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铅钙钛矿体系——双钙钛矿(结构,上)

目前铅卤钙钛矿材料的两个核心问题是稳定性还有铅(Pb)的毒性。所以放弃铅,选用其它金属材料构建钙钛矿也是业界一个很火热的方向。这当中实验起步最早的,当属斯坦福大学教授Hemamala Karunadasa 和她组里最擅长的 Cs_2AgBiBr_6 双钙钛矿(Double Perovskites)。而从理论计算角度,不得不提东京理工大学的Zewen Xiao。(我去年很偶然搜到Zewen Xiao 的博士论文,虽然跟钙钛矿关系不大,但是浅显易懂逻辑通畅,写得很好,有兴趣的可以见文后的参考文献最后一篇自行下载。)

但是单纯制造出非铅钙钛矿只是第一步,毕竟我们希望的不只是钙钛矿不含铅,而是不含铅的基础上同时依然保持那些优良的光电性质。而铅基钙钛矿(Lead Based Perovskite)的优良性能则与钙钛矿自身的结构对称性还有 Pb^{2+} 的电子组态(Electronic Configuration) [Xe]4f^{14}5d^{10}6s^26p^0 有关(见下图,能带结构和组成)。所以取代铅的金属元素离子要有类似与铅离子的这种 ns^2 np^0 的电子组态。

A. R 面直接带隙,更方便电子跃迁; B. 铅基钙钛矿价带导带的组成,价带由铅的s电子和卤素的p电子组成,导带则由铅的p空轨道组成。所以铅基钙钛矿的优势主要都是铅带来的。

说回非铅体系钙钛矿(Lead Free Perovskite),因为存在电子组态和离子半径大小(参见 构建钙钛矿结构的物理指导,u-t 图)的限制。目前非铅钙钛矿可以大体分为三类(另说四类,但是第四类 A_3B^{III}_2X_9 这种形式我个人不认为是钙钛矿,只是类钙钛矿材料,感兴趣可以参考最后第三篇引文)。

第一类,使用与铅同族的元素,如锡(Sn)和锗(Ge)。优点是,它们具有与 Pb^{2+} 相同的电子构型 ns^2 np^0,但是Sn(II) 和Ge(II) 不光在空气中容易氧化,变成Sn(IV) 和Ge(IV), CsSnX_3 还容易相变成的更稳定的的多晶非钙钛矿结构。总之,使用这两种元素生成的钙钛矿,稳定性和性质都不如铅基钙钛矿,所以虽然在所有类别中它们算是最先开始研究的,不过现在后劲不足了。

第二类,双钙钛矿。双钙钛矿的分子式可以写成 A_2B^{I}B'^{III}X_6 的形式,乍看起来是钙钛矿分子式 ABX_3 的翻倍,所以得名双钙钛矿。但是其实,它实际的学名叫冰晶石( Na_3AlF_6 )或者钾冰晶石(Elpasolite, K_2NaAlF_6 ),不过因为是在钙钛矿领域,所以一般双钙钛矿这个词更常见。

第三类 ,双钙钛矿变体(Double Perovskites Variant),分子式为 A_2B^{IV}X_6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 Cs_2SnX_6 。这个结构的发现最早是因为第一类非铅钙钛矿 CsSnX_3 在空气中中降解,降解产物中含有少许 Cs_2SnX_6 。然后才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除了金属Sn(IV) 还有 Pd(IV),Ti(IV)甚至非金属Te(IV)基的双钙钛矿变体。

A. 钙钛矿晶胞和双钙钛矿晶胞的对比;B. 目前几类非铅元素选项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双钙钛矿的结构和之前“单”钙钛矿的对比可以见上图,以 Cs_2AgBiBr_6 为例, [AgBr_6][BiBr_6] 交替排列,组成双钙钛矿的骨架,而 Cs^+ 则处于八面体 [BBr_6] 中间撑起结构。

目前对于双钙钛矿 A_2B^{I}B^{III}X_6 来说,

B(I) 的选择有 Li^+, Na^+ , K^+ , Rb^+ , Ag^+ , Tl^+等,

B(III) 的选择有 Al^{3+}, Ga^{3+}, In^{3+}, Tl^{3+}, Bi^{3+}, Sb^{3+} 以及一些镧系元素。

当然并不是任意两者的组合都存在对应的双钙钛矿。而且由于钙钛矿的光电性质主要是由 [BX_6] 来决定,对于双钙钛矿,具有两个B ,情形也就复杂的多了。对于我们最期待的太阳能电池应用,目前单单一个合适的半导体带隙(0.8-2.0 eV,最理想为1.5 eV)就筛掉了很多选择(见下图)。

具体双钙钛矿的性质和应用,我会在“双钙钛矿(性质,下)”中介绍。双钙钛矿还是有一些很有意思的性质的,或许做不了吸光层,但是可以用在其它许多方面。

如果你觉得内容还可以欢迎关注转发分享以及投稿,如果有什么问题也可以评论提出,或者私信,我会尽可能回复,大家相互交流学习。

References:

Topological insulator phase in halide perovskite structuresDesign of Lead-Free Inorganic Halide Perovskites for Solar Cells via Cation-TransmutationLead‐Free Hybrid Perovskite Absorbers for Viable Application: Can We Eat the Cake and Have It too?CsSnI3: Semiconductor or Metal? High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Strong Near-Infrared Photoluminescence from a Single Material. High Hole Mobility and Phase-TransitionsRational Design of Halide Double Perovskites for Optoelectronic ApplicationsXiaoThesis-First-Principles Study on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Doping for Novel Compound Semiconductors, BaZn2As2, SnS, and Cs2SnI6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ChaselLand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