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曝光,四十年

题图:选自汪滢滢作品《四十:一九七六》

汪滢滢出生于1976年,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36岁时她得到了第一部自己的单反相机,开始探索摄影和视觉语言。38岁时,她辞去了工作,开始全职创作。
「1976」是汪滢滢的第一个正式摄影项目,完成于2016年。这组作品以女性视角对年龄进行了深刻的探索,从作者自身对于「四十岁」这个年龄惶恐的思考和追问出发,并在2016年内拍摄了三十六位来自全国各地出生于1976年的女性。

2016年,她们到达了四十岁,她们身体与面孔的影像也被记录下来,如同一种符号,也像是一种纪念。在由打乱顺序的肖像、身体、文本和对应的纪念物之间建立的视觉空间中,完成了对年龄、时间与身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思考。

作品的灵感来源于汪滢滢对四十岁的惶恐和疑虑,她试图通过与同龄人交流和观察她们来找到答案与安慰。这种调查使摄影师的行为从客观观察转变为自我观察——在作品中作者即是观察者,也是被观察对象。无疑,这种代入自我的双重身份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与感染力。

「1976」出发于一个问题:四十岁对于女人意味着什么?

对于年龄的思考是一个艰难而宏大的问题。年龄作为一个人根据时间捏造出来的概念,可以被理解为人所经历的一系列事件、经验和信息堆积发酵的程度。年龄被赋予了各种复杂的意义:来自社会,来自家庭,或是自然的意义,随之而来的是各种世俗的刻板印象。对年龄的讨论本身存在于一个巨大的范围内,但是汪滢滢在「1976」中,根据自己的身份,将这种讨论聚焦到了一个特定的点:四十岁,女性。相对于其他年龄和性别的坐标,这个点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因为你可以轻易的将它理解为一个女人一生的中点,也可以将它理解为是身体的一种状态。但作者并没有从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从自身出发,通过塑造一个模糊的、具有代表性的四十岁女性的集体形象,引导观众对年龄进行思考。

在这些照片中,人物褪去了所有能表示身份、阶级和个性的衣物,赤裸着面对镜头,这不仅让画面显得非常简洁,更重要是这种观察变得更加统一。在影棚中拍摄,没有背景,没有色彩,以剔除无效的信息和杂音,从而实现形式上的简洁和视觉语言的凝聚。身份、姓名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当下的状态。甚至连人物相关的故事输出的程度也是受到控制的,在创作过程中,汪滢滢实际上拍摄了一些访谈视频,倾听了被拍摄者的经历和故事,但是在摄影书的编排中却刻意隐去了故事的具体细节。这样做有许多好处,第一,这种开放的语境为观众塑造想象的空间与被带入的可能性。第二,这种方法建立一个整体形象。而更重要的是,这种反传统的、在一定意义上反对真实的方法,保护了被拍摄的人物。人物身份在这部作品中是最不重要的,甚至是多余的。为了更好的处理身份,在摄影书的编排过程中,作者消除了肖像与身体一一对应的关系,隐藏了身份。而形式上的简单就是对严肃话题的最大的尊重。图像的表现方式是人物很真实的状态,没有任何的造作或着形式上的操控。

个体特征会即兴触发摄影师的拍摄创意,在影棚中即兴捕捉,没有过度摆拍。拍摄过程也没有复杂的处理,作者选取拍摄对象时唯一的条件就是出生于1976年的女性。她们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陌生人,有不同的职业和经历,通过网上发布的招募信息加入拍摄计划。这种自发的被记录的诉求,意味着四十岁对他们来说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也说明了对于四十岁隐蔽的思考是广泛存在的。同时,这些照片的拍摄过程和被摄者的诉求具有一种紧迫性,因为年龄增长是不可逆的,当拍摄结束,当2016年的最后一天结束,具有相同属性的图像就永远不可能再被制造出来了。于是这些照片被赋予了一种证据一般的意义。

她们的眼神中充满了一种稳定感,这种眼神似乎能够代表她们所在的年龄。这些眼神没有经过任何引导,而是来自于作者感性的、基于直觉的拍摄。

她们的身体犹如雕塑一般,皮肤的纹理,伤疤,以及女性特有的妊娠纹,是身体在时间塑造的符号,这些照片,就像是完成了一次长达四十年的曝光。而内衣在皮肤上留下的压痕则是一种短暂作用的结果。永久与刹那在此时形成了一种奇异的对比。

每一副肖像都有与之对应的一个纪念物,以很小的幅面和文本一起呈现。纪念物的小幅面凸显了肖像的主体地位,它们只是肖像的附带物,它们作为物品的意义来源于人的经历和故事,从而变成了一种符号。被消除身份和个性的肖像无意中也会排除情感,就如同托马斯鲁夫的《肖像》,但与鲁夫的群像不同的是,这些纪念物在此却与文本一起成为了情感狭窄的出口,可以是毛绒青蛙、情书、项链、手抄歌本、婚纱… 每一件纪念物都对应着某个四十岁女人的童年、成长经历、对于四十岁的看法,以及对于未来生活的期许。纪念物对应特殊经历、故事和个体特征,但是最终可以被宏观的观察。所以这些经历和故事产生了共性,从而可以更广泛的映射到任何一个1976年出生的女性的命运中。在众多的个性中寻找共性。

这部作品始于对四十岁惶恐和焦虑倾诉,却在末尾结束于一地鸡毛的生活琐事——衣柜里塞满了胸罩,堆积如山的洗干净的碗,隐喻着静态图像暂停瞬间之后的现实的继续。

日本女摄影师石内都也曾通过影像探讨过四十岁对于女性的意义,并出版画册《1.9.4.7》,在1988年到1989年间石内都拍摄了各种年龄在四十左右的女性手脚的图片。这些图片聚焦于女性手脚褶皱粗糙的皮肤,这种特写的镜头类似于商业广告照片中的画面,但是被拍摄的不是光滑而修长的手脚,而是布满岁月痕迹的身体。但事实上汪滢滢并没有受到石内都的影像,她在完成自己的作品之后才得知近三十年前石内都有过相同的思考与探索。对比两人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虽然两个作品都是基于同一个问题,但是表达的方式却完全不同。石内都的作品具有非常强的类型感,情感非常尖锐,在概念上更加抽象,但也显得较为单调。而汪滢滢的作品则更加立体,在视觉上抽象与具象交织,信息更加丰富,观看时富有节奏感。可以说,二者是在不同的角度探索同样的问题。但是考虑到时代和社会因素的不同,两组作品所呈现的画面和带给观众的感受也是截然不同的。

在汪滢滢的《1976》中,整体上对于宏观形象的塑造对抗着对于年龄的刻板印象,也向观众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年龄的刻板印象是如何形成的?是趋同性?生命的进程?还是社会的程序或仪式?或者是自我的怀疑?刻板印象所带来的焦虑会抑制本应随着年龄和经验获得的精神的上升。而消除刻板印象的目的,是让生命的进程回归它的本质,即身体的衰老本应该伴随着精神的上升,而不是惶恐与焦虑。

在这个漫长的思考完成之后,在影像的余音中,是面对四十岁的坦然,是对待生活的坚定,与对未来的期许。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Timothy Wang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