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喀里多尼亚人投票反对脱法,这是41年来首次法国属地自决公投

法国在南太平洋的海外属地新喀里多尼亚(New Caledonia)11 月 4 日举行公投,决定是否从法国独立。

根据刚公布的计票结果,56.4% 的参与者反对脱离法国,投票率约为 81%。反对者和支持者比例之间的差距小于预期。

此次公投的历史意义在于,这是 1977 年吉布提( Djibouti )通过投票获得独立以来,首次在法国属地内进行的自决公投。如果支持脱离法国者占多数,新喀里多尼亚将成为继吉布提(1977 年)、瓦努阿图(1980 年)之后第三个独立出法国的国家。

新喀里多尼亚距离法国约 1.67 万公里,于 1853 年成为法国殖民地,拥有占全球 25% 的镍矿矿藏——一种制造汽车及电子元件所需的重要资源,另外也将旅游业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它曾被用作罪犯流放地,如今则是法国在印度洋-太平洋区域内重要的军事基地,常驻一支由 2000 人组成的武装部队,近年曾邀请美国军队到此举行军事演习。相对的,它每年接受法国 13 亿欧元的补助,并且依赖法国提供国防和教育资源。

5 月访问新喀里多尼亚的首府努美阿(Nouméa)时,法国总统马克龙强呼吁“法国、印度和澳大利亚在此缔结新的战略性联盟”。

新喀里多尼亚也是联合国列出的全球 17 个未完成自治、去殖民化的区域之一。在该区域 26.8 万居民中,共有 17.5 万人有权参与周日的公投,其中新喀里多尼亚人占 39.1%、法国移民占 27.1%,另有三分之一的人据 BBC 报道反对独立。

法国总统马克龙对此次公投结果表示“无比自豪”。他在电视讲话中说:“首先,我必须就我们一同迈出这历史性的一步表示自豪。作为国家元首,我也要对多数新喀里多尼亚人选择了法国表示自豪:这是他们对法国共和国、其未来与价值观具有信心的表现。”

不过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反对独立的人主要来自南部,该区域居民生活水平最高、更担心独立会影响稳定。而在新喀里多尼亚土著人口大量聚居的北部,超过四分之三的人都投票支持独立。一位名为 Louise Waetheane 的 50 岁女性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法国体系并不适合新喀里多尼亚人以及我们的传统”。

“这块土地像澳大利亚和法国大部分区域那样,拥有肥沃的土壤和丰富资源,但收入差距就像孟加拉那样。”律师 Phillippe Gomès 说

一些人还对选民的筛选标准感到不满:只有长期居民及其家属才有权投票。支持独立者还指出,有部分当地人未在官方认可的机构工作,因此也没有被列入选民名单。

通过公投自决独立的决定可追溯至 1988 年。由于 80 年代中期滋生的贫困以及工作机会有限等问题,新喀里多尼亚发生了一场大屠杀,导致 19 名本地人及 2 名法国军官身亡。双方随后于 1988 年签署《努美阿协议》(The Noumea Accord),约定 30 年后举行自决公投。 

不过,本次公投并不是最终结果。根据协议,2022 年之前还会有两次公投影响新喀里多尼亚的未来归属。

题图来自 新喀里多尼亚旅游局官网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