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note 裁员 15%,公司情况不太妙

TechCrunch 消息,Evernote CEO 克里斯·奥尼尔(Chris O’Neill)向员工们透露称,公司将裁员 54 人,约占总员工数的 15%。

两周前,Evernote 刚刚失去了数位高管。其中包括首席技术官 Anirban Kundu,首席财务官 Vincent Toolan,首席产品官 Erik Wrobel 和人力资源主管 Michelle Wagner。

除了裁员之外,Evernote 的资金链可能也出现了问题。该公司自成立以来共融资 3 亿美元,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 和 T.Rowe Price 等,根据 Pitchbook 的数据,公司的最后一轮融资完成于 2013 年,融资金额仅 600 万美元。

Evernote 发言人表示,公司财务没有出现大问题,近期也没有融资打算。“目前公司账面上还有 3000 万美元,今年年底前不会有烧钱的项目。”

此前,向 TechCrunch 透露高管离职消息的内部人士曾表示,Evernote 已经“处于濒死状态”。最近 6 年来,公司的活跃用户数量始终没怎么增长,核心产品的市场份额也没得到扩张。Evernote 目前有超过 2.25 亿用户,记录了超过 90 亿条笔记。

Evernote 成立于 2008 年,曾获得来自中国宽带产业基金在内的 7000 万美元融资。2012 年,这家硅谷明星公司估值 10 亿美元,并开始向全球扩张,开发了中文版的 Evernote,命名为印象笔记。

但后来 Evernote 的产品线让人十分看不懂。公司没有把精力集中在笔记应用这款核心产品上,想办法把用户转化成付费用户,而是花了很多时间精力开发新产品,推出了一些充满 bug 的功能。

这些没什么水花的产品包括手写识别应用 PenUltimate、名片票据数字化应用 Skitch、工作聊天应用 Work Chat、食物照片和菜谱分享应用 Evernote Food,以及两款实验产品 Evernote Hello 和 Peek 等等。以上产品有的已经中途夭折,有的在 App Store 和论坛上的评分非常低。

“我们感觉自己摆错了工作的优先级,”一位前员工表示。“当时的动机就是要不断地在媒体上制造声浪,但他们根本不知道怎么样提高增长。”

从 2015 年开始,Evernote 几度裁员,并关闭了全球三个地区的办公室(占总量的 30%)。前 CEO 菲尔·利宾也于 2015 年 6 月辞职,称“对 CEO 分内的工作没有激情”。也因此,Evernote 一度被视为在 2015 年会第一个死掉的“独角兽”。

新 CEO 克里斯·奥尼尔上任后开始大幅削减开支,他一度被视为 Evernote 新的希望。“我认为奥尼尔在做一些聪明的决定,多数同事都认为他有个不错的计划,虽然这个计划是痛苦的。”一位前雇员表示。

但目前看来新 CEO 也没能改变它的处境。今年 6 月,其中国区业务印象笔记宣布重组,从一家硅谷在中国的分支,变成了独立的中国公司。印象笔记 CEO 唐毅表示,印象笔记和 Evernote 已经是两家公司,从技术、运营到数据上已经完全独立。

印象笔记最近一次公布用户数据是在一年前,说在 2016 年时用户量已经超过 2000 万,Evernote 全球共有 2 亿用户,中国是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市场,据唐毅说,去年印象笔记在付费用户转化方面表现很好。

今年 8 月,在被问及印象笔记是否有可能在未来反向收购 Evernote 时,唐毅没有正面回答,但表示,“任何有业务意义的事情都没法排除可能性”。印象笔记的投资人、红杉宽带数字基金合伙人徐全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件事情将很可能在近几年发生,“毕竟这就是中国市场的潜力。”

题图/visualhunt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