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通俗的语言解释「轨道杂化理论」?

我来尝试写个高中生就能理解的回答,锻炼自己说人话的能力…

首先,我想强调,杂化轨道是非常伟大的,但是有极大局限性的理论。我可能这么说不太合适,但是本质上,因为杂化轨道理论并不正确,实无必要深究,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这就好比卢瑟福通过散射实验,提出原子中心有一个原子核,电子是绕原子核运行的行星模型一样。

伟不伟大?简直惊为天人一样伟大!正不正确?会心一笑也就过去了。过了初中化学,基本没有人会再用行星理论分析了。

言归正传,回到杂化轨道上来。

局限性在哪?

比如氧气O2是怎么成键的?为什么是顺磁?杂化轨道根本解释不了。

CH4光电子能谱为什么是两个峰?不是四个键等同吗?那应该是一个峰才对啊!杂化轨道理论还是解释不了。

水也是一个道理,按杂化轨道,应该是两个峰,(一个OH,一个O上的孤对电子)。但是实际会观察到4个,为什么?

如果说一个理论连这么简单,这么基础的问题都不能很好的解释,我个人认为也实在没必要深究。

//教科书不敢讲,因为编写者有历史负担,不敢乱说话。我这里也就是一家之言,觉得知乎属于非学术场合,可以乱讲两句,换正式场合,打死我也不敢这么说,我绝对狂吹杂化轨道理论…

了解其伟大的历史背景,和背后蕴含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也就够了。这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理解杂化轨道,要看历史背景。当年薛定谔横空出世提出了薛定谔方程,玻尔通过解氢原子,提出了原子轨道的概念,简直强无敌!眼看化学就要被纳入到物理学的一个小分支了,没什么可以研究的了。甭管什么性质,一算便知。

但是很快,他们发现,在处理稍微复杂一点的分子时,就遇到了巨大的困难。

这个稍微复杂一点的分子就是甲烷。是不是很无语?这么简单的一个分子,居然就可以难到当时全世界最聪明的一群大脑。而比这复杂得多的体系,简直数不胜数。可见,化学离做完善,还早得很…

回到这个小问题。具体来讲,按照玻尔解出的原子轨道,碳原子的第二层,应该有4个轨道和4个电子,即1个s,3个p,同时,s和p是非常不一样的,2个电子在s,另外两个电子分别在两个p上。

甲烷,CH4,C和4个H分别成键,而且4个C-H键完全等同,这就很奇怪了。

因为C虽然可以提供4个轨道(1个s, 3个p)和4个电子参与形成四根键,但是s和p轨道不一样呀!应该形成两组C-H键,且两组比例为1:3才对呀!

杂化轨道理论就是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打的一个补丁。即认为1个s和3个p均匀混合了,形成了4个等同的sp3轨道,每个轨道上1个电子,总数正好也是4个电子,4个轨道,再参与成键。所以甲烷中,四根C-H键等同,玻尔的原子轨道理论没问题。

到这里,其实杂化轨道理论的核心就结束了。

伟大之处不再赘述,毕竟拿了诺贝尔奖,强无敌。具体可见其它回答和教科书。

局限性也一眼可见。

首先,只处理了sigma键。pi键,以及引入过渡金属后更复杂的成键体系怎么办?还有,比如简单的硼烷分子,B2H6,其中的B-H-B的三中心两电子键怎么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没辙。

其次,完全违背了群论的思想。还是以甲烷为例,这是一个完全对称正四面体分子,所以是Td点群,那么根据群论知识,应该有T2和A1两组轨道,这才是符合光电子能谱两组吸收峰的解释。杂化轨道不可能推出两组轨道的。

至于更被广泛使用的前线轨道HOMO,LUMO这些,杂化轨道更是完全没有涉及。

总之,杂化轨道的伟大让人赞叹,但是,毕竟是一个快100年前提出的理论了。有更好的现代化学工具,也要学会使用,不要纠结于一个有着历史局限性的理论死磕不放。

如何理解薛定谔方程?分子轨道理论是否已经十分完美?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魏俊年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54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什么是道格玛 95(Dogme 95)?
为什么化学命名中的生僻字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