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道起源?

以下内容是按照我过去翻译、查阅得来的资料整编而成,会根据自己阅读研究的深入做一些增补,如需转载请联系我。

空手道的起源和其他传统武术一样,源流难以考据,通常后世会把这种自然形成的武术归结或者假托给一个或者几个创始先师。空手道早期的发展只留下传说和一些文物,但依然能找到一些关键的人物和事件。

空手道起源于琉球(冲绳)地区,即下图中黄圈中的位置,与日本本土、中国及朝鲜半岛近似等距,注定了这个地方要斡旋于各方,旧时琉球王国的首府叫做首里,现在首里已经成了那霸市的一部分。

空手道在历史上的称谓有组合术、手、唐手、空手等等。

人类好斗,所以在琉球地区最早就发展出一些原始的打斗技巧,这点和其他地区无异,但琉球毕竟是一个群岛,人口基数小,因此早期的打斗术我相信它也比较粗糙和原始,一开始也并没有正式的称谓。《隋书·流求传》中有描述台湾琉球这一区域在隋朝时期还处在部落时代,推举善战者为部落首领,可见这个地区的尚武风气很早就盛行。《元史》中还提到这一地方海路凶险,遇台风则百死一生,所以汉唐以来少有人涉足该地,更不用说传播武学了。

根据冲绳本地的历史研究,公元七世纪开始,冲绳岛上有着大大小小数百个部落,他们修建要塞(Gusugu)作为行政中心和堡垒,互相攻伐。由于缺少铁器,作战多用农具木器,以及徒手搏斗。使用器械的技术演变成了之后的冲绳古武道,而徒手技术则是空手道最早的起源。这些打斗技巧最早只在家族内部积累和流传,逐渐形成了一定的打法风格,以家族命名,如“大城の手”。随后的发展中,这些武艺又突破家族的限制,开始在地区内发展,开始出现以部落城邦命名的武术,如“浦添手”以及之后更为出名的“首里手”等。这一阶段,这些武术还是完全的本地产物,后人统称它们为琉球手。

明洪武年间,琉球地区经过数百年的部落战争,终于出现三个较大的政权,统称“三山”,三山分别并向明朝进贡,朱元璋亦排遣册封使等官员团队前往琉球三国,有学者认为最早的中国武学影响就发生于这个时期,这个说法被称为“中国使者输入说“。之后中山王统一南山和北山建立琉球王国,统一之后的琉球依然归附明朝成为属国,朱元璋即遣福建等地居民前往琉球的久米村定居(今那霸市久米地区),以帮助琉球王国发展,史称”闽人三十六姓“或者”久米三十六姓“。闽人习武不在少数,并且在琉球之后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沟通中琉的角色,冲绳后世的许多武术家都曾受久米人的指导,因此这被认为是冲绳空手发源时期的一个重要推动力,有空手道研究者称之为“三十六姓输入说”。著名的空手道古武书《武备志》相传就是一个郑姓家族带来琉球的,书中还有郑二伯、郑二母画像,该书和福建的白鹤门拳法又渊源甚深。如今的久米地区依然聚居着大量中国人后裔,有些家族还保留有族谱,虽改了冲绳和日本的姓氏,但还能追溯到自己的中国姓。那边还有孔庙,饮食也是中式的,处处有着中国的印记,之后的历史发展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还移居回了中国。

中国徒手武术在明朝有了长足的发展,明清交替的乱世,武术经历了各种实战考验,经过整理归纳相关理论,形成了成熟的体系。满人尚武,对武术也有着一定的推动,清朝时我国武术进一步发展。历史一直推进到了清朝乾隆年间,一名武官随使团前往琉球,并以精湛的拳术引发了琉球人对中国武术的极大向往。此事在《大岛笔记》中被记录了下来,成为空手道最早最可信的史料记载,当时人们把这种武艺叫做“组合术”。据记载以及传说,这位武官看似瘦弱,却出手不凡,一手前伸,一手放胸前,将进犯者轻松打倒。《大岛笔记》是潮平亲云上(亲云上是琉球官阶)在一次航海搁浅于土佐大岛(今日本高知县),将琉球趣闻口述给当地知识分子戸部良熈而整理出的笔记。(当时东亚地区通行汉字,高级知识分子又多通汉语,因此这本笔记也是以汉字为主要文字记载的。)下图即《大岛笔记》中关于公相君的记载,共三页。

这名清朝武官被称为kusanku,在《大岛笔记》中写作了公相君,也有观点认为应该是“拳圣公”,是对武人的敬称。公相君为何人难以考据,一说是一品御前将军方卿缙。方卿缙的逝世时间有两种说法,一说是1755年死于家乡福州,一说是1805年死于琉球,而公相君访琉是在1756年。有个说法是方习武于反清复明份子,而乾隆惜才不愿治罪,因此封方为将军后派驻国外改换身份,出国前假作死讯,此说现今已难以考据真伪。公相君对琉球武术影响深远,以至于今天的一些空手道流派中还有以“公相君”命名的型(套路)。

由于公相君的影响,琉球人意识到技巧的重要性以及和中国武术的差距,研究武术技巧的风气在琉球兴盛起来,组合术也被称为“手”,即拳法的意思。琉球武师从那时开始赴中国进修。其中出名的人物有佐久川宽贺、东恩纳宽量、上地完文。东恩纳和上地两位先辈是在琉球王国亡国后前往中国学拳的。

清道光年间,佐久川宽贺先学艺于久米村的华裔,后作为琉球官员随中国使团赴清朝京师(北京)学武,携弟子松村宗棍长期留在京师国子监,数次赴华学习,并最终死于北京城郊,由学生松村宗棍安葬并带遗物回琉球,佐久川后人于上世纪40年代在北平确认了坟墓所在。又有一说是回到冲绳后安享晚年才去世的。佐久川因赴华习武有成,人称“唐手佐久川”,他将结合琉球和中国拳法的武艺传于学生松村宗棍,松村宗棍再传给其他琉球人,成为空手道的重要源流。因松村宗棍武艺高强,作为贴身武士服侍了三代琉球王,因此影响力巨大。佐久川及松村等一批有较高社会地位的武术家主要聚集于当时的王城首里城一带,当时的琉球国太平无事,民间习武风气衰弱,但守护王城的武士及贵族们依然需要习武。由于集中在首里城一带,这一派系也被后世称为首里手,即流传于首里的拳法,船越义珍也称其为“昭林流”。

佐久川宽贺逝世半个世纪后,中国南拳逐渐发展,尤以福建地区尤盛,琉球人东恩纳宽量与上地完文,先后前往福建福州习拳。前者向”ruruko“学习白鹤拳,有说法认为ruruko是鸣鹤拳宗师谢崇祥(谢如如,ruruko即如如哥或如如公),也有人否认这一点,因为ruruko的生卒年月存疑,而且据说ruruko是位篾匠,和谢崇祥的职业不同,所以有人认为应当是另一个叫刘龙公的人。因战争和文化水平等原因,这一派系没有可信的文字资料流传下来,至今难以考据,以至于各派依然对此有争论。而后者上地完文则向虎桩周子和学习,这一派系就师承明确得多,周子和其人也在我国有明确的记载。这两人也是目前空手道的重要源流。当时首里已破城,琉球已经亡国,这一时期的武术家们不再聚集于首里,多在当时的那霸港附近发展,便于出海做生意,也便于学习于福建。因聚集于那霸港,这一类唐手被后世称为那霸手,即流传于那霸的拳法,船越义珍称其为“昭灵流”。

此外当时琉球的第二大港口叫做“泊”,在那边也设有安置外国人的驿馆,主要有中国驿馆和朝鲜驿馆,附近也有一些山洞,住着许多外国漂流民。我国元朝时期,朝鲜被蒙古吞并为属国,一部分不愿归附的军人依然反抗蒙古人和当时的高丽政权,该事件称为“三别抄之乱”,“三别抄”是这支军队的名称,其中的一批人流亡琉球,聚集于泊地区,可能也为空手道的发展带来了一部分朝鲜古武术的成分。泊地区在明清时期也受中国人的影响,在后文中会介绍其中一位。因泊地区武术也兴盛,后世也称这一带流传的武术为泊手。泊手在历史长河中逐渐与首里手合流。纯粹的泊手如今已经难觅其踪,但具有明显泊手风格的流派依然存在,如少林流、松涛馆流等,我们这一派系的小林流也收录了部分来自泊手的型。至于为何会与首里手合流,我本人认为是因为武术理念相近。首里手的代表人物学艺于中国北京,所学内容很可能带有如今所谓中国北拳的特征,而泊手也有朝鲜流亡者和中国北方逃亡者的影响,两者从形态上可能比较相近,加之泊地区的武术传统可能早于首里,很可能在首里手的发展中被吸收了。

下图中,那霸市今天的辖区由淡红棕色描边。其中红圈部分是首里,蓝色的是泊港,褐色的是那霸港,分别是首里手、泊手、那霸手的流传地。

由于这些前人向中国学拳的经历,19世纪末的琉球武术被全面统称为唐手,意为中国拳法。“唐”作为中国的代称是当时普遍的做法,中国人自称唐人,称祖国为唐山,以及后来的唐人街,都是如此。一些资料说唐手源自唐朝,实为望文生义所造出的谬误,唐朝年间中国徒手武术尚在萌芽,少有成型的拳法,琉球地区也是一片蛮荒,更遑论传拳了。

在佐久川宽贺之后一百年内,中琉武术交流不断,琉球地理位置特殊,也受日本和东南亚的影响,发展出了光脚练习、以拳为主、裸身对练等与中国武术有区别的特征,这点和泰国缅甸等很相似,古泰拳缅甸拳的一些技术也有可能融入了空手道。持这一观点的学者把这个说法也叫做“南方输入说”

上图是20世纪初的空手道对练图像,典型的裸身对练。至今在刚柔流、上地流等那霸手系空手中还保留着裸上身练习的传统,因这些流派中对一些练习方法需由老师检视肌肉用力情况,裸身更便于判断动作是否正确。

清朝期间除了有军官的交流外,还有民间武师的交流。来交流的武师多是逃亡来的,清朝锁国,若非逼不得已也不会轻易出海,所以他们多是因反清运动而被迫出逃。不少反清份子是有武术背景的,又多是南少林出身,带着少林武术前往琉球避祸传艺,因此后世的松林流、少林流、小林流等发音都是shorin-ryu,有纪念少林拳法的意味

民间武师中比较出名的一位叫做安南,也叫阿南、詹南、禅南等等,文字记载不充分所以真名不可考,此人有少林僧人背景,出身山东,和天地会有关,参加太平天国运动而被通缉,乘船逃亡到了琉球,也有一个说法是此人只是一名普通难民。据传安南刚来琉球时无以安身,被迫成为海盗,被琉球国王派人围剿,后因武艺高强而被收留在了琉球,至此有了安身之地,居住于当时琉球的泊町,就把武艺在当地广传,所以安南被认为是泊手的重要影响人物。之后琉球王国迫于清朝压力,要将安南等流亡犯人送还清政府,民间武术家们就安排安南逃亡去了台湾。当时台湾主要是原住民,虽在清朝疆域内,实际控制力却不足,安南在台湾一直生活到去世。台湾被割让给日本后,同为日本殖民地的琉球与台湾关系密切起来,有琉球武师前往台湾寻访安南,其中较为出名的就是喜屋武朝德,喜屋武先生的学生则分别创了少林流、松林流等,也传下了诸如慈恩、慈阴等带有佛家特色的型(套路),以及名为”安南“的型。安南的事迹一直是作为琉球地区口耳相传的故事留存的,史料记载并不充分。

有一个说法是安南当时取道八重山群岛,稍作休整便去了台湾北部的宜兰。2015年11月在当时还是女友的妻子的帮助下,我造访了八重山群岛,天气好的时候似乎能望到我国的钓鱼岛和台湾岛,作为可能是造访该群岛的第一位中国大陆空手道练习者,我为此很自豪。历史上不少中国武师聚集在八重山对岸的宜兰县,今天的宜兰也还是武术之乡。安南可能就以普通拳师的身份在那边定居了。

时至晚清,内忧外患,朝廷对日本的约束力不足,也无力支援琉球,琉球王国多次因日本的骚扰而寻求皇帝的帮助,均未能得到回应,直到1872年日本占据琉球并把国王软禁于首里城,清朝依然不给表示,日本于是在1879年正式吞并琉球,并将琉球国王带去了东京,琉球王国亡国。琉球人有的为了逃避日本的征兵,有的因为当时琉球治安混乱等等原因,前往中国,并于之后带回了中国的武艺。东恩纳宽量和上地完文等人就是在这个时期前往中国的。也有一些琉球人去了日本,如喜屋武朝德前去做生意,以及安里安恒作为被俘琉球王的随从去了日本,他们在日本也修习了一些日本武术带回琉球,为唐手带来了一些新的风格。比如现代空手道中一击必杀的概念、一些流派采取打点得分的对练规则等等,和日本示现流剑术有着关联。这段时期唐手充分吸收中日武术的精华。

清末,冷兵器式微,徒手武术的发展也受到了冲击。原先的唐手在地区内有很多基础技术流传,但是系统的武术练习是严格按照师徒传承的,并且是门内秘传,需要引荐人,或者由普通拳师推荐给名师,自己找上门的学生要几经周折多次吃闭门羹才可能被师傅接受,并且在出师前大多是不能暴露自己习武的事实的,这点和中国武术早先的传承模式很像。火器的普及,当年愿意苦苦求艺的人一下子数量锐减,唐手面临失传。一批唐手武术家就努力推行唐手公开化、普及化,这其中领军的人物之一便是糸洲安恒,他是松村宗棍的学生。这些武术家通过对比来证明唐手练习者体质强于普通人,以此引起教育部门的注意,又重新整理编排,把原先复杂的型(套路)拆成几个,设计出合适的难度梯度。经过几年努力,成功地把唐手推入中小学,将唐手真正普及开来,由此唐手在冲绳的传承避免了断层。至今冲绳的各大中小学还有空手道的课程。下图为唐手普及者糸洲安恒。

唐手的普及也造成了一定的社会问题,那便是暴力的恶劣程度难以控制。本身可能带有亡国情绪的琉球人可能会酗酒斗殴犯罪,掌握武术后很可能加剧后果。
原先武人因为求艺艰难,都很珍惜名誉,老师教学生也是需要先考虑人品才敢教的。开放后,除了常年追随老师的正统传承者外,很多人是热爱打架比武的,例如本部朝基就是打架出名的。琉球人爱饮酒,酒后斗殴的事情不在少数,留下不少酒馆和红灯区比武的轶事,比如小林流先辈新垣安吉用脚趾头做接触点,将一名挑战者踢成重伤,数月后不治身亡,这一招被人称为“爪先蹴”。裕仁视察琉球后,这一地区的乱象也被日本本土所关注,甚至还有日本本土的报刊杂志统计和思考了琉球地区的高频率暴力事件,如1921年的《统计学杂志》第428号12月刊里的一篇《空手悪玉ネタの根拠「飮酒と唐手」》。

既然天皇教化不到,前去看一眼平定一下社会的躁动也是很正常的。时任摄政王的裕仁皇储,也就是后来主导侵华的裕仁天皇,于1921年亲赴冲绳。来冲绳不看唐手肯定是不行的,但是大家都是只穿兜裆布或者短裤对练的,日本人觉得此举野蛮不雅,船越义珍就制作了白色的唐手服,之后正式以柔道服为原型确定了服装。裕仁对唐手感兴趣,琉球武师于是也就动了去日本发展的念头,毕竟当时日本本土富强,亡国之仇在个人前途面前似乎还是能有所冲淡的。

下图为唐手公开后,在首里城里的演武。

当时我国大陆处于军阀混战的时期,中国帮不了琉球,去中国发展也不太现实,于是琉球人赴日发展做生意的人不少。赴日琉球武术家中,较为出名的有富明腰义珍(船越义珍)、本部朝基、摩文仁贤和等人。他们有的在日本开馆授徒,有的和日本武术界做交流,使得唐手逐渐传入日本本土。
日本在二战备战期间,去中国化思潮兴盛,唐手又被船越义珍改名为空手。冲绳话中,唐手叫Toudi,而日语中唐手也可以训读为karate,和空手karate同音,所以船越义珍是根据读音改了个汉字。然后又在20世纪30年代左右出现了流派之分。由佐久川宽贺一系流传下来的,形成了今天的松涛馆流、和道流、小林流、少林流、松林流等等。由东恩纳宽量流传下来的有刚柔流,上地完文则传下上地流。
二战后,日本作为战败国,受联合国管制,一切武术活动暂停。而日本方面声称空手道原名是空手,不是一门带”道“字的日本武道,由此空手就免于禁武令,日本武术家开始真正接纳和练习空手道。在此之前空手道只是作为柔道的附属补充运动,连服装都是按着柔道来的,但是柔道也从空手道中采纳了一部分摔投技巧,空手道也从柔道、剑道和剑术等日本本土武道中吸收了些元素,这期间空手道受日本武术的影响加深。
随后和平年代,日本开始大规模输出文化,同时加强对辖内文化遗产的包装和政治控制,琉球地区对外的话语权很有限,空手道便作为日本本土的文化名片推广到了世界各地。
在推广过程中,冲绳空手有相当一部分传到了美国夏威夷、美国本土、甚至南美,而日本空手则相当一部分在欧洲发展得很好,这其中也有历史原因。二战时日本国被登陆的地区仅有冲绳,美军在此建立军事基地,美国人很多,一些美军士兵向冲绳武师学艺,服役时间满了以后就携艺回国开馆授徒,或者随太平洋舰队往返琉球和太平洋基地(如夏威夷),又因人事调动频繁,真正能安心学习到出师的美国人并不多,所以美国的道场良莠不齐。冲绳的制糖业也曾是冲绳的经济支柱,冲绳人前往南美做此类生意也很多,南美有相当一部分冲绳商人的后裔,有武术流传也在情理之中。
而欧洲地区和日本的交流没有日美密切,日本将文化输出给欧洲时,给欧洲留下更多的是日式空手的印象。日本本土对文化输出和国际交流有着更大的热情,一大批日本空手家出国开设道场,从地缘政治上来讲,日本本土的人出国也更便利,所以比起冲绳地区在空手推广上要更超前,也导致外国人见到的多是日式空手。
如今,琉球地区早已改名为冲绳。冲绳政府大力保存扶持自己的传统文化,争取空手道回归冲绳,近几年建设的冲绳县立武道馆等设施就是为这个趋势做的准备,如今还有冲绳空手道日、冲绳国际空手道讲习会、空手道老师出国交流项目等等都在稳步展开。

在空手道外传的过程中,也有西洋武术的影响和传入。冲绳美军较多,而美国人普遍人高马大,一些组织将自己的型(套路)做了一定微调,比如将针对身体的中段击打改为上段击打。西洋裸拳拳击的动作也可能对空手道的架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原先的空手道拳架非常多,不少还略奇葩,比如这种:

左边的架势现在在约束对练中很多,右边在上世纪中叶也曾流行。空手道早期并没有常用的构架,所以出现许多风格迥异的姿势。

而西洋裸拳拳击的架势是这样的:

现如今的空手道中几乎统一是类似这种架势了,所以我个人也认为这是受西方武术的影响,更不用说之后参加擂台搏击了,这是典型的传统武术向现代西方搏击规则靠拢的现象。

关于流派的正式成立,是需要一个权威组织的认定的。早先在上世纪30年代,要注册成流派得通过大日本武德会的审批,该组织于二战后被联合国解散。大山倍达初次开设道场时大日本武德会早已不复存在,极真会也没有在武德会注册成为流派,然而极真会的发展迅速,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风格,所以极真会虽无流派之名,但已有流派之实,这不妨碍它在世界上发展良好。而冲绳方面,还可以通过冲绳空手·古武道连盟等组织来认定。

现今亚洲还有一支重要的武术便是流行于朝鲜半岛的跆拳道,这种武术和空手道也颇有渊源。朝鲜半岛被日本占领时期,不少朝鲜人赴日接受教育,或被招入日军,或在日本充当劳工。极真会的创始人大山倍达,原名崔裴达,也是一名在日朝鲜人。同时期的还有后来跆拳道的奠基人崔泓熙。他们在日本都有学习空手道,都曾在松涛馆学习。日本战败后,在日朝鲜人有的回国,有的留在了日本。崔泓熙及一批武术家回到朝鲜半岛后,开设道场教授“唐手道”Tangsoodo,和空手道kongsoodo是同一种武术。1955年的政治会议上,出于去中国化和去日本化等目的,领导人决定将朝鲜半岛的空手道改名,最终是通过了崔泓熙将军所提议的跆拳道。而在之后的一段漫长时间,原先空手道的内容被重组,添加朝鲜风格的元素,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跆拳道。早期的跆拳道照片中,服装和空手道并没有什么差异,动作也与松涛馆流空手道没什么不同。而韩国方面则始终坚称跆拳道有两千年历史正传。

上图是早期的跆拳道,除了背后有跆拳道的英文字样外,其他和空手道没有差别。
据说崔泓熙将军曾询问大山倍达是否愿意回去朝鲜半岛,大山倍达当时已在经营空手道大山道场,经过思考后决定留在日本发展,并于1965年在东京创办了极真会的总本部。而就在第二年1966年崔泓熙将军创办了ITF跆拳道。曾是师出同门的两人,却各自发展出了截然不同的武道。

中国在建国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和亚洲其他武术失去了联系。在战后几十年里,空手道在日本本土不断地有新组织诞生,空手道界也发生了许多变化。比如极真会,大山倍达将所学的刚柔会空手、松涛馆空手融合,并针对极真空手进行了一系列的推广活动,使得这一年轻的体系迅速发展了起来。极真会撰写书籍、制作漫画、拍摄宣传片等等,将原先传统空手道的形象变得更加时髦而吸引人,迅速抢占了武术市场。其他空手道组织也于这段时期积极出国开办海外分支,同时与当地武术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20世纪60年代,空手道和泰拳对战,催生了日式踢拳。日本踢拳创始人泽村忠在1966年时还只是一名业余极真空手道练习者,在与泰拳职业选手的对抗中身受重伤,而后反思自己的技术,将动作简练后努力练习,终成一代名家。当时比赛非常惨烈,视频如下:
1966年泰拳VS极真空手道珍贵一幕—在线播放—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k1MDU5MDk2.html
1969年日本创办了第一届的全接触空手道大赛,至此空手道的实战比赛层出不穷。70年代更有空手道练习者赴外国参加综合格斗,日本的站立格斗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1993年K-1赛事的创办更是将日本站立格斗技推向了更高的高度。

而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中国,经历了各种浩劫,度过了计划经济,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吹开了中国的国门。空手道开始和我国大陆有了零星交集。如1987年,刚柔流东恩纳盛男先生带队来福建交流访问。

而中国大陆的空手道的真正传入,绕不开铭苅拳一先生。

铭苅拳一曾在巴西生活,后遇到从冲绳前往巴西参加综合格斗赛的嘉数嘉昌先生,被吸纳入当时的小林流究道馆。随后嘉数先生创立小林流拳士会,铭苅先生便作为拳士会的创始成员一直留在拳士会。

1988年他前往中国上海进行武术交流,由此开启了空手道的大陆传播。

1990年,铭苅先生在持巴西总统的推荐信,当时的上海市长朱镕基协助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空手道班,小林流拳士会正式入驻中国。先在上海发展了两年,随后开始全国巡回讲习,空手道迅速在许多城市被推广介绍,引得不少人慕名而来。

铭苅先生除了自己参与教学外,还动用自己在空手道圈内的关系,邀请各流派前来讲习交流。在当时改革开放的大形势下,松涛馆、和道流等日本流派先后前来中国大陆交流,也借此为中国空手道发展打了基础。2000年左右,拳士会邀请极真会合作办学了两年,极真空手便在中国快速发展了,直至今日已经成为大陆的主流空手道形式。
时至今日,除了广东一带的空手道外(受澳门香港等地的影响),大陆目前流行的各流派领军人物,不少曾是受铭苅先生启蒙的。
2012年铭苅先生从上海移居江苏省南通市,因做出戳破轮胎报复占车位者的过激行为,引起江浙地区媒体的大肆报道与渲染,舆论哗然,一时间被爱国青年作为泄愤对象,罗织了不少罪名进行舆论攻击。2013年铭苅先生受此事影响,变卖在华资产,回国定居于东京,同时卸任中国地区教练,退还段位,离开拳士会。
拳士会中国分部受此事波及,进行了重组改革,大部分道场联合组办了小林流拳士会中国连合会,并直接与冲绳总本部关联。
銘苅先生虽然已和冲绳小林流拳士会无关了,但依然在沿用拳士会的名字活动于越南等地。

由于历史原因和文化差异,空手道至今已经形成日本空手和冲绳空手两个大分类,并且在近年来部分出现合流的趋势。日本的有:松涛馆、极真会、刚柔会、和道流、糸东流等等。冲绳的有:刚柔流、上地流、湖城流、小林流、少林流、松林流等等。
这两者即使同出一系也会有较为明显的风格差异,如日本松涛馆之于冲绳小林流和少林流、日本刚柔会之于冲绳刚柔流,要分辨起来其实并不难。中国和日本作为两大文化高地,冲绳空手更偏向中国风,日本空手则更偏向日本风格了。

在空手道的发展史上,还有关于体育竞技和武道空手的争论,这些争论至今存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新兴的空手道泛流派组织成立,他们追求统一规范、公平竞技,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世界空手道联盟(WKF)。该组织指定空手道运动的规范并具备一定的影响力,许多国家也参与了这个组织,使之具备足够影响力,于1999年成为奥运会认可的组织。该组织不断争取空手道入奥。

然而WKF的规则引起了许多空手道界人士的诟病。对打时拳套轻贴即得分、动作要求仪式化、为了型(套路)的美观而删减动作等等,这些做法引起了相当一部分空手道界人士的反感。并且这些组织试图将空手道变成一门标准化的武术,对空手道赖以传承的师承体系构成了冲击。由于多方阻力,空手道入奥的进程一直坎坷不断,相比于早早就入奥的跆拳道,空手道成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项目显得延迟了不少。图为wkf的赛场,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WKF在中国也有会员组织,叫做CKA(中国空手道协会),现为中国体育总局下属的空手道部门,致力于空手道运动员的培养,执行与空手道相关的职能。
2006年网络上出现“中国国家队”的身影,2008年中国空手道协会CKA宣告成立。成立之初开设过黑带培训,以糸东流的名义颁发段位,开办“国家队基地”。然而一些功底明显不足的CKA黑带在网络上曝光后,网络舆论哗然。又因该组织部分成员宣扬空手道源自中国、强调四大正统流派等观念,也引起一批空手道练习者们的抗议。
2014年,CKA与以极真会松岛派中国分部、总极真龚道场等极真组织为主要成员,设立“全接触空手道委员会”,使得CKA中吸纳了一部分正统师承、正统训练的空手道界人士担任重要职位。然而在吸纳正统空手道练习者的同时,也难免吸纳进了一些模仿极真空手道的无正规师承的组织,同时还传闻继续开办空手道培训班颁发段位及资质,空手道界对此组织依然有质疑者。
现在该组织逐渐完善,其全接触空手道的相关职能逐渐为空手道界认可,体育空手领域则吸纳了松涛馆流、和道流等正规流派,逐渐发挥起了积极作用。
空手道入奥后,我国政府对空手道项目给予重视,CKA也在体育部门的管理下迅速发展和开展运作,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流派组织加入CKA,各地方空手道协会也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开设,空手道行业出现了大幅度的扩张。

空手道还有个特征是有不同颜色的腰带来表示级别和段位。早先的唐手是没有这种级段位制度的,练习者是裸身,也不需要腰带来扎衣物。所以学习的标准也是由老师来定的,教学内容也是全凭老师的感觉。最早级段位的概念是日本本土发展起来的,据说最早是用来衡量围棋棋士的水平的,也有个说法是看剑术家能把人砍几段。不管源流是什么,段位制度在日本流行起来,剑道、围棋、乃至今天的茶道、花道、书道等等随处可见段位制度。武术方面的段位大致起源于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空手道传入日本后大量借鉴了柔道的形制,不仅仅是服装,段位也是在20世纪40年代由船越义珍首次引入空手道系统的,而此时的柔道早就沿用段位制半个多世纪了。

早先入段(得到黑带)之前,大多是统一系白带的,随后逐渐才加入了褐色带,然后继续发展的过程中带色就越来越多了。当然也有不喜欢段位制度的,如那霸手的宫城长顺等人,然而这种制度有它的优越性,很快就在空手道中普及了。

如今的段位系统普遍采用10段制,段位之前的级别却各组织互不相同,有的组织段前只有5级,有的多达10级以上。关于段位的表示,传统上的表示方法如下:

所以即使是最高段位,也是左右各三杠,合计六杠。

而在极真空手体系中,则是有多少段就有多少杠,这点和传统空手有明显差异。

可以注意到大山先生腰带上密密麻麻的杠子。

至于说级段位系统的优越性,这里简述一下我的观点。空手道中认为入段才是正式入门给予师承认定的,因此之前的级别都是作为基础的。老师便可以广收门徒,让他们一点点地升级,然后选择其中人品优秀、技术优秀,并且有恒心的人授予黑带,既保障了道场的收入,也对学习者进行了一次筛选。此外升级的过程也给了学生明确的学习标准和激励标准,有助于维持学习兴趣。空手道引入这个体系以后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也是可以理解的。

综上,空手道是起源于琉球(今冲绳)地区的,而且不能直接了断地说就是中国武术传过去的,空手道也不是地道的日本武术。空手道不是起源于中国唐朝,而是在明清时期才受到中国影响的。流派出现也就是一百年不到的时间,发展到现在流派很多,也没有受所有练习者认可的四大流派、几大流派的说法。极真会是个年轻的组织,没有流派之名但有流派之实。空手道这个词汇的概念和中国武术类似,都是多种武术形式的统称。

附一个空手道常见三种组手(对打)规则的视频:

空手道常见的三种组手形式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U4ODgxNjgw.html

————————————20170315补充———————————————

补充一篇我以首里手视角写就的历史概述。

大致解释了为什么空手道不能被全盘视作南拳渊源的武术,也解释了为什么小林流、松林流、少林流等流派会穿插一些古武道武器术的练习。

首里手和那霸手差异很大,所以国内某些人士提出的“空手道源自南拳”之类观点在我看来过于武断和绝对。

那霸手的主要先师,比如东恩纳宽量、上地完文有在福建习武多年的经历,刚柔流能追溯到福建福州的RURUKO,上地流更是明晰的师承虎桩周子和师傅,说他们有比较多的南拳元素是可以被信服的。那霸手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说起来在冲绳本地的历史并没有特别悠久,所以相对而言技术较为统一和明确。

不过首里手的情况就有些特别。

冲绳本地研究者,把首里手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手时期、唐手时期、空手时期。

手时期非常漫长,延续了千年之久。大致包含了三个时代:城邦(gusugu)混战前期(7~12世纪)、城邦(gusugu)后期(12~15世纪)、琉球王国时期部分(15~18世纪)。而唐手时期延续了一个多世纪,到了20世纪初期,唐手全面改称了空手。

先说手时期。

城邦前期,基本等同于家族之间的混战、小村落之间的混战,其样式应该类似于邻里之间为了争块田地、村子之间抢口水井而引发的单挑或群殴乱战。这个阶段有的家族打架厉害,开始总结一些经验,有一些内部流传的技巧,此时的“手”以家族命名,比如“大城の手”之类的。

城邦后期,经过村落之间的联合、征服,已经形成较大的政权,比如琉球王国之前的“三山”政权。这个时期的打斗技术是以击杀对手为主要目的,主要用于军事目的。不过小岛上总人口不多,战争形式也不像我国那样动辄数万人的大战,所以有上百人武艺高强就足以打赢一场战争,此时的打斗技术就走出了家门,成了以城邦为单位集体传承的模式,自然也以城邦命名,比如“浦添手”,即浦添城操练的武艺。这个命名法一直延续了下去,之后的首里手也是这样命名的。

到了琉球王国时代,中山王统一南山北山,建立了统一政权,岛上太平无事,其他城邦也就不需要习武备战了。此时军队武士聚集王城,也就是首里城,各城邦武术融合流传在此地,于是有了“首里手”的称谓。所以早先的首里手其实是冲绳岛上千年混战经验的总结,是彻头彻尾的冲绳本地货,其本身就已经是一门相对成熟的武术了。

但是手在这一时期也存在一些变化。

过去的手,目的在于击杀对手,所以几乎不分徒手和兵器。而今战争没有了,即使有,也已经有了相对优质先进的兵器,于是手的主要练习目的有了防身护卫、制服对手的需要。这也使得徒手武术被单独拿出来练习和强化,这也使冲绳的武术逐渐分化为后世的空手和古武道两个系统。最早的型也出现在这一时期,因为没有这么多实际打斗的机会,拥有经验的人编排简易的型供首里的卫士们单人操练和对练。

随后唐手时期。

琉球王国成立之前,就已经得到了我国明朝的支持,王国建国后更是加深了沟通。朱元璋派驻到冲绳的36户福建人在今天那霸市西的久米地区扎根,那边可能是首次有人把中国武术带进琉球,这一观点叫做“三十六姓输入说”。另外也有观点认为,我国时常派去的册封使及其随行武官,带去了真正的中国武术,比如著名的公相君便是使团武官,这一观点称为“使者输入说”。也有一些人认为琉球王国的大贸易时代,和东南亚商贸往来也很频繁,而且赤足赤膊练习和东南亚也一样,互相也有交流学习,这个观点也叫“南方输入说”。但不管怎样,真正开启唐手称谓的,是佐久川宽贺,人称“唐手佐久川”。

这位先师早先向中国族裔、武官学习过拳术,后又多次带徒弟松村宗棍前往北京办公,并且习得了中国武术的技巧带回琉球。此时的中国正值清朝中期、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经济文化方面都有着强大影响力,来自中国的东西自然是高大上,唐手佐久川这个名号可以说是非常响亮的。请注意这里的唐手是中国武术的意思,不是什么唐朝武术。

在他之后,从中国学来的武术,不论多少都被称为唐手。那霸手和南拳的渊源颇深,自然就肯定是唐手了,首里手在这个阶段,也继续吸收一些中国元素。吸收的方式很有意思,这个阶段流派尚未成型,那霸手和首里手还会互相串着学,所以一些型会有首里手版本和那霸手版本。另一种方式则是类似这样的:我们师公比嘉佑直,先是学习多年那霸手,随后学习首里手,最终属于小林流,所以我们这派小林流有些那霸手元素。

空手时期,是日本加强对冲绳的控制、备战侵华期间开始的,在这个时期前后,大量的日本武道元素加入进来,使得日本本土流传的首里手有了独特的变化,冲绳也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些影响。以富明腰义珍为首的唐手大师们纷纷改唐手为空手,这一时期流派也逐渐形成。首里手出现了小林流、少林流、松林流、松涛馆流等等,分野更加明晰。

现代的首里手,多是奉佐久川的学生松村宗棍为祖师的,而佐久川又是被古武道体系奉为祖师的人。这也说明至少在佐久川之前,徒手和兵器通常是混着练的,一直到松村传下来了内步进之类的型,徒手武术才真正算是开端了。因为祖上是徒手兵器混练,首里手的打斗方法、理念等等,都有着一定的武器思维。如今不少历史悠久的老首里手道场会兼练一些古武道,古武道也可能补充些首里手内容,它们本来就相通,可以互相借鉴。

作为空手道里历史最悠久、流派数量和总练习者占比最多的首里手,却被武断地也归类到了南拳的传承,这么说是很难让人信服的。首先佐久川和松村每次来华,都只是在福建登陆,随后是花几个月北上去北京,然后呆个一年半载的,受北方武术、军用武术影响的可能性大,如今的首里手,步法以骑马立(内步进立更接近实际骑马的姿势)为基础、动作相对较为大开大合,也有窜蹦跳跃的动作,与所谓的北派中国武术也有相似之处。另一方面,冲绳的研究者提出过首里手是“チャンプルー”(即杂炒、杂烩的菜式),意思是说它没有完整吸收哪个中国武术门派的体系,而是见到好的招式技巧就纳入进来,无论门派,所以首里手是冲绳本地武术+东拼西凑的中国武术技巧而成的,也不能说它吸收的就全是南拳或者北拳,甚至还有可能拼凑进了东南亚武术。

综上,小林流、松林流、松涛馆等首里手系空手道,它们实际上是以冲绳本土形成的武术为基底,吸收其他武术(尤其中国武术)的部分元素而成的。就像来自西方的披萨饼上撒了北京烤鸭,我们说它是中国风味的披萨,同理首里手实际上更像是中国风味的琉球武术,而非中国武术的琉球版本。

——————————20170315更新2————————————

这篇来自珠海刚柔流的苏前辈,主要从刚柔流等那霸手空手的视角描述了一些历史,以及和中国武术的差异。

首里手在琉球王国与周边各国通商的时代就已经存在。而过去通商就是靠航海路线,而且出海一趟数月,到周边国家去又要遇上各种各样的情况和人,所以一般航海人员(在琉球大多都士族才能出海),都要懂一点武术,身上也要带一些暗器(现在我们将一些这类武器称古武道兵器)。那个时代琉球与东南亚的贸易更为平凡,受东南亚拳打脚踢的武术的影响也较大。其他不说,至少琉球人赤足练蹴的习惯这在中国是没有的,但东南亚是非常频繁的。第二,琉球空手的拳,握法和强化方式,这即使南拳里也没这么练的,但是东南亚的武术就有。

其实一开始唐手都是士族练习的武术,因为琉球时代一般百姓不许练武。但是后来日本废藩之后,取消了士族的制度,除了有奉录的王家,安司以外,大家都是百姓。那霸手是 先没落再兴起的,兴起时吸收了许多平民百姓当学生。那霸手的确与南拳较近,最老的是湖城流,本身湖城氏在福建是蔡氏,教一种如今已失传的蔡家拳。后来为什么那霸手没落了?因为练那霸手的士族大多是亲中国一派的,在琉球朝廷里被称为顽固派。在清朝战败之后,这派的头号大臣,义村安司 和 二子 都移居福州,三子年幼留在那霸。同时他们的追随者一些去了台湾,夏威夷,其他地方等等。义村的三个儿子们都是东恩纳宽量的学生,他们去福州的时候宽量先生还陪同过去。但是那霸手的老一代人走了,也失去了赞助人,后来怎么兴起的? 主要靠东恩纳宽量一人,先在那霸商学校教,又自己收了几个很成功的徒弟(),这些徒弟再把那霸手发扬起来。所以至少东恩纳宽量的这一系的那霸手,可以说是来自一种现在已经失传的南拳。但是,即使如此,当宽量先生把所学的武术带到琉球时,把它改了。最大的改变就是将贯手和掌打直接改为正拳,这与中国南拳有根本性的区别。

关于冲绳空手特别的拳和强化方法,苏前辈是这么说的:空手道以前二个拳峰击打的正拳为主要攻击武器,大多的南拳并非如此。第二,空手道用卷藁练拳,这是中国武术里,其他任何武术里没有的,专门为正拳锻炼而设计的靶。南拳的三战,就是母拳,也就是基础核心技术的型,里面没有拳,有贯手。空手道的三战特别是刚柔,糸东,极真等等的,是以拳取代贯手,核心的母拳里核心的技术已改,还是同一种武术吗?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徐奔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4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为什么日本出这么多经典的体育漫画,却唯独剑道柔道空手道这类题材中,没出现特别经典、有影响力的漫画?
散打、泰拳、空手道、跆拳道、柔道以及中国的各种拳法,哪种实战性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