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纠错:钮扣蕨

混乱的“钮扣蕨”

花市中有一种很常见、小巧可爱的蕨类植物,被称为“钮扣蕨”。在百度百科、图片搜索“钮扣蕨”,都能找到这种植物,也有很多文章介绍这种蕨类:

百度百科的“钮扣蕨”



搜索“钮扣蕨”的图片



“钮扣蕨”的一些介绍文章

栽培中的“钮扣蕨”:‘柠檬钮扣’高大肾蕨

然而,这种植物的学名却是张冠李戴了。花市中常见的“钮扣蕨”,实际上是肾蕨科、肾蕨属的‘柠檬钮扣’高大肾蕨(柠檬钮扣蕨,Nephrolepis exaltata ‘Lemon Buttons’),是高大肾蕨(Nephrolepis exaltata)的栽培品种,英文名Lemon Button Fern。

‘柠檬钮扣’高大肾蕨,柠檬钮扣蕨

柠檬钮扣蕨并不高大,而是很矮,通常大约只有20~30cm高,叶密集丛生,全部小羽叶都为椭圆形或近圆形。叶草质,通常嫩绿色、草绿色或黄绿色,因此称为“柠檬”。柠檬钮扣蕨是高大肾蕨(Nephrolepis exaltata)的一个栽培品种,是由高大肾蕨栽培变异而来,因此不存在“原产”一说。

真正的钮扣蕨​

在百度百科上,“钮扣蕨”的图片配的都是柠檬钮扣蕨(Nephrolepis exaltata ‘Lemon Buttons’),但文字介绍却是另外一种“钮扣蕨”,即凤尾蕨科(旧中国蕨科)峭壁蕨属(广义旱蕨属)的钮扣蕨(Pellaea rotundifolia),英文名Button Fern。这才是真正的中文“钮扣蕨”本种,却因为栽培中较少见到,被柠檬钮扣蕨喧宾夺主了。

真正的“钮扣蕨”
真正的“钮扣蕨”

钮扣蕨(Pellaea rotundifolia)同样是矮小丛生草本,​小羽片椭圆形或近圆形。但钮扣蕨叶轴密被褐色鳞毛,小羽片排列稀疏,叶近革质,深绿色或墨绿色,与柠檬钮扣蕨(Nephrolepis exaltata ‘Lemon Buttons’)明显不同。钮扣蕨特产于新西兰,是一种野生植物。

又陷迷茫:圆叶肾蕨来捣乱

如果用栽培“钮扣蕨”的英文普通名“Lemon Button Fern”去检索,或者去查阅栽培“钮扣蕨”的资料,就会发现,使用最多的学名是Nephrolepis cordifolia ‘Duffii’。和‘柠檬钮扣’肾蕨一样,这个名字同样属于肾蕨科肾蕨属。

然而,​Nephrolepis cordifolia ‘Duffii’却是个错误的名字,这个名字背后所指的植物,也并非‘柠檬钮扣’肾蕨,而是另外一种长相相似的蕨类。它的基名是Nephrolepis duffii ,《中国植物志》上叫做“圆叶肾蕨”。圆叶肾蕨在分类学界和园艺学界的误用要更甚于Pellaea rotundifolia,甚至很多专业论文,包括做分子系统时所采用的材料都被错误鉴定。

圆叶肾蕨的真身

真正的圆叶肾蕨,​本身植株比较高大,可达50cm甚至更高。更主要的特征,是圆叶肾蕨的小羽片是两枚叠生,而无论是柠檬钮扣蕨还是钮扣蕨,每个小羽片都是单生的。此外,圆叶肾蕨的叶片先端常会分叉,形成二级、三级羽片。

圆叶肾蕨的原始材料,由发现者采集



圆叶肾蕨



圆叶肾蕨

圆叶肾蕨的历史​

圆叶肾蕨的来源实际上比较清楚,最初由悉尼植物园的达夫(Duff),引种自约克公爵岛(Duke of York Island,隶属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圆叶肾蕨的加词“duffii”即为纪念达夫(Duff)。最早被认为是块茎肾蕨(Nephrolepis tuberosa)的一个变异。1878年,由Thomas Moore在The Gardeners’ Chronicle, new series 9: 622上发表为独立的物种,即Nephrolepis duffii T. Moore。

圆叶肾蕨原始发表文献

随后,于1953年,George Richardson Proctor在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Jamaica, Science Series 5: 42上将该种重新组合为肾蕨(Nephrolepis cordifolia)的变型,即Nephrolepis cordifolia f. duffii (T. Moore) Proctor。1958年,Morton在American Fern Journal 48: 22上又将圆叶肾蕨重新组合成了品种,即Nephrolepis cordifolia ‘Duffii’。

对圆叶肾蕨的争议

自从圆叶肾蕨被发现以来,对这个种的分类地位争议和混淆就接连不断。1962年Rolla Milton Tryon在A Note on Nephrolepis cordifolia cv. Duffii中就提到,虽然‘Duffii’被放在肾蕨(Nephrolepis cordifolia)之下,但并不完全肯定。而且提到,来自不同地区的‘Duffii’有着不同的特征,并进行了讨论。可以猜测,那时就对‘Duffii’和‘Lemon Buttons’产生了混淆。

2005年​P. H. Hovenkamp & F. Miyamoto在A Conspectus of the Native and Naturalized Species of Nephrolepis in the World中认为,‘Duffii’应该是毛叶肾蕨(Nephrolepis hirsutula)的变异。同时也提到,Morton于1958年组合的​有块茎的‘Duffii’,可能来自肾蕨(Nephrolepis cordifolia)。而常见栽培类型的‘Duffii’(即‘Lemon Buttons’)可能来自波士顿肾蕨(Nephrolepis exaltata ‘Bostoniensis’),为高大肾蕨(Nephrolepis exaltata)的品种。

​2010年Sabine Hennequin等在Phylogenetics and biogeography of Nephrolepis – a tale of old settlers and young tramps中,检查了Wolf, Soltis & Soltis, 1994的文章所使用的‘Duffii’材料,并根据其DNA序列确定‘Duffii’既不是肾蕨(Nephrolepis cordifolia),也不是毛叶肾蕨(Nephrolepis hirsutula),而是镰叶肾蕨(Nephrolepis falciformis)的变异(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植物志》的“镰叶肾蕨”Nephrolepis falcata被认为是菲律宾特有)。Wolf, Soltis & Soltis, 1994直接将‘Duffii’作为肾蕨(Nephrolepis cordifolia)的材料进行测序,毫无疑问是错误的。

因此,由于圆叶肾蕨是来自野外的变异,并在园艺中广泛应用,所以圆叶肾蕨的正确名称,应当是​Nephrolepis falciformis ‘Duffii’。

《中国植物志》记载圆叶肾蕨“分布于缅甸北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至澳大利亚北部”​,Flora of China记载“来自马来西亚”,显然是错误的。

蕨类是个坑,入坑需谨慎~​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辰山汪远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