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心灵感冒了 | 浅谈抑郁症

“真正的抑郁,不是当你生命中出了差错的时候悲伤。真正的抑郁是,当你生活中的一切都好的时候悲伤——那才是真正的抑郁,而那才是我所遭受的。坦诚说,出现在这里,并且把它公之于众是一件很难的事。这是一个巨大的问题,但我们并没有看到它出现在媒体上,对吗?我们没有在Facebook上看到它,没有在Twitter上看到它,没有在新闻上看到它。因为它不是快乐的,不是有趣的,也不是光明的。”

—— 摘自TED演讲《Kevin Breel: 一个喜剧演员的独白》

今天,我们要谈的是抑郁症,

一个带着些许沉重的话题。

或许,很多人对抑郁症的印象,仅来自于“某某明星因抑郁症跳楼自杀”,“某某学霸因抑郁症休学”等新闻,但其实,这不是它的全貌。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抑郁症的小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它。

抑郁症,这个我们经常听说,但知之甚少的病,预计到了2020年,就将会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二大“人类杀手” (奚更思 et al., 2011)。它的发病率,早在1996年,就已经与事故发生率齐平 (Birmaher et al., 1996)。

抑郁症,离我们,真的远吗?

—— 不是的。

抑郁症不分男女老少、富有与否、有名与否,它可能降临在每一个人的头上。

留学生因为身处他乡, 学业压力, 人际关系等原因, 已经成为抑郁症的“高危群体”。

耶鲁大学2013年的一个调查显示, 45%的受访中国留学生出现了抑郁症相关症状(Han et al., 2013), 而且这个比例远高于本土学生 (American College Health Association, 2010; Eisenberg et al., 2007)。而我们也曾为一些, 我们眼中“学霸”的“陨落”而扼腕叹息过。

因此,只有弄清楚它是什么,我们才能更好地防患于未然。

我们今天讨论的的抑郁症, 其实主要是指重性抑郁障碍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是心境障碍 (Mood Disorder)的一种, 它们的关系是这样的: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抑郁症的终身发病率为3.1% (Cuijpers et al., 2008)。而到了2017年, 患病人数已达3.5亿 (WHO, 2017)。

再来看看分区数据。 研究表明,在美国, 至少有6.7%的人有过一次严重病发 (Mufson et al., 2016),而再次病发的比例竟然高达50%(Solomon et al., 2000)! 在加拿大,更是有约186万人饱受抑郁症的折磨 (Statistic Canada, Public Health Agency of Canada)。

大家平常最容易混淆的是,

“我感到抑郁”“我得了抑郁症”的区别。

文章开头的演讲者Kevin曾经提过:“真正的抑郁, 不是当你生命中出了差错的时候悲伤。 真正的抑郁,是当你生活中的一切都好的时候悲伤。那才是真正的抑郁。”

大多数挫伤过后的悲观,属于健康的情绪反应,甚至长期来看有帮助调整自我方向的功效. 而假若, 你在 时长(duration)和 严重程度(severity)都满足抑郁症的诊疗标准时, 才便是一个抑郁症患者, 否则, 那只是日常的情绪波动。根据DSM-V的标准,患者至少要有持续2周或以上的抑郁情绪或者兴趣丧失,以及以下症状中的四个, 才算确诊:

(1)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

(2)有言语动作的减少或激越;

(3)自我评价过低、自责, 或有内疚感;

(4)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5)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

或有自杀、自残行为;

(6)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7)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变化;

(8)性欲减退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打个比方,小明输了一场篮球赛, 他感到很抑郁。可是睡了一觉以后,他感觉精力充沛, 又约兄弟打球去了,那他不算是得了抑郁症。 可是如果一周, 两周,三周过去了。。。他还是沉浸在失败的痛苦里无法自拔,也没兴趣打球了,那就要参照其他标准,评估他是不是有得抑郁症的可能性了。

那么什么人容易得抑郁症呢?

首先,抑郁症和一个人的思维模式有关。

通常持有负面思考模式 (negative explanatory style) 的人患病风险更大 (Abramson, Seligman, & Teasdale, 1978; Sweeney et al., 1986)。他们容易把事情往坏处想,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压力和焦虑。

再举一个例子:

A和B是队友,他们输掉了一场足球比赛,

B是抑郁症患者, A没有负面思考模式倾向。

A

我们这次输了呢,可能是我们准备还不够,而且对手也太强了吧! 不过没关系,我们多练习,多配合,总能卷土重来的!

B

唉…我觉得吧,都怪我不好,那个点球没射中我们才输的,我真没用!我再怎么练还是会踢得很烂的,毕竟这次也是这样…唉,连球都踢不好,别说普通队内练习了,我觉得我简直干啥啥不行…

我们称这种思维方式为“雪崩”,哪怕只是一次小小的失败,他们也会习惯性地将自己的负面情绪过度泛化(overgeneralization)到其他方面, 反复地,形成一个“死循环”。

其次还和个人经历(personal experience)有着密切联系。比如经历过暴力侵犯、性侵等的人有着2-5倍于常人的病发率(Harkness & Lumley, 2007)。

通常来说,几乎75%的患者在发病前都经历过一次严重的创伤事件(可以是父亲去世、夫妻离婚,也可以是成绩下降)(Brown & Harris, 1989)。

而人际交往也对抑郁症的病发有一定影响。由于前文提到的负面思维模式(negative explanatory style),有抑郁倾向的人群在社交时会常常陷入负面回应寻求(negative feedback seeking)的状态中。

也就是说,他们宁可接受那些,来自别人的,负面的回应,而仅仅是因为这和他们的负面认知相符。结果就是越想越难过,越想越消极(Swann, 1990)。

这类人群还通常缺乏安全感,与之对应的行为就是过度寻求安全感(excessive reassurance seeking) —— 要不断让他人证明自己是有价值的,值得被爱的(Evraire & Dozois, 2011)。

此外和血清素(serotonin)相关的基因排列(Hayden et al., 2008; Hayden et al., 2010)、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的分泌异常(比如:多巴胺和去肾上腺素)(Thase, Jindal, & Howland, 2002)等等的生物(biological)因素都和抑郁症有着密切的联系。

抑郁症还具有遗传性,有过家族病史的人病发率是常人的2-5倍(Alda, 1997; Kelsoe, 1997)。

虽然说了这么多原因,但是像很多其他心理疾病一样,抑郁症病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诱因的共同作用。

有人要说了,小编呀,能不能放点干货呀,要是哪天抑郁症突然空降,我除了会剖析自己的病因,还得会对付它是不是?

别急别急,下面小编就来送点干货。

这是当你发现自己得了抑郁症,以及你朋友得了抑郁症的,分别的方法:

1. 赶紧去看心理医生

2. 告诉你朋友赶紧去看心理医生

看心理医生看似是常识,但其实,根据世卫组织的数据,只有不到一半的患者接受了有效治疗(有的国家这个数字只有10%)!原因有很多,但是都可以归类为两类,一类是病人本身的病耻感(stigma),认为患抑郁症是“软弱”“没用”“没尊严”的表现,这在中国含蓄、低调的文化背景下尤为明显(刘军,2014),另一类是身边人对抑郁症患者的偏见(bias), 认为家里有抑郁症患者很丢人,这在一些父母身上的体现,便是认为患抑郁症的子女只是“借机偷懒”,“矫情”。

这两个因素,都使病人越来越犹豫,离应得的帮助越来越远。

其实,心理医生是一个经过严格训练、拥有专业治疗知识、保障患者隐私的群体,心理医生的介入对抑郁症,尤其是轻至中度的抑郁,有着极大的帮助(Mufson, 2016)。相比之下,研究显示,自己阅读心理健康书籍的做法对减轻病情而言,并没有明显效果(Joling et al., 2010)。高昂的医疗费是很多人担心的,但是可喜的是,随着社会及政府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度逐渐提高,患者的费用负担也日渐减少。现今心理咨询的价格必须遵守当地物价局规定,处在消费者可接受范围内,这是一大利好;另一方面,许多学校里也有免费的心理咨询,他们都会很乐意提供帮助。

目前心理医生常用的有效疗法主要有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简称CBT)和人际取向心理疗法(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y)两种(Hunsley, Dobson, Johnston, & Mikail, 1999)。

1)CBT:一次治疗时长通常为50-60分钟,通过一系列治疗形式,重塑患者对事物的认知(reframing)。说白些,就是我们常说的 “换个角度看问题” 。这里,小编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CBT的其中一种治疗形式——Thought Records。

医生会让病人先写下自己对一件最近发生的事的感受,然后医生会查看病人的记录,这些记录通常会包含认知扭曲(cognitive distortions ), 比如对一件事过分消极的解读。这个时候医生就会和病人一起,检查这些记录,找出更多的替代解释(alternative thought), 最后使病人慢慢接近客观思考(objective), 不再“一棵树上吊死”。

2)IPT:前文也提到,人际关系的困扰和抑郁症存在相关性。这个治疗,就是医生帮助病人找出那些,困扰他们的,人际关系失调的原因。对因为亲人逝世过度悲伤的患者,医生会采取聆听(empathic listening)陪伴他们度过这段难熬的时光;而对于难以适应新身份(比如初为人母)的患者,医生会帮他们找出这个角色转变过程的问题,慢慢让他们接受新的社会角色。IPT疗法甚至能有效防止病情的复发(Frank et al., 2007)。

除了心理疗法(Psychotherapy),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疗法。药物疗法(Pharmacotherapy)主要是通过服用控制神经递质分泌的药物,来减轻抑郁症状;阅读疗法(Biliotherapy)是医生合理安排患者阅读感兴趣书籍,使病情逐渐减轻 (Ahmadipour et al., 2012);电抽搐治疗(Electroconvulsive)相对极端,但甚至比抗忧郁药物疗效更好 (Frank M, 2000)——多用于对药物和心理疗法都无反应的案例。而较新的比如音乐疗法(王朔, 2012),运动疗法也在临床案例中展现有益的功效 (Carek et al., 2011) 。

那么,小编写了这么多,是想告诉大家什么呢?

其实是想说,抑郁症,它没有那么可怕。

很多抑郁症患者常常觉得,自己甚至不该活在这世上,因为他们觉得,断手断脚的病人,是值得同情的,他们有着血肉之痛。但是自己呢,只能告诉别人“我得了抑郁症”。

而换来的通常是几句嘲讽“你也没坏手坏脚的,装什么忧愁?”

但是其实,只要是能被感知的痛苦,无论是精神,抑或是肉体上的,都是真实的。

胳膊会骨折,大脑也会受伤。

你只是病了,你不是在矫揉造作。

丘吉尔是这么评论抑郁症的:“心中的忧郁就像黑狗,一有机会就紧咬着我不放。”

或许真的是这样吧,它是生命中永恒的存在。但是,我们不该认怂,而是该想想怎么把它驯服。

正视它,是战胜它的第一步。

寻求帮助,是第二步。

有什么可怕呢,这个世界还是这么温暖,只要你伸出手,请相信,一定有人会拉你一把,给你一个温暖的拥抱。

展现你的脆弱,不丢脸,这正是人类千万年进化的根基——同类间的互相取暖。

如果你有朋友患上抑郁症,那么你需要记住的是:即使我们呼吸着同样的空气,但我们永远没法对别人的事感同身受。

所以,少些理所当然的臆测,少些居高临下地告诉TA“看开点”“有什么可难过的”。

你只需要静静地陪伴着TA,就已经足够。

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没有抛弃任何人,还在陪他们走过这段或许有点漫长的旅程。

香港著名词人林夕在歌曲《黑泽明》中写到:“死亡迟早都找你,切勿凭自己 ” 意在鼓励身处抑郁的人珍惜生命,乐观向上。

希望这篇小小的科普文能像一盏小小的灯,温柔地照亮,那些暂时落了灰的,心灵;

能够慢慢地把点点星光连成一片,带给曾经或现在经历过抑郁症,又或是害怕它来袭的你,一点勇气和希望。


本文reference链接:

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0BwqSIwFj2hhoMkRqeUpwakZoZU0


关于我们:

PsyKick是由多伦多大学心理系学生组成的综合性泛心理学学术组织,也是多大最专业的心理学学术团队。创始成员全部为Psychology Specialist 或 Psychology Research Specialist, 并拥有各自的专精领域及科研经历。PsyKick致力于以访谈,期刊,课程,工坊等众多途径帮助大家理解并应用泛心理学学科下的发现与理念及与心理有关的技能.

更多科普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PsyKickTeam~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PsyKick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