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那么一瞬间,不想推开家门? | 妈妈们的中年危机

今天要跟大家聊的,是这个时代最高频的一个词汇:焦虑

焦虑总是无声无息的袭来,却又慢慢吞吞的不走。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已经很难找到焦虑水平低的人了,尤其是妈妈们,作为家庭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她们在这个时刻承担着一生中最多的角色,平衡着一生中最多的关系。所有的一切“不确定性”和压力都会给妈妈们带来或多或少的焦虑,我们迫切想改变现状,却又害怕前往不确定的未来……

因为没有人告诉我们成为了妈妈后,熟悉的生活将从此改变;也没有人告诉我们,我们必须经历旧我的灭亡,同时却对如何生成新的自我一无所知;没有人向我们解释当把所有的热情奉献给孩子后,如何避免同真正的自己渐行渐远……

34岁的“中年危机”

小辛今年34岁,孩子4岁,她的境况是我见过最复杂的。

一年前离了婚,女儿由她抚养,姥姥姥爷身体不好,无法帮她照看孩子,所以她不得不成为一个离了婚的全职妈妈。

每天一个人照顾孩子的辛苦可想而知,在孩子去上幼儿园的时候,她必须兼职做一些工作来补贴家用。去年冬天,她的爸爸因为心脏病住院,她带着女儿赶回内蒙老家,照顾父亲,同时女儿却因为环境的变化发起高烧,需要治疗,照顾完老的照顾小的,没日没夜的连轴转,让她身心俱疲。

等我再见到她时,瘦了一圈的她对我说了一句话,“独生子太辛苦了,可我的孩子注定是独生子”。

作为父母的孩子,作为孩子的妈妈,小辛的生活被这两个角色占满。天天陀螺似的停不下来,也不敢停下来。她似乎迷失了自己,仿佛来到了一座四面看不到陆地的孤岛。

她说,每天晚上在孩子睡着后她都舍不得入睡,因为24个小时只有睡前的一段时间可以放松得做自己,熬夜成为习惯,疲惫的恶性循环,永远处于休息不够的状态。

34岁的小辛感受着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危机”,焦虑让她难以入睡,压力压得她一刻都停不下来,在她的世界,“崩溃”是一个奢侈的选择。老人开始不停的身体不舒服,孩子的各种费用随着年龄的增大变得更多。而老公已然远去……

研究生的失业生涯

小白时常想,作为一位35岁的妈妈或许还算得上称职,但作为一位职业女性她却是失败的。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却由于怀孕放弃了这份职业,成为全职妈妈。因为没有人能够分担照顾孩子的重担,同时她也期望可以陪伴孩子一同成长。

从29岁到35岁,孩子五岁多,小白工作却一直都没有稳定下来,因为35岁的“高龄”,不仅生孩子是高危,而且在职场也很高危。

身边的同事从同龄人变成了95后,同龄人也大都在单位混上主管经理了,而断档的自己,依旧处在重新摸索寻找定位的阶段。

在工作上,10多年的工作经验,既不甘心让95后的孩子教育,又没有办法立刻混上总监;作为研究生,即不想随便找个收入低而简单的工作做,带着孩子,又应付不了高收入工作的高强度加班……

在生活上,小白的目标似乎很明确,却又仅限于母亲的责任。随着孩子的长大,她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愿望,就是期望拥有自己独立的生活目标,渴望独立于孩子之外的身份感……但却一直苦于找不到建立这种感觉的途径,强烈的期望找回过去的自己,却又明确的知道过去的自己已经“死去”。

“既不想这样又不想那样,我到底要怎样?”小白在这些选择与未知中,感受到的并不是更多自由,而是一种消极的无穷无尽感以及“现实与可能”、“当下与未来”之间的不确定。

于是,小白当妈后的三十多岁,在职场上就这样尴尬的不上不下。在生活上就这样迷茫于新的目标,35岁的“高龄”依旧没有找到自己工作、生活上合适的位置,不断焦虑地思索着“我该做什么?”以及“我该怎么做?”

你无法平衡所有的角色

弗洛伊德在《抑制、症状与焦虑》(1926)一书中指出,所有的焦虑都来源于冲突。小辛由于母亲、女儿的角色与“自己”之间的冲突而感到焦虑,小白由于职业女性与妈妈角色的冲突而感到焦虑。

作为这个时代的“妈妈”,引起我们焦虑的原因会有很多,因为我们承担了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女性都要多的功能,包括自我实现的功能。所以更容易引起各个角色之间的冲突,比如“妻子”与“妈妈”的冲突、“妈妈”与“自己”的冲突等等……

适度的焦虑可以促使人们更好的为未来做准备,但长期处于焦虑之中,会使得人们对于环境中的负面信息过度敏感。而这会极大地降低人们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在焦虑的人的眼中,世界似乎总是动荡不安的、萧条的、很丧的……

所以不要让焦虑没头脑地一大波前来,最终被它打垮,“中年妈妈”们的焦虑需要调整并“有序”的进行。

在这个阶段我们扮演了人生中最多的角色身份,比如:女儿、妈妈、老婆、儿媳、工作者、爱好者、学习者、朋友等等……当然还有自己!每个人的一天都只有24小时,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在这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精力中,没有人能面面俱到,妈妈们要学会如何分配用在每一个角色上的时间。

至于谁多谁少,这个需要问问自己:未来最想要和最喜欢的状态是什么样的?

让我们一起来试一下,现在闭上眼睛,想一想五年后自己最理想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然后在纸上写出来。

对比现在的境况,这五年时间要达到你理想的状态,需要重点在哪几个角色上付出努力?相应的舍弃哪些角色上的时间和精力?

甘蔗没有两面甜,你总要放弃一些,才能收获一些。No pain,no gain。

例如小白,如果她期望五年后事业有成,至少现在需要调整“妈妈”与“工作者”之间的冲突。

如果因为工作暂时疏忽了孩子的需求,也请淡定,不要焦虑,因为我们可以在下一个时刻补偿孩子,而当时当刻的左右焦虑,只会让自己在两件事情上都做不好。

依照自己想要的,调整每一个角色的时间与比例,让我们那些冲突的焦虑感按照排序,依次进行,从而完成我们的生涯规划。

每一位妈妈都需要学习如何成为自己的生涯规划师;学习把焦虑感降到最低;学习在各种角色之间取舍、安排,因为只有把自己过舒畅了,才能更好的面对家庭与孩子。

焦虑不可怕,从现在起排序你想要的人生。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奇育记MEET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