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国资正在加大投入,帮助辖区内的上市公司解决资金周转和债务问题。
10 月 18 日,北京市海淀区区属国资和东兴证券发起设立了首期规模 20 亿、总规模 100 亿的基金,将通过受让不超过上市公司 10%的股权,帮助民营科技上市公司化解股票质押风险。杭州也成立了专项基金向辖区内的境内民营上市公司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河南地方国资也先后入股华英农业、豫金刚石两家上市公司。
但以目前信息来看,部分获得国资驰援的公司,经营疑点比较多。
比如早在今年 6 月、7 月,北京海淀国资委就曾经出手救助辖区上市公司三聚环保,但它是一家问题丛生的公司。
根据 2017 年年报,2017 年它签了 228.75 亿合同,但 80%来自于润沣、鹏飞和七台河这三大客户,项目大多在东北、山西、河南等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三聚环保还有一家 P2P 公司“北京众信金融”,投资标的里有不少是自己的客户。
此外,财务做假的可能性也不小。在账面上,2015、2016、2017 年的现金分别为 20.84 亿、41.54 亿、53.11 亿,但只有 2015 年有 100 万的理财收益,2016、2017 年的收益都是 0。而上市公司基本上有钱就会拿去做现金管理,至少是去买短期理财。
这样一家经营、财务都有众多疑问的公司,在 6 月获得北京市海淀区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 60-80 亿元的援助;在 7 月海淀区国资委还成了三聚环保的新实控人。
除了海淀国资,北京的证监局也召开了东方园林控股股东债权人会议,建议 17 家券商、8 家银行、2 家信托暂时不要强制平仓、司法冻结。
东方园林的主要业务是水源治理、市政园林,但投标政府项目,中标后垫资规模大、施工周期长、回报周期长。这让它越多拿项目,债务压力就越大。2015-2017 年,东方园林的短期负债增长一倍,从 97 亿增加到了 213 亿,比同期的营收高出一大截。
它为了降低成本、多拿项目,用了一种取巧的方式,“短债长投”:在正常情况下,如果一个工程从建设到收回投资需要 10 年,那就借 10 年的钱、给 10 年的利息。但 10 年贷款的利息比 1 年贷款的利息高,所以为了节约成本,可以不断用短期贷款来维持扩张。东方园林 2017 年的短期负债 213 亿,但长期负债只有 24 亿,原因就在这里。
但是这个用新债还旧债的做法有一个致命问题:信贷收紧,融资变难,资金链立刻变紧张。这正好是今年去杠杆的情景。东方园林在今年发债 10 亿,却只募集到 5000 万。新债募不到,旧债要继续还:东方园林今年有 5 只公司债到期需要兑付,本金 37 亿元,利率 5-6%左右。此外,手上几乎全是政府项目的东方园林,还要面对地方财政收紧、PPP 大批清退带来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北京的证监局召集债权人会议,更像是通过不让上市公司发生连环债务问题,保住各个地方政府的信用。
题图来源:Pixabay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