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夏尔巴人登山优势明显,真的有种族天赋吗?

夏尔巴人,在他们身上有太多神秘的符号

他们就像是在武侠小说中

在高海拔深山里隐姓埋名的绝世高手

他们是全世界无氧登珠峰成功人数最多的民族

也是因山难死亡人数最多的民族

如果你问一个人为什么登山,他可能会回答:因为山在那里。

如果你问夏尔巴人为什么登山,而他却会回答:因为家在那里!

为什么夏尔巴人登山优势明显,真的有种族天赋吗?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更应该关注夏尔巴这个民族,关注这群行走在绝命海拔上的夏尔巴人。

一篇深度采访带你全方位了解这群神秘的雪山上班族↓

山在那儿,家也在那儿

采访之前,心中有无数的问题在盘旋

然而,见到三位夏尔巴高山向导时,

阳光照在他们黝黑的皮肤上

我还是问了最老套的问题:为何登山?

普通的登山者说,山在那儿;

可对于夏尔巴人来说,家也在那儿

我觉得,在他们血液流淌着,最悲伤的旋律

他们天生与绝命海拔为伴,

珠峰抚育了他们,也给了他们生命的意义

他们缄默,可是却有着最强烈的心跳

选择生,还是选择死

一次次艰难的拷问,证明着他们的存在

01 尼玛,我的名字叫做礼拜日

多少人走着却困在原地,多少人笑着却满含泪滴。——汪峰《存在》

“每次在开始登山前,在保险单按下手印时,我都觉得自己可能回不来了”,尼玛说。

尼玛(NimaTenji Sherpa)是周日的意思,因为他是在周日出生的,夏尔巴人习惯于用礼拜日的天数来为孩子取第一个名字。

他和所有的夏尔巴人一样,生活在海拔4200米的若瓦岭(Rolwaling)山谷,稀薄的空气让他的肺活量大得惊人,强烈的紫外线让他的皮肤黑中带红,那种具有颗粒感的黑色,几乎是他们命运的写照。

在尼玛长大的若瓦岭山谷,每个家庭都有一个人曾经登过珠峰,而大部分家庭,也都有人因为做登山向导而去世。

西方人传言,夏尔巴人有第三片肺,在海拔6000米的高度,连妇女经常都能背着孩子来去自如,他们甚至不在乎夜里的低温。

小科普 因为尼泊尔人喜欢用礼拜几来给孩子取名字,所以尼泊尔和西藏满大街都是叫做尼玛的人,因为周一到周日只有7天,会出现很多相同的名字。而且,夏尔巴人的姓氏都是一样的,一般分辨每个人名字的不同是从第二个名字开始的,另外,明玛.G夏尔巴是周二出生的,普鲁巴.丹增夏尔巴是周四出生的。

02 为什么要登山?因为家在那里

尼玛是家里的长子,父亲也是一位高山向导,但在攀登干城章嘉峰时因故身亡,九岁的尼玛瞬间变成了孤儿,家里还有弟弟和妹妹。对于这个小小的家庭来说,那也是一场巨大的雪崩。

没有完善的工伤制度和福利,顶梁柱倒下,孤儿寡母该如何生活?在尼泊尔,夏尔巴人没有机会上学,一个好的登山向导能拿到的工资,是其他职业的十倍。母亲坚决反对他去登山,可是,要养家糊口,尼玛毫无选择。

今年的尼玛35岁,他成为了IFMGA的国际高山向导,在尼泊尔,具备他这种资格的向导在尼泊尔境内只有41名。

在登山季来临时,他和伙伴们至少需要全世界最危险的登山路径—昆布冰川上往返至少30次。

一年一度的登山季,他又要离开家了。家里的气氛变得有些凝重,妈妈在松柏枝上撒上酒浆、桑面,焚烧祈福,这是夏尔巴人特有的煨桑仪式。

松枝的气味让母亲的内心稍微舒服了点。蒙蒙的烟雾中,除了喃喃的诵经声没有人说话,母亲忍住尽量不啜泣。

离开的时候,尼玛抱了抱家人,转头关上房门,砰地一声,母亲和他的妻子在房间中嚎啕大哭。这位善良朴实的女人无法想象,自己要怎样去承受第二个至亲万一离开自己。

到了山中,所有的沉重和恐惧都烟消云散,他没有时间去想结果如何,注意力都集中在繁忙的工作里,只有一个愿望无比强烈,就是一定要回家。

03 珠峰,夏尔巴人的上班路

多少次荣耀却感觉屈辱,多少次狂喜却倍受痛楚。——《存在》

对于普通人来说,珠峰意味着绝命海拔,而对于夏尔巴向导来说,这或许只是一条最普通的上班路。

他们过去常被叫做“喜马拉雅山上的背夫”,需要冒着巨大的危险,为登山的客户修路、固定路绳,背负沉重的物资。登顶可能只有短暂的几天,他们却要为此准备至少一个月。

普鲁巴,也是来自于若瓦岭山谷的一名登山向导,对于普通的登山者来说,面临危急情况时可以放弃登顶,可夏尔巴人不可以。

他不能忘记2011年的冬天,在海拔6812米的Mt. Ama Dambalm峰顶,为了等其他队员上山,他在山顶等了十多个小时,身体快要冻僵的时候,才不得不连夜冒险下撤。

小科普 AmaDablam被喻为喜马拉雅山的明珠,具有最美丽的高山岩石,并被认为是喜马拉雅山脉最为壮观的攀坡之一,在顶峰可以看到世界中四座最高峰环绕在四周:卓奥友,洛子峰,珠穆朗玛峰和马克鲁峰。在Ama Dablam攀冰代表了最高水平的攀登技艺。

他曾经创造过两次无氧登顶珠峰的记录,可他并非为了证明自己的登山能力,而是因为当时氧气用尽了,他将自己的氧气让给了其他队员,他说,“不能因为我而让整个队伍登顶失败”,所幸,队伍所有成员都登顶成功。

04 为死者祈福焚烧松枝,烟雾覆盖了太阳

多少次幸福却心如刀绞,多少次灿烂却失魂落魄。——《存在》

没有一个夏尔巴人会忘记2014年4月18日,那是珠峰登山史上最黑暗的一天,雪崩让16个夏尔巴人失去了生命,尼玛虽然不在现场,但他也失去了自己的好友。

在《高山上的夏尔巴人》中,记录了山难之后的场景,整个夏尔巴人的村落都在焚烧松枝,遮天蔽日的烟雾模糊了天空,空气中弥漫着巨大的悲伤,他们一再失去挚亲,这样的情绪已经累积了几十年。从山难中活着回来的人一直不停的喝青稞酒直到醉倒,而有亲人离开的家庭则陷入了巨大的黑暗。

在珠峰登山史上,夏尔巴人是全世界无氧登顶最多的民族,也是死亡人数最多的民族。珠峰路上,有60%的尸体路标都是夏尔巴人。

“如果有人在登山中死去,我们希望带回他的遗体火化,夏尔巴人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人死后需要回归尘土,如果遗体停留在珠峰上,他的灵魂将永远不得安息” 尼玛告诉我,那意味着对家庭是最大的打击。

两个世纪的登山史,死亡和伤痛早就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丹增.夏尔巴是世界上知道的第一个夏尔巴人,他跟人类第一个成功登顶珠峰的人—希拉里一起登顶。

而珠峰峰顶,给予这个民族的,却是一次次实实在在的生离死别。

那一天,集中了数十年的沉默终于爆发,夏尔巴人集体辞职,离开了视为身家性命的登山事业。直到2016年,尼泊尔才恢复正常的登山活动。

05 首次独攀遇险,生死53小时

谁知道我们该去向何处,谁明白生命已变为何物。——《存在》

2015年,明玛在海拔六千多米的Chobuje雪山中已经被困了快50个小时了。

没有同伴,没有帐篷,没有食物,没有水。渴了就只好敲碎冰块,一点点嚼碎在嘴里化成水。

对于常人来说,也许撑不到第二天,但明玛是IFMGA的国际高山向导,在善于登山的夏尔巴人中可算出类拔萃。可是,在这样的天气下,他没办法保证自己可以生还。

被暴风雪围困的第一个晚上,由于没带帐篷,他在雪洞里度过了一夜,冰雪将他的身体几乎埋住,他整个晚上都在揉自己冻僵的身体。

“我只想要一点高热量的食物,可是,食物偏偏全部没了。”

他记不清楚自己是怎么爬上来的,在雪区没有任何的休息点,冰爪显得吃力。虽然他曾经多次无氧登顶过8000米的雪山,可是他仍然感到,“这次的艰难远非寻常”。没有休息点,疲惫的时候必须剪冰固定落脚点,他一天之内连续攀登了13个小时。

看看天色终于好转了一点,他抓紧时间下撤。可一场雪崩又铺天盖地的冲来,幸好一块岩石将他挂住,他再次被困!

坏天气仍然在继续,来时的路线被大雪覆盖住。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等死!

赶来救援的直升机由于气流过强无法靠近,他通过卫星电话知道这个消息时,他感到死亡在朝自己一点点逼近,前所未有的孤单。他开始质问自己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职业,为什么要登山!

山下亲人正在以泪洗面的等待。对于他的妈妈来说,登顶证书可能只是墙上的一张纸,儿子的生命却是鲜活无比的。想到家人的瞬间,他哭了。 “我感到不安,因为我让家人和朋友陷入了困境”。

06 新生:山顶逐梦,不止有孤独

谁知道我们该梦归何处,谁明白尊严已沦为何物。——《存在》

束手无策时,思绪飘回到自己的童年,小时候他曾趴在家里的窗台上仰望这座叫做Chobuje的雪山,月光沐浴着终年积雪的山顶。

他问爸爸,山的尽头是什么。 父亲摸摸儿子的头说,山的顶峰是孤独。 多年之后他试图独攀这座雪山, 出发时恰好也在月圆的晚上, 月色跟小时候一样明亮。

明玛的爸爸也是一位高山向导,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是,虽然曾经28次登过8000米的山峰,但是仅有2次登顶。因为在他们出生的若瓦岭山谷,大部分夏尔巴人都只能当高山协作和背夫,而没有陪客户登顶的机会。

爸爸把他送到尼泊尔最好的大学,他拿到了经济学的学位。父亲不希望儿子再踏上这条不归路。可是有一次父亲把唯一的手套给了客户,导致双手被冻伤截肢,从此与登山绝缘。父亲的事故,让他必须要承担养家的责任。

“你问我一开始为什么登山?很简单,就是为了赚钱”。

但是,在尼泊尔地震和珠峰雪崩之后,尼泊尔的旅游业和登山业都陷入了低迷。更多的夏尔巴人宁愿回到吃土豆泥的日子,也不愿意再回到珠峰。

地震之后明玛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当儿时的雪山再次映入他眼帘时,他听到了一种冥冥的召唤。这是一座未登峰,还没有人从西部的线路爬上去过。

“如果我能无氧独攀成功,我就可以向世界证明,若瓦尔谷的夏尔巴人不止是背夫,我们也有登山家!只有这样,我才能弥补父亲的遗憾!”

过往的夏尔巴人登山,仅仅是为了活下去。可是,明玛的独攀,却是为了在世界登山史上写下夏尔巴人的名字,这个沉默的民族需要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

珠峰给予这个民族的,不止是生活,还有爱、尊严和梦想。

53个小时之后,明玛获得直升机救援,他成为了全世界第一个独攀Chobuje雪山的人,成功的用阿式攀登开辟了一条新线路。

明玛再次沐浴在黎明的阳光里,他觉得自己重新活了一次。

07 新一代:珠峰给了他们自由

是否找个理由随波逐流,或是勇敢前行挣脱牢笼。——《存在》

如果说老一代的夏尔巴人是被迫接受登山的命运,可是以尼玛、普鲁巴、明玛为代表的新一代夏尔巴人却打破荒谬的存在,试图做自己命运的主人。他们大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不再需要依靠登山养家糊口。

新的故事在发生,可是梦想却没有停止。

父亲的逝世,让尼玛懂得,老一辈的夏尔巴人没有经过学习,仅凭借天生的登山能力做高山协作,不仅工资不高,而且会非常危险。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尼玛进入尼泊尔登山协会进行专业的登山训练。

如今的尼玛已经成为教练中的教练,他开自己的户外用品店,创造过无数次登顶的记录。

“妈妈希望我不再去登山,可是我根本就做不到,登山对于我就像是一种毒药,我离开他,就觉得自己丢失了什么”。

尼玛在试图变成一个纯粹的攀登者,梦想在全世界各地开辟未登峰的线路。

他们不再像过去的夏尔巴人一样,淡季的时候就闲在家里无所事事,他们会去学习更多的商业技巧,更巧妙的将自己的服务销售出去。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意识到,对于商业社会来说,攀登是工作中最辛苦的一部分,但是沟通或许比单纯的攀登更重要。为了更好为客户服务,他们开始去学习各国的语言。淡季是为来年做准备的时光,他们会花时间去维护自己的客户,学习新的知识。

他们并不满足于只在基层做高山协作,对攀登技能和集体形象都有更高的追求。世界开始慢慢懂得这个民族,越来越多的电影镜头把目光对准这个沉默的群体。这给他们带来的不止是越来越高的工资收入,还有登山圈对他们的尊重和理解。

明玛说:“年轻的夏尔巴人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崛起,很多人都会敬佩和欣赏我们”。现在的明玛几乎不再做为客人背负重物的基础工作,而是去指导和训练年轻的登山者,甚至会为其他国家的向导提供培训。

他们想方设法的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普鲁巴在淡季的时候会去经营自己的旅馆,几乎每年都会去奥地利攀登,而其他夏尔巴人也在加德满都有自己的工作,开自己的客栈或者户外用品的商店。

他们的命运也在发生改变。他们要求更高的工资和更公平的社会待遇,在2015年地震之后,因为夏尔巴人坚持向政府维权,尼泊尔政府答应了夏尔巴人的全部诉求,提高薪资,给予更高额的抚恤金。

这一切都给尼泊尔的登山文化带来更新的源泉,登山者能接受更好和更专业的服务,但同样也要付出更高的价格。

普鲁巴今年28岁,他也曾经想过放弃,当他的哥哥和四个夏尔巴从珠峰峰顶滑坠死亡时,他立誓不再回到山里。

他说:“很多次我想过要放弃,可是我不应该放弃,我梦想创造自己的奇迹,我仍然记得我的哥哥是怎么离开这个世界的,我也记得当一切阴霾过去,剩下的都是美好的回忆,我还有好多梦想,我会尽全力去实现。”

当然普鲁巴成功了,他曾在10天之内成功登顶珠峰两次,成为了在尼泊尔年纪最小,而登顶珠峰次数最多的人。对于夏尔巴人来说,他们中间慢慢出现“中产阶级”,一个崭新的时代正在到来。


明玛.G夏尔巴(Mingma Gyalje Sherpa)

IFMGA / UIAGM国际登山向导协会联盟成员

尼泊尔全国登山向导协会最佳登山向导

尼泊尔登山协会首席会员

Rolwaling珠峰登顶者俱乐部 副部长

文化和社会服务中心 部长

Tribhuwan大学Newton 国际学院学士学位

登山经历

一个因热爱而登山的夏尔巴

10年内成功无氧登顶了8座8000米高峰,包括珠峰、K2、干城章嘉峰、洛子峰、卓奥友、玛纳斯鲁峰、安纳普尔娜峰和迦舒布鲁姆。

其中包括5次无氧登顶珠峰,4次无氧登顶玛纳斯鲁峰

他的目标是2018年完成14座8000米级山峰的无氧登顶计划

尼玛. 丹增夏尔巴(NimaTenji Sherpa)

IFMGA / UIAGM国际登山向导协会联盟 教练

尼泊尔登山协会 教练

尼泊尔全国登山向导协会 教练

登山经历

登顶珠峰6次,卓奥友峰1 次,玛纳斯鲁峰3次。

2015 年3天内连续完成3 座山峰的首登

2016 年11 月,他带领一支女子登山队首登了海拔6646 米的Khang Karpo 峰;

同年夏天,他成为从北美最高峰麦金利峰西山脊登顶的第一个尼泊尔人,4 天内登顶两次。

普鲁巴.丹增夏尔巴(Phurba Tenjing Sherba)

尼泊尔旅游形象大使

Rolwaling珠峰登顶者俱乐部 最佳向导

登山经历

成功登顶珠峰10次,其中2次为无氧攀登。

2007年从珠峰北侧10天内登顶2次,

2008年从珠峰南侧3天内登顶2次,创下了世界纪录,

是成功登顶珠峰次数最多的年纪最小的人。

他还登顶过马纳斯鲁峰,

10天内登顶阿姆达布姆峰并在峰顶度过10个小时。

独家专访夏尔巴:登顶不是钱能解决的

outdoor : 网上传言,只要给夏尔巴人钱,他们抬着你都能上珠峰,请问你们怎么看待这样的说法?

尼玛:这是一个误解,登顶并不是钱能解决的。现在的商业攀登公司越来越多,价格也差别很大,如果登山技术不好非要登山,会给自己和夏尔巴人都带来很大风险。有一次我带了26个人的团队,只有5个夏尔巴为他们服务,客户都是很好的登山队员,能够独立完成基本的任务,因此全部登顶成功了。但如果客户技术不好,可能就会需要夏尔巴人以1:2的服务帮助他们登山。

outdoor : 怎么为自己挑选合适的登山向导?

尼玛:为登山队工作的夏尔巴人根据攀登水平和工作经验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从低到高为背夫、协作、本地向导、国际登山向导。在尼泊尔,只有41名获得国际高山向导(IFMGA/UIAGM)认证,他们有资格和能力在全球任何一座山峰攀登和从事向导工作,取得IFMGA认证的过程需要整整两年,积累实战经验还需要4年。

outdoor : 中国的市场未来可能比其他国家更大,有没有考虑过学习中文?

尼玛:不是未来,现在中国的市场就是最大的,每年都会有一百多名来自中国的登山者来到尼泊尔。但是因为我的客户一开始来自于日本和法国,我已经学习了日语和法语,再学中文就太吃力了,目前都是用英语交流。2009年,已故的中国民间登山家杨春风第一次攀登珠峰,我和明玛都是他队伍里的夏尔巴向导。

outdoor : 在夏尔巴向导眼中,中国攀登者和西方攀登者有什么区别?

尼玛:因为高山指导协会国际联合会(IMFGA)是在欧洲发起的,所有西方的攀登队伍里都会有至少一名国际高山向导,他们知道怎样去保证队伍的安全,而中国人对高山向导的知识不太了解,很少看到中国人的队伍里有这样的高山向导。

outdoor : 商业攀登和阿式攀登,在夏尔巴人看来有什么不同?

尼玛:阿式攀登就像是背包客,登山主要依靠自己;商业攀登就像是跟团游,目前在尼泊尔,商业攀登的比例占80%,阿式攀登占20%。

TIPS:尼泊尔国家高山指导协会(NNMGA) 唯一一个尼泊尔境内国际认证培训机构。正式注册时间2005年4月4日。该机构成员来自尼泊尔登山者、以及国际培训技术组织(法国、瑞士、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人员。 课程模块根据高山指导协会国际联合会(IFMGA)指导完成。在IFMGA组织监督下,尼泊尔于2012年5月3日加入IFMGA,正式成为国际联合指导协会(UIAGM / IFMGA)成员。就亚洲地区,目前只有尼泊尔和日本两个国家拥有IFMGA资格成员。尼泊尔将以喜马拉雅山脉资源吸引力为中心,有计划将在2017/2018为有志者加入国际指导培训做准备。

撰文:袁玥

图片:明玛.G夏尔巴、普鲁巴.丹增夏尔巴、尼玛. 丹增夏尔巴、麦子

封面拍摄:张睿

微信编辑:葵子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户外探险杂志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1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爬山有些什么技巧?
牛背山是如何被人所熟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