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法律检索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我自己对法律检索工作思路的理解:就是通过关键词不断找到相关的权威依据和新的关键词,最终找到所有权威依据的过程。通过一两个关键词,找到一部分权威依据很容易;但要组织起充分的关键词,找到全部权威依据,难度不小。我总结的主要是后面这一步。

一、权威依据的范围

首先要明白,《民法总则》第十条规定了处理民事纠纷的权威依据(法源),包括法律不违背公序良俗的习惯。其中,法律包括:全国人大的法律、国务院的行政法规,不排除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1]。值得特别指出的是,立法者的原意对于理解法律具有高度权威性。对于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全国人大法工委编写的《XX法释义》系列丛书,在理解立法者原意上,具有高度权威性。

在实践中,明确无疑必须遵循的权威依据还包括:最高院司法解释、最高院指导案例。对于最高院公报案例,最高院没有要求必须遵循,但具有非常强的权威性,一般应该参照适用。上级法院的指引等对于下级法院也有非常强的权威性。其他具有较强说服性的依据有:最高院的判决、上级法院的判决、同一法院的判决其他法院的判决、学者的理论仅具有一定的说服性。我们做法律检索应该尽可能全面地覆盖上述所有权威和说服性依据。

二、法律检索的关键词

要时刻注意,法律检索工作的目标不仅仅是直接查询到权威依据,还包括找到新的有助于查到更多权威依据的关键词。

一种常见的错误方法是,仅用一两个粗略的关键词,在不同的检索工具中查询,得到了一部分相关结果,但混杂在大量不相关结果中。检索者花费了大量时间,认真阅读了大部分检索结果,最终在有限时间内只获得了部分检索结果。要避免出现这种低效率的错误,关键在于不停发现并采用新的检索关键词。

通过实践,我大致总结了如下方法:

1、通过专业文章对主题进行扩展学习,发现更多关键词:知网等学术论文数据库中检索相关主题的关键词,选择阅读那些知名期刊,知名学者撰写的下载次数较多的统领性的学术文章。在搜狗微信搜索,谷歌搜索,威科等数据库的专业文章搜索中,输入与主题相关的关键词,也常能比较高效地查询到高质量的学术小文章。从这些学术文章中,有助于提炼出更多与主题相关的具体关键词。比如,在“以物抵债”主题下,有“代物清偿”“新债清偿”“债务加入”“第三人代为清偿”等多种相关关键词。将“以物抵债”与这些关键词分别结合,在各种法律案例数据库或搜索引擎中搜索,往往能发现更多相关的权威依据。

2、权威依据本身作为关键词:法律法规原文的片段,指导案例、公报案例的案号,本身就可以作为检索关键词,去发现更多权威依据。实践中常常可以通过法律条款的片段检索案例,发现对该条款进行进一步解释的指导案例或公报案例。通过指导案例的案号再检索案例,往往能发现更多依据该指导案例进行判决的案例中法官如何适用该指导案例的说理。这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用该权威依据。

3、通过词义逻辑扩张、限缩、平移(找同义词、近义词)发现更多关键词。组织检索关键词时,不必拘泥于当前案件的事实或法律关系,对词义进行一些变化往往能有更多新发现。例如,希望查找以物抵债协议是否适用主合同管辖协议的权威依据。直接查询“以物抵债 原合同 管辖”这样的关键词,可能查询不到直接的答案。如果对词义的逻辑范围进行扩展,可查询“旧合同 新合同 管辖”“合同 补充协议 管辖”这样的关键词组合。因为原合同与以物抵债协议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认为是“新旧合同”或“合同”与“补充协议”的关系,用后者作为关键词,也能查询到适用于前者的结论。

三、法律检索的工具

简单来说,威科、北大法宝等专业法律数据库,谷歌搜索引擎、搜狗微信搜索、中国知网等期刊数据库,都是可以比较高效找到具有高度相关性结果的检索工具。尽量避免使用百度检索,从经验上看,百度检索结果的广告和垃圾内容太多,严重影响检索工作的效率。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释义》第34-35页。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王延斌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