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很多寺院是提供修行体验服务的,游客可以在寺庙里体验打坐修行、在寺院吃饭并住上一晚。是的,某种程度上有点像主题酒店。因此,日本很多寺庙在 Booking、猫途鹰上有预定和评价入口,比如今天要提到的充满话题性的赤松院。
赤松院在这两个平台上人气和评价都不错。在 Booking 上,它有 999+ 条评论,得分 7.1 分,在猫途鹰上,它被列为两星级的住宿选择,有 114 条评论和三条五星级评论。
赤松院坐落在日本和歌山的高野山。高野山在 2004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登记为世界遗产,有 1200 年历史。它是日本佛教密宗真言宗(也称东密)的本山,被视为东密佛法的圣地。赤松院的庙宇建造于 1100 年前,可以说是这座山上历史非常悠久的寺院了,历史文化传承地非常好。
赤松院的游客本馆为游客提供的有带榻榻米的房间、蒲团床、暖气、公共卫生间和浴室这些基本的住宿设施。新翼楼还有一些设有私人浴室的客房。不少房间都能欣赏到传统的日式庭院风光。
游客在院里能体验非常地道的僧侣修行生活,还可以吃到地道的寺院纯素料理,早晚两餐。
许多外国游客去完之后都会主动晒一下在寺院吃的饭,虽然素吧,但看起来很精致也很丰富,背后也体现了修行文化。


以上这些设施和服务都是在各个住宿预定网站上写得清清楚楚的。虽然中国的佛教文化和日本的不太一样,不过相信很多人看了以上介绍都会觉得这件寺庙里提供的服务都挺合情合理的吧?然而,没有佛教文化背景的一些欧美人却会有不一样的想法。
是的,赤松院在 Booking 和猫途鹰上经常会收到投诉留言,抱怨他们认为的这件寺院缺点。
被吐槽最多的就是食物。“都是素的”“奇怪的饭菜,跟我以前吃过的都不一样”种种吐槽特别多。按照日式服务,一般店家都会非常礼貌恭敬地做出道歉和解释。然而,赤松院的 30 岁的年轻主持,出生在美国的丹尼尔·木村( Daniel Kimura )却并没这么做。他毫不客气的用自己注册的账号回击。
“这是寺庙,不是酒店。”“这里不会因为你是西方人就被特殊对待的。”“日本寺庙的食物就是这样的,你他妈有没有受过教育。”——是的,他回怼的时候还会用那个 f 开头的词。


其实 Booking 不太支持他的这个做法。删了不少他的回复,还要求他不要侮辱客人。不过互联网上,大家却有另一种态度。
上周,他的这些破格回复被一个名叫 Melissa Martin 的加拿大记者看到,并放上了网上引发了诸多关注。然后,《卫报》采访到了他。
木村承认那些回复是他写的,但他对那些自觉很会玩的人跑来住一晚就傲慢地指责一通的人也是很不满。他说,作为经营寺庙礼佛修行的人,他们在接待这些一句日语都不会讲满心只想住高档酒店的人很不耐烦,他们努力解释过寺院的修行就是清苦的,但他们就是不听。尽管如此,他还是觉得得向被他怼的人道个歉,并表示未来评论会克制点。
没想到,在木村道歉后,许多人纷纷在 Twitter 上表示,他根本不应该道歉。因为游客自己应该提前了解会在寺庙里有怎样的体验,而且寺庙明明已经清楚列明设施、餐饮和服务的内容了。
虽然 Booking 把木村的留言删了,但猫途鹰还在,不少人还赶到了猫途鹰的现场去围观他的怼人现场表示支持。
很多人旅游都喜欢(至少是在朋友圈吧)像当地人一样生活。但是,大家都知道,不同的地方有不同文化,随之而来也会有文化冲突。所以,只去个一 、二天真的能做到像当地人一样生活吗?
题图来自 GIPHY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