驳回,于是勇士最终把他送到了尼克斯。

其三、到了尼克斯之后只打了2场先发的他又从常规替补打起。然而是金子总会发光,彼时知人善任的尼克斯主帅小范甘迪是不会错过这种实力派球员的,随着赛季的深入他的出战时间越来越多,很快就升到了第六人。而进入季后赛,随着球队老大尤因在东决重伤赛季报销,斯普雷威尔又摇身一变成为先发,先发出战了当季尼克斯季后赛的剩余比赛(包括总决赛),他与阿兰-休斯顿的临时组合被称为双子星。都知道马刺依靠挨弗里-约翰逊的底角中投准绝杀了尼克斯而最终夺冠的吧?马刺夺冠前的关键时刻,尼克斯的单打全部由斯普雷威尔持球发起,总决赛5场,斯普雷威尔场均26.0分位列队内第一。

在加盟森林狼之前,卡塞尔最著名的就是作为火箭的超级第六人随队夺得两连冠。他之所以早在一二年级就成为火箭的超级第六人,极大地磨练了自己的实战的经验和能力,主要是因为先发PG肯尼-史密斯的伤病越发严重(94年夺冠后去做膝盖手术,然而恢复并不好,在96年无奈离开火箭后,他很快就因为旧伤复发而选择退役),直接导致他早早结束了球员生涯转投解说行业。

而到了加盟森林狼的当口,卡塞尔已经是一个老妖怪级别的PG了,能够通过IQ打进的球决不用身体硬打。比如经典的快攻戏耍基里连科转身上篮:

除了大心脏的远投和打球IQ高之外,卡塞尔还有一个优势就是背打的造诣不错(足够他执教了)。参考下图(可惜没搜到森林狼时期卡塞尔的背打图,只搜到后来快船时期卡塞尔的背打图):

斯普雷威尔能提供的就是比较全面的进攻终结技术,而且攻防俱佳、33岁了还体力充沛(季后赛强度下撑三节完全没问题),总有一端的发挥能让他限制住对手(比如2004年西决限制科比),但他缺乏组织进攻的能力;

卡塞尔能提供的是一手投篮中远投和组织进攻的能力,而且他的心脏经受过火箭两连冠的洗礼,但他年事已高(0304赛季期间度过了34岁生日),很难撑的住漫长的赛季和季后赛。

他们俩就和彼时攻防全面但不擅长强攻的加内特形成了很好的互补,于是在他们俩的辅佐下,0304赛季加内特的数据井喷式地飙升——场均得分(24.2分)、场均篮板(13.9板,并且是生涯四连篮板王的第一个)、场均盖帽(2.2帽,也是自从二年级后生涯惟一一个上2的赛季)、场均总出手(19.6次)、场均总命中(9.8次)都创下了生涯之最。

在赛季奖项方面,加内特也第一次在MVP评选中击败此前从未击败过的老对手邓肯荣获常规赛MVP——当时谁也没想到这是他生涯里唯一一次荣获常规赛MVP:

季后赛,随着阵容的加强,加内特生涯期间的森林狼七连首轮的历史宣告终结。顺便,也送给新秀季的安东尼系列赛失败的滋味。

西半决迎来当时联盟两大顶级PF——加内特VS韦伯的巅峰对决。前6场双方战成大比分3:3,双方既都保住过主场也都赢过客场,既都大胜过对手也都险胜过对手,可谓难解难分——一切就看抢七了,当天恰巧是加内特的生日。这时候就体现出主场优势的重要性了,半场战罢,41:31森林狼领先国王10分;

下半场,国王的季后赛经验开始发挥作用。国王多点开花,进攻点分散让森林狼难以捉摸;森林狼始终是三头怪三线苦撑。要不是第三节最后卡塞尔命中三分续命,国王可就反超比分了,三节战罢,62:60森林狼只领先国王2分。第四节,国王通过克里斯蒂的三分一度将比分迫近到80:81(因为之前斯普雷威尔两罚中一),值此关键时刻,时任森林狼主帅的桑德斯重新换上卡塞尔,克里斯蒂只好对其战术犯规,结果卡塞尔两罚全中。国王暂停,暂停归来克里斯蒂三分不中,布拉德-米勒抢到前板,正要补篮却被加内特盖帽,慌乱之中球被拨到外线韦伯手中,韦伯三分不中,国王再次抢到篮板结果全场比赛结束。赛后,深知韦伯在国王夺冠无望的加内特主动拥抱了韦伯。然后KG张开双臂,振臂一呼,欢庆森林狼队史第一次(当时没想到这也是队史至今唯一一次)晋级西决;没想到同时,韦伯悲伤到毫无征兆地跪地。就此成就了经典一幕,恰如两人在大众球迷看来经常展现的性格:

西决,森林狼迎战重返西决的湖人,森林狼没有更进一步,大战六场遭到淘汰。

系列赛期间卡塞尔受伤,由此他带伤出战。而随着卡塞尔和斯普雷威尔接下来先后一闹,三头怪分崩离析,就此留下了悬念——从头到尾满血满状态的三头怪带领的森林狼可以在季后赛走得多远?

从此之后,森林狼别说季后赛打进西决了,就是不进季后赛的历史也是延续到今年才被打破的。这期间随着加内特负面新闻的增多,他在大众球迷那里的评价也呈现两极分化——好的方面,会认为他对明尼苏达、对球队十分忠诚,无论球队的现状如何都没想过离开,孤胆英雄;不好的方面,会认为他是无法让队友更好的毒瘤、怒打队友(破坏MVP的形象)、脏话连篇。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随着森林狼再未打进季后赛,加内特的人气有了一定的下滑。

加内特从此在NBA沉寂了整整三年,他只有延续篮板王的表现和20分10板5助的亮眼数据还存在于关注他的球迷那里,可是同时,再无带队上的建树始终显得扎眼。这样的情况直到2007年休赛季,他获知被狼管(以麦克海尔为首)正在动手交易他为止,最终他被交易到了凯尔特人——这样的变化促使他再一次拥有了球星队友:

而随着0708赛季凯尔特人如风卷残云一般的成功,在带队上沉寂已久的加内特在大众球迷那里的形象发生了改变:从明尼苏达的孤胆英雄,变成波士顿的团队领袖——而被这样看待评价,成了加内特在新世纪头十年最后的形象。

加内特和邓肯恩怨情仇了这么多年——无论这是真实的还是只是部分球迷们YY的;但有一点肯定的是,自从2010年以来,双方球迷都有人不断向我提过:惋惜加内特和邓肯从未在总决赛的舞台上交手,最近向我说起这个话题的只是在上个星期(KG球迷说起的)。其实两人最接近的是2008年季后赛——GDP同处在巅峰的马刺打进西决,然而遭到湖人淘汰;三巨头的凯尔特人在总决赛击败湖人,夺得总冠军。嗯,两人所在的球队与同一个对手(湖人)先后交手。

另外,加内特常常被认为是非常全面但得分不拔尖的伟大PF,这也确实有依据——在生涯单场最高分上,他只有47分;而其他同样担当过进攻核心的伟大PF中,只有德布斯切尔(41分)、格斯-约翰逊(44分)、巴克-威廉姆斯(35分)、波什(44分)和阿尔德里奇(46分)比加内特更低。

不过加内特虽然得分不拔尖,但他的稳定得分能力还是得到过保障的——在他场均得分最高的0304赛季,他的赛季总得分一共1987分,位列联盟第一——这比当季得分王麦克格雷蒂的1878分(位列联盟第四)高出整整109分,按照当季麦蒂场均28.0分来算,一般情况下他要打4场常规赛才可以超过。

这样的情形让我想起了尤因和奥拉朱旺的一个梗:

众所周知,论得分能力奥拉朱旺强于尤因——常年膝盖有伤的尤因确实不以得分见长。

但有趣的是,其一、两人的单场最高分却是差不多的——奥拉朱旺生涯一共两场50+,分别为1990年对阵掘金时砍下的52分和1996年对阵凯尔特人砍下的51分;尤因生涯同样一共两场50+,分别为1990年对阵凯尔特人砍下的51分和1990年对阵黄蜂砍下的50分。

其二、尤因在8990赛季场均拿下的28.6分,奥拉朱旺终其职业生涯都没有赶上过(生涯最高是在9495赛季场均拿下的27.8分)。


III.蒂姆-邓肯在新世纪头十年被如何看待评价

简单来说,对于邓肯的看法是题主提到的三人里总体上最好的。

自从1999年双塔马刺夺冠起,邓肯摇身一变,已经不再只是圣安东尼奥这种NBA小市场的球星了,而迈向整个北美,大众球迷自此看待邓肯为与大卫-罗宾逊地位相同的马刺双塔核心之一,此其一。

其二就是广告代言的纷至沓来。

比如邓肯的阿迪达斯球鞋广告(2000~2003每年都能在NBC的NBA直播节目NBA ON NBC看到);

比如邓肯和格兰特-希尔合作的高个子雇佣系列广告(1999年)等等:

马刺当时的主要目标是在邓肯还留在球队的期间再夺一冠,以及在大卫-罗宾逊退役前以尽量平稳的方式完成交棒和重建——毕竟当时的刺管视邓肯为未来,还从来没有想过未来会有一天邓肯选择终止合同离开马刺呢。

结果在2000年休赛季,邓肯一只脚已经踏到了奥兰多的土地上。虽然邓肯在老大哥大卫-罗宾逊不惜从中美洲度假途中返回圣安东尼奥的劝说下最终选择留队并与马刺提前续约,但当时的马刺还是受到了很大的震动,一提到此事有如惊弓之鸟,谈之色变。后来这事情邓肯私下里和鲍文说起过,但等到去年鲍文爆料的时候他记错了时间顺序——在2000年邓肯差点去魔术的时候他还没来马刺没和邓肯有交情呢。

当时大众球迷对于邓肯的评价基本上来源于1999年季后赛期间奥尼尔给出的外号(后来成为邓肯最著名的官方外号)——大基本原理。就是说邓肯打球的基本功相当扎实,扎实到什么程度呢?就连已经入行NBA多年的奥尼尔面对失败也不得不服。

事情的转变来自2003年邓肯以双MVP的荣誉单核带队夺冠,这时候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给出了更加惊人的评价:比尔-拉塞尔说邓肯称得上是历史第一PF!球迷们这才恍然意识到,邓肯不仅仅是打球的基本功相当扎实,而且兑现成统治力也相当惊人,可以与奥尼尔做到过的等量齐观!于是邓肯历史第一大前的评价开始在球迷之间不胫而走,但当时的认可度尚未上升到大众球迷的高度——毕竟邓肯甩开了拉希德-华莱士,甩开了克里斯-韦伯,至于诺维茨基那就更不用提了;但并没有甩开凯文-加内特,尤其一年后加内特生涯第一次带队夺得常规赛西部第一、生涯第一次在MVP评选上击败邓肯之后,大众球迷之中认为加内特有希望追上邓肯的大有人在。

这样的情形维持了两年,这时候也有美国大霉体站出来正式提起这个话题了:ESPN和FOX分别在2005年季后赛期间和休赛季对历史伟大的PF进行排名,共同的结果都显示邓肯是历史第一PF。只不过除邓肯排名第一之外的排名又有很大的差异(邓一其随的态势第一次在大霉体的评选上出现),具体如下:

其中ESPN的那一次评选在美国的影响力更深远,被认定是截止到当时,对NBA历史PF的权威排名。当时的EPSN可不是现在的ESPN,题主完全可以以此为据,判断当时的诺维茨基、加内特、邓肯是怎么被业内评价PF的历史地位的。

当时负责ESPN NBA这块的旗下也确实是有人才。参与评选的11位专家包括格雷格-安东尼(打过1999~2000连续两年出战西决的开拓者后卫,2002年退役后旋即加入ESPN和NBC/ABC)这样的前NBA球员,约翰-霍林格(供职于ESPN期间最有影响力的是发明并修正了球员效率值PER,在2012年起离开ESPN管理自己的网站,并且担任灰熊的篮球运营副总裁)这样具有影响力的数据专家,杰克-拉姆齐这样见多识广的老教练(70年代在其治下的开拓者逐渐成长为独霸一方的顶级强队,1977年夺得队史唯一一次总冠军,由此取得NBA教练界的江湖地位;退休后在解说界人称活词典,不管什么专业问题都能回答得让外行的球迷们都听得懂的地步,2014年去世),马克-斯特恩这样的名记(去年起离开ESPN,供职于纽约时报)。

另外,与FOX的排名类似的是,ESPN的排名事实上也不止有十个,其实获得选票的一共有27人。只是这里篇幅有限,于是只取了可以看得到具体分值的前十。全部的排名有兴趣者可以参见虎扑的坟贴:

:邓肯位列史上最强大前锋第一

从0405赛季开始,高位挡拆战术成为00年代强队共有的招牌战术。马刺紧随时代潮流而逐渐地改变了“邓肯体系”,把邓肯从低位战术轴心变成高位战术核心,使其丧失一部分战术发起权,分给了马努和帕克——大众球迷对此也越发了解,虽然依旧认为邓肯是历史第一PF的历史地位不变,但是也认为邓肯的角色从台前呼风唤雨的主角变为幕后支持马努和帕克的精神领袖。于是,一个让10年代的我们曾经相当熟悉的论调开始渐渐占据主流:邓肯老了,马刺老了。这成为邓肯在00年代的大众球迷眼里最后的评价。

另外有一点值得一提:仅仅计算00年代,邓肯取得的双一阵次数就已经冠绝所有PF了。

依次排列:

1.邓肯6次(9900赛季~0203赛季,0405赛季,0607赛季)。

2.加内特4次(9900赛季,0203赛季~0304赛季,0708赛季)。

其余PF均只取得单赛季一阵,但没有在00年代取得单赛季一防:

韦伯1次(0001赛季),诺维茨基4次(0405赛季~0607赛季,0809赛季),斯塔德迈尔1次(0607赛季)。


IV.其他

如今,题主提到的三人里的两人业已退役,大众球迷对于诺维茨基的看法评价也基本盖棺定论。很明显,三人现在被如何看待评价又与00年代结束时被如何看待评价有过变化——这些,只要在10年代经历过的球迷,应该都知道。

我觉得以上内容已经可以回答21世纪初的内线生态状况——一言以蔽之:百花齐放,这是PF这个位置留给大众球迷最好的时代。

新世纪初四大PF我在上面已经提过,分别是邓肯、加内特、韦伯、拉希德-华莱士。我也说过,因为排这个的时候大约在2000年~2001年期间,这时候诺维茨基尚未崛起,于是没有把他列入其中。

这5位我都直接或间接地在以上内容提到过了,其余的呢?

阿玛雷-斯塔德迈尔:太阳MSN成员之一。0607赛季入选一阵,实力初步得到霉体的认可。大众球迷给00年代的他最大的评价是很标签化的——爆发力超群,进攻最主要的手段就是能扣(曾经在一场常规赛中扣了5次)。朝廷台解说于嘉的力劈华山梗现在应该都知道了吧?

当年我是放学回家坐着老板椅、霸着TV遥控器盯着上体台(五星体育前身)、朝廷台这么来回切换等十佳球看的。对,就这种球:

其实不然,事实上作为面筐进攻大师的小斯是很会选择合适的进攻终结手段的

他的挡拆内切作为招牌技自不必说,但其实在2008年起他接纳什的球之后可以多运几步了,而不是先前挡拆后不运球直接就攻筐;

早在0405赛季,他的中投就已经有了不错的功底,从原来的【就那样吧】的水平提升到了神经刀,只要他手感好就能爆砍30+、40+,极大地丰富了太阳的挡拆战术;

他的背打技术虽然相对来说大器晚成,但其实从2005年起他就一直有练,2012年师从大梦之后背打更是突飞猛进(当季是没有立竿见影,但是久了之后就发现师从大梦确实让小斯的背打完善不少)。

小斯进攻端的完美形态是在0910赛季,以及他在尼克斯单核的1011赛季前半段。肘区面筐单打、弧顶以及罚球内外圈挡拆接球打、日渐增长的背打,成功率都相当高。太阳时期纳什的角色头一次被削弱到后来尼克斯菲尔顿的那种中转式的组织进攻,而不再是单纯的发起。

另外,都知道叫他小斯,但明明他是个大个子,这是怎么回事?

我来完整解释一下。这是源于在他之前,中文世界里已经有了一个给球迷留下深刻印象的【斯塔德迈尔】了——达蒙-斯塔德迈尔(90年代曾经让后三连冠的公牛在防守他时叫苦不迭,又在新军猛龙拿下ROY,即年度最佳新秀),于是为了顺口,也为了区分(小斯也拿下了ROY),把后入行NBA的阿玛雷-斯塔德迈尔称作小斯。

PS 有一点可能很少有人意识到:虽然都被译作【斯塔德迈尔】,但其实两人的英文原名并不相同——前者的英文原名是Damon Stoudamire,而后者的英文原名是Amar’e Stoudemire

小奥尼尔:本名杰梅因-奥尼尔,巅峰期在步行者度过,其实官方叫法里并没有叫做小奥尼尔,而是J.O,但在中文世界里J.O给人的印象不容易深起来,而一叫奥尼尔都容易联想到沙奎-奥尼尔,又因为年龄上他比奥尼尔小得多,于是约定俗成地叫做小奥尼尔,简称小奥;很明显,他和奥尼尔既没有血缘关系,也没有亲族关系。

在步行者期间,基本上完整经历过新世纪头十年步行者一切重要事件(比如2004年东决与活塞的六场大战、同年在后一季参与奥本山宫殿混战并受到牵连,先是禁赛25场后被缩减至15场)的球员。他虽然整个生涯来看,主打C的时间远远长过主打PF的时间,但他那几年巅峰期却都在主打PF,于是也把他算进PF里了。

奥本山宫殿混战后小奥的禁赛令后来虽然被缩减,但他受到的影响仍然是显而易见的——此前连续三季入选年度最佳阵容(0102~0203赛季三阵,0304二阵)的小奥,自此之后再也没有入选。之所以我说是显而易见,就是考虑到曾经常年受到伤病困扰影响出勤的小奥,他的身体巅峰和技术巅峰是有明显交叉的;而且,0304赛季他还入围了MVP榜的第三,按照常理判断,接下来的赛季他只要平稳发挥,MVP榜前十甚至前五都可能是妥妥的,然而在0405赛季发生奥本山宫殿混战事件后,小奥甚至再也没有入围过MVP榜。

巅峰小奥的背打以准确感知防守人位置、动作的假动作见长,比如晃肩、假转身;而且他在比较考验基本功的面筐、背筐之间来回切换也做得自成一派。

于是他在生涯后期曾经录制过内线进攻教学:

小奥尼尔顶级内线进攻教学-体育新闻-就爱阅读网

其中可以看到他是如何完整地完成一套近、中距离进攻。

保罗-加索尔:现在由于小加索尔也在NBA的关系,为了区别也常被称为【大加索尔】。最初在灰熊成长为全明星;后在2008年被交易到湖人,为湖人带来三年两冠,逐渐下滑(甚至在丹东尼执教期间被安排打第六人);在2014年自由签约公牛,仍然保有全明星水准;在2016年自由签约马刺,效力至今。

加索尔是被虐中一步步成长为联盟顶级PF的:

低年级时曾经连续与现在效力的马刺“擦出火花”

不过要是就此认为大加是个软蛋,那就大错特错了:

所以,大加的球场表现就是软起来可以很软,硬起来可以很硬——无论试图隔开哪一部分只谈另一部分,都是不合适的。这样的球场表现贯穿他的整个生涯,不止是在他上升期~巅峰期的00年代。

当然,作为国际内线的代表人物之一,巅峰大加的单打在进攻万花筒的基础上也颇具特色。

比如,他很喜欢做一些面筐与背筐来回切换的步伐,而这些步伐都是很考验基本功的:

跑勾这一当代内线流行的技术动作,大加可称得上是一代大师——他总能找到角度、找到缝隙,再把球用柔和的手感勾进篮筐。即使现在巅峰已过,他的普通勾手命中率已经下滑很多,但他的跑勾仍然有一定威胁。

最后要谈到的是大加的内线脚步。大加的动作兼具快速和细腻两个明显特点,外加一双长臂,可以说是他在NBA最有威胁的招了。这是他在2017年已经在马刺时展现的内线脚步:

总而言之,00年代的内线生态状况较好地保留和延续了80年代以来的百花齐放状态。C的质量是逐渐下滑了,但PF反而进入历史上最丰富、最优秀的格局中。

邓肯加内特诺维茨基先后荣获过MVP这样的大荣誉;

除此之外的克里斯-韦伯阿玛雷-斯塔德迈尔先后入选过赛季一阵;

除此之外的小奥尼尔入选过赛季二阵;

除此之外的大加索尔入选过赛季三阵(后在10年代两次入选过赛季二阵);

除此之外还有在那个时代一次年度最佳阵容都没有入选过的拉希德-华莱士扎克-兰多夫(后在1011赛季入选赛季三阵)。

可怕在于:在巅峰期,他们每一人都有可能在一场比赛中打爆任意的另一人。

差点忘了我上面提过的一个话题了:

关于【历代PF中革新的一代】的看法是随着阿尔德里奇、勒夫等相比邓肯、加内特、韦伯、诺维茨基等新一代PF代表们崛起之后才开始出现的看法。

历史PF大致上可以这么划分:

巅峰在50年代的老鹰老大鲍勃-佩蒂特,为NBA里PF这个位置的开山鼻祖。

什么叫做PF?

简单来说,佩蒂特怎么打球,PF就是怎么样的,毕竟他是NBA历史上第一位常规赛MVP

——进攻端比起C更少的占用球权,可以靠前板过活;

持球进攻时,拥有精湛全面的中距离进攻,能投能突能造犯规。

防守端比起把守篮下的C,活动范围更广,可护筐可扫荡;

必要时可以使出一手强硬的犯规来阻断对手的进攻。

佩蒂特之后,70年代PF迎来代表人物:埃尔文-海耶斯

埃尔文-海耶斯告诉大众球迷,原来PF在进攻端也可以像张伯伦那样统治一支球队的球权、出手权,甚至成为球权黑洞——球只要到他手上就别想传回来了。

进入80年代,凯文-麦克海尔很好地继承发扬了埃尔文-海耶斯【球只要到他手上就别想传回来了】的作风;而巴克-威廉姆斯也很好地继承发扬了标准PF在防守端【必要时可以使出一手强硬的犯规来阻断对手的进攻】的作风。PF似乎成为再也没有发生变革的位置。

然而没过几年,查尔斯-巴克利进入联盟,他迅速成为矮个PF有史以来最好的代表人物——【巴克利盖帽,巴克利拿下了篮板,巴克利不给PG自己持球推进,巴克利三大步到禁区,巴克利暴扣!篮板震的嗡嗡响】这就是巴克利在生涯前期的球风——大众球迷:原来PF也可以和J博士那样在攻防转换中虎虎生威。

又没过几年,卡尔-马龙入行NBA,他的身体让NBA圈内评论家们惊呼,这是有史以来身体条件最出色的PF!马龙达到了PF这个位置的球员的身体条件所能达到的极限!

步入90年代,1993年,密歇根五虎震惊NCAA,其中最有天赋的克里斯-韦伯成为NBA状元秀。在选秀之初就有评论家预测,他的到来能革新PF这个位置——出色的身体天赋,精湛而又全面的进攻技术,作为一年级新秀就很不错的篮板意识,谦谦君子一般的相貌……

结果,谁也想不到,这只是一个开始——

1995年,北卡高材生拉希德-华莱士以首轮第四入行NBA;

仅仅一个顺位之后,高中生才俊凯文-加内特以首轮第五这个当时高中生难以企及的顺位入行NBA;

两年后的1997年,来自维克森林大学的四年级生蒂姆-邓肯众望所归地成为NBA状元秀;

1998年,雄鹿以首轮第九的高顺位选中了德国人施拉姆夫的同胞德克-诺维茨基后,交易给了小牛。

新世纪随着这代人的成熟,大众球迷发现他们打得净是他们没见过的PF风格:

拉希德-华莱士拥有注册商标式的直臂投篮;

韦伯一手胯下运球,一手背传玩的连一些后卫们都羞不可当;

加内特的全面更是神乎其神,既是分板助【我全都要】的数据全面,又是攻防两端当爹又当妈的实战全面;

邓肯的中近距离攻防让他得到【大基本原理】的美名,一度连奥尼尔都甘拜下风,00年代成为招牌技的45°打板跳投以及生涯中期开始大量出现的一手快准狠的跨场传,令比尔-拉塞尔都感到恍如隔世;

诺维茨基的无球跑位接球投、持球远投、空切,简直活脱脱一个七尺SG。

于是等到阿尔德里奇依靠直臂投篮,勒夫依靠跑位接球投、跨场传崛起之后,大众球迷回头一看,尤其是其中看过几代PF打球的评论家一拉时间线——这才发现原来先前看到的一代PF,完全称得上是【历史PF中革新的一代】。

以上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黎声旭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9 个回答,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