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务年薪翻倍的七个秘诀(下)┃总法律顾问手记69#

《总法律顾问手记——律政职场胜经》、《总法律顾问手记——百战归来再读书》作者,任跨国公司总法律顾问多年。四川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纽约大学法学院 Corp. LLM Candidate。原创作品,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事前授权。

亲爱的读者,

今天发新书中的爆款文章。上篇在公众号中发表后被法律类自媒体洗稿侵权严重,下篇就捂到现在才发,建议配合链接中的上篇阅读。法务年薪翻倍的七个秘诀,你get了吗?欢迎留言给我。

Lily

总法律顾问手记67#┃法务年薪翻倍需要实现的七个转型(上)

上篇我们从不同维度对25万年薪和50万年薪法务岗位进行了对比分析,尝试揭开法务年薪翻倍的七个秘诀。限于篇幅关系,我们从专业、沟通和领导力的角度提出了法务想实现年薪翻倍需要做的三个转型,我们且称之为三大秘诀。下篇我们拟从内驱性、执行力、团队协作及律所管理这四个角度入手,考察法务年薪翻倍的秘诀。

(一)主动性上从被动做事的外驱型向主动做事的内驱型转型

当我们还处于25万年薪的法务经理或者法律顾问岗位时,工作上多数是听从主管的安排,配合领导完成工作;这会使得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不知不觉的培养出被动做事的依赖性。处于这个段位的法务,工作注意力以上级领导的指示和安排为中心,对于那些领导没有安排、但也需要有人做的事情,多数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更谈不上先想一步,做事具有前瞻性。

随着职位进一步提升,当中级职位法务逐渐转换角色,成了给年轻法务安排工作的高级法务。到了这个段位,他们自身就是领导层的一份子,不太会有人再如从前这般催着他们做事;但他们所做的一切,又处于群众的无数双眼睛的观察考量之中,需要在有条不紊中主动、自觉地进行。仅仅依靠领导指令、催一催动一动的行事方式,已不能满足公司管理层对高阶法务的期望。高阶法务不仅需要接受管理层的指令,而且需主动发现处于灰色地带的工作,看得更远、更透彻,工作上凡事能想早一步、想多一点。

主动性可以借助心理学的一些知识来略作解释。心理学上将人格做了内驱型和外驱型的区分。举个例子说,有的法务平常工作中偏好主动做一些总结和回顾,当这类法务写年度工作总结和展望时,不仅材料翔实而且会不断的主动修改以力求完美;有时候即便是总结已被领导认可,但如果事后他们能将总结改得更精炼,他们会主动的再次更新。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的同事,无法及时上交总结是常有的事;即便交上来了,也仅仅局限在规定内容之内,不会对那些虽然没明确规定、但也对法务工作有意义的事,主动的做一些梳理和回顾。这样的两份总结,在年终考评时得到的评价自然会不同;而年终考核又是晋升的主要依据,结果不言而喻。

所以,要实现法务年薪的翻倍增长,要改变做事的方式,完成从被动依赖型向主动型的转变。虽然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天生不同,具有一定的先天性;但是后天的人格也是可以逐渐的发展和完善的。实现法务年薪的翻倍增长,其中的秘诀之一,就是主动对工作充满热情和好奇;做到眼里有活,带有一定的前瞻性去工作,不再被工作推着走。

(二)执行力上实现从完成到满意的转型

任何公司高瞻远瞩的战略均需要通过执行,从而在工作中得以实现。一个组织倘若缺乏执行力,制订的战略就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施,这将导致公司的营业和利润预期无法实现,着实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所以拥有一个执行力强的团队,是每个CEO的梦想;而执行力强的成员,在团队中的优势是不言而喻。

首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执行力,不同的薪酬和工作责任的法务岗位,对法务的执行力要求也是不一样的。那些能够比较快获得晋升和涨薪的法务,是能与岗位对执行力、以及其他方面要求相匹配的法务。

其次,执行力的高低是通过工作响应速度、完成率和满意度几个方面的指标去衡量的。初中级的法务岗在这几个指标上的要求和高级法务岗有明显区别。比如说,初中级岗位人员一般在响应速度上还不错;但由于初中级的法务实务经验比较有限,遇到突发情况时,在完成度上会存在小部分工作延期、甚至无法独立完成、需要高阶法务人员辅导才能完成的情形,这均属于可以接受的范围。但高阶法务,不仅要求响应速度迅速,而且在完成度和满意率上,考虑到长时间的实务工作经验的积累,理应表现得更为出众。

再次,中高级法务和初中级的法务在执行力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在于客户满意度。随着年龄、职务、经验的增长,中高级法务能更透彻的理解公司高层的意图,前瞻性地预料到公司的战略或者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前做风险防范和规避,防患于未然。同时,中高级法务在人格上更为成熟稳重,对待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内部阻力、甚至是冲突,心态上更成熟、手段上更老练自然,在内部客户满意度上更胜一筹。

执行力从完成到满意的飞跃,不是凭空实现的!除了工作经验的逐步积累,还需要高度自律、坚持不懈的学习,尤其是学习法律之外的知识;譬如说如何柔性沟通、战略思维能力等。同时,执行力是可以训练提高的;在一个组织里,上级如能定义清晰有效地考核制度,可以有效的帮助提高员工的执行力。作为法务高阶主管,反过来也需要及时的辅导执行力不高的员工,帮助员工发现问题并不断的提高。

(三)团队协作上从配角到核心人物的转型

公司内的大部分工作需要职能部门之间协作完成。有时候为一个重大、关键项目,公司会考虑成立跨职能或者跨部门的合作小组,以期通过协作产生协同效应;有时虽不特意成立此类跨部门合作小组,但其实在组织内部对团队协作早已形成一套规矩,每一个相关责任人或职能部门,都会自觉的遵守这套潜在的合作规则。

在项目内,法务部内部有时也需要有几位律师来相互协作完成工作的。譬如大的并购项目,不仅需要并购律师、也需要知识产权律师、反垄断律师来一起对相应的内容把控好风险关。这个时候法务总就需要确定主办律师和协办律师之间的关系,如何汇报沟通。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能将团队合作中的正向价值发挥到最大。

从团队协作的角度考察,毫无疑问,25万年薪的法务岗位和50万年薪的法务岗位也有本质上的区别。在中级岗位的法务,由于还没有晋升到业务多面手的等级,无法在项目中担当主办律师,即便是有这样的机会也属于锻炼试验性质的居多。从其他有法律服务需求的职能部门的期望来看,如果中级法务能做到主动、细心、周到的配合,多半是能令人满意的。从法务部内部管理的角度而言,中级法务除了做到在项目中的配合让业务同事满意,能具有主动的收集项目的必要信息和敏感信息的意识,从而配合高阶的法务主管对前方情况做出无偏差的判断,据此对项目所需法务人员和资源做出妥善的安排,即是令人满意的。

而身处50万或者以上年薪法务岗位上的法务,仅仅是信息收集和妥当的配合,恐怕已经不能满足内部来自法务总和公司其他职能部门的期望了,内部期待这位中高阶法务有更大的作为。包括但不限于在商务谈判中起主导作用;在项目合作中的未知领域,主动提供解决方案引导团队往正确的方向走;在项目合作对外出现停滞或僵局的时候,具有打破僵局并推动项目的发展的能力,对内出现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具有良好的沟通和协调管理能力。

如果说25万的法务岗,在团队协作中能主动站在团队中间、和团队共进退算成功的话;那么50万的法务岗,需要的是能成为团队协作中的核心人物、引领团队向前的法务。这是法务实现年薪翻倍的过程中,必须实现的团队协作上的转型。

(四)律所管理上从根据合作到管理合作的转型

律所是公司法务部常年合作的伙伴。上篇说过,公司法务部有它独特的优点也有它明显的局限性。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专业能力的发展过度依赖所服务公司的业务平台大小,很难使得从业人员获得律所这般开阔的经验和多样的案例标本;一旦出现疑难杂症,请外聘律师帮助解决问题是常态。有的公司法务部组织庞大,仿佛一个中型至大型的律所,每个内部律师也有不同的方向和专业分工;虽然如此,受限于业务量和公司的经营范围,遇到特别的问题时,依然需要请资深的外聘律师介入,出方案、乃至一起解决问题。

律所管理,包括律所甄别和选择、律师资质审核、费用的核算、合作过程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涉及许多管理学的内容。介入律所管理对有进取心的法务而言,不仅是职业发展过程中必然的一步;而且到了这一步,意味着小法务逐步的从员工岗位向管理岗位转化。这个转化的过程自然离不开职务的提升和薪水的增长。

25万年薪的法务,基本没有自主聘请律所的权利。如果遇到自身解决不了的问题,首先求助的对象并非外聘律所,而是内部的高阶主管;由主管根据过往的经验决定是否有必要请外聘律师介入,最终经公司的法务最高级别领导批准后作出定夺。 25万年薪的法务,实际上和外聘律师配合的机会也是比较少的。难度大的项目才会请外聘律师,而负责这些比较难的项目的,往往是工作了七八年左右的资深中高阶法务;对初中级法务而言,在此类项目中主要做些辅助工作,能有机会观察如何和外聘律所合作,如何和外聘律师沟通,或者适当的跟进催催材料、确认下不清楚的点,就算是不错了。

相比之下,50万年薪的法务,则不同程度的要协助总法律顾问介入律所管理流程;在总法律顾问的授权下,甚至有权在项目中根据约定的权限,自主的向律所下达特定指示,以便及时的完成工作。当我们查阅各类招聘广告的时候,尤其是资深的法务岗位,往往有一个醒目的要求:“具有知名律所工作经验”。一方面是知名律所培训到位,转法务的资深律师在工作质量上有保障;另外一方面,资深律师独立负责重要项目的机会比较多,多会涉及和外聘律所的合作和费用结算等问题,熟悉律所计价方式、从律所转战法务领域从而更具优势。

同样,当我们期待着从25万年薪的法务岗位向50万以上的法务岗迈进之时,学习如何在有限的预算下选择最合适的律所帮助我们处理疑难杂症,如何找到靠谱而有诚信的律师一起工作,核查律师提供的工作量和最终的结算金额是否存在重复计算和虚高,在项目中过滤掉不必要委托的工作、并提高和律所的沟通质量,诸如此类;这都需要初中级法务在律所的管理方面,主动的实现从跟进合作到管理合作的转型。

(五)结语

至此,我们分上下篇、从不同的维度来讨论法务实现薪酬翻倍增长所需要实现的七个转型。

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加薪升职所需要实现的七个转型,内部存在互相关联性和内在逻辑关系,专注于一个方面的转型并不会带来期待中的改变。法务管理岗是个对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的岗位,需要在七个不同维度上齐头并进。当然,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先选择其中几个维度来提高,后再专注于剩余的几个维度;但是只提高某个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那么在实现加薪升职的效果上将是有限的。

此外,我们必须承认人与人天分和兴趣不同;并不是每个律师均可以通过转型考验,实现加薪升职的。这是为什么有些内部律师适合专家岗,而有的内部律师经过不断的自我修炼,最终可以顺利走上管理岗位,甚至成为总法律顾问的原因。对于未能顺利转型的法务,也无需过于担心;如果有自己愿意执着研究的领域,可以继续深入下去,成长为专家型律师,也是有机会实现内部的加薪升职的。

最后安利一下Lily姐写给法律人的第二本法律职业提升进阶版新书《总法律顾问手记——百战归来再读书》(小紫书),2018年8月1日起京东、当当、亚马逊全网开售;入门版的《总法律顾问手记——律政职场胜经》(小蓝书),三大网站2016年起有售。欢迎购书支持!

李熠

2018/1/25日夜于北京

PS.欢迎您通过“在行”网及“在行”APP搜索“李熠Lily”进行法律职业发展一对一法律预约。想参加“律政职场先锋私董会”的,请关注公众号“律政职场先锋”的活动预告(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微信:lilyforwork,注明姓名、单位)。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lily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