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5:近/远的认知语法象征》

7。即使不使用语言模块而只用视觉等其他认知模块来进行感知,我们也能感知到「近/远」这一对空间性的概念。「近/远」能提供的认知特征有许多,比如,近大远小的视觉效果,对近物的视听嗅的感知更清晰而对远物则感知模糊(或不在视线范围内),近物容易触及到而远物难触及到,近物就在眼前而远物要经过运动才能到眼前,人们交谈或互动时往往是彼此接近而非隔着很远。也就是说,「近/远」虽非方位词,但却是认知深层较为基础的一对方向感知的参数。而且,「近/远」还参与了其他一些也较为基础的认知参数的构造,比如附加于动词短语之后的趋向词「来/去」,比如隐喻映射为时间性的「近/远」,比如「近指的指示代词/远指的指示代词」,等等。

8。现代汉语里的趋向词「来/去」是一对很特别的关于认知视角的语法概念,所提供的是一种「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的认知视角,其中还涉及了「在观察范围内区分台上/台下」的认知观察方式。位移动词「来/去」本来就具有这样的特征,本来就能与动词搭配为连动形式的「来/去+VP」,这时的「来/去」性质类似于助动词。而且,这种搭配在先秦也有,但当时是「来/往+VP」,比如《礼记》里的「礼闻来学,不闻往教」。而「VP+来/去」的动补形式,则相当于是「来/去」进一步语法化的结果。

9。「VP+来/去」在认知语法上所象征的是:(1)在动作过程中,从说话者的观察视角来看,动作所涉及的某个语义角色有「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的位移趋向(其中还会调用到在第7章里所提到的「近/远」的认知特征)。(2)若说话者描述的是一个不在其视线范围内的场景,则相当于说话者假设身临其境,即说话者将自己和听话人的位置都假设置于那个本来不在眼前的场景里,然后再在那个场景里感受「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的位移趋向。

10。一些例子。甲对乙说「站起来/坐下去」,「起/下」是客观的「由下往上/由上往下」的趋向,「来/去」则是主观视角上的相对于说话人甲的眼睛所看的的「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甲说这两句话时很可能是站着的。而甲对乙说「坐下来」,则这时甲可能是坐着的,因此甲感受到的是「由远到近」,于是就用了「来」。当然,甲说话时是坐着还是站着在实际中并不太严格,但若有不符的情况,其实就相当于是在调用了前述(2)里的身临其境用法了。再比如,在叙事时说到「他向着这边走过来」,这也是在调用(2)里的身临其境用法,首先假设了观察视角是在叙事所在的场景里的「这边」。

11。「看起来/看上去/说起来/说来/来说/说开去/听起来/听上去/想起来/想来/…」,在这些例子里,不仅「来/去」是认知语法化的,就连「看/说/听/想」本身也是认知语法化的。他们是以整个短语的形式来添加到句子里,而为句子提供观察视角或视线扫描上的认知语法信息。这里的「看/说/听/想」不仅仅体现了动作实义,更是在提示听话人对「视觉/发音/听觉/思考」等认知模块进行调用。当然,也可能不用「来/去」,比如只说「看看/看一看」之类的。而在「看看/看一看」的用法里,又涉及了叠语素的认知语法,表示的是视线的重复扫描。

12。「V+来+V+去」和「叠V」在认知语法上是类似的。「叠V」体现的是视线的重复扫描,用叠一次语素来代表扫描多次,由此也可兼表动作的重复。而「V+来+V+去」则可以被理解为:(1)若两个V是同一个词语,则调用「叠V」的语法象征;若否,则是两个有关联会伴随发生的动作。(2)其中的「来/去」,会调用9-(1)、9-(2)里「来/去」的语法象征,提示唤起听话人在感受「由下往上/由上往下」的趋向。这两者组合起来,就能提供一个较为形象的反复进行某个动作的意象画面了。

13。现代汉语的指示代词语素「这/那」(可以与「样/种/里/边/儿/些/…」等等组合为词语或词组),不仅也涉及了深层认知的「近/远」参数,而且在认知语法的象征上与前述的「来/去」在性质上也是较为相似的。当然,「这/那」、「近/远」都是静态的,而「来/去」却是动态的。具体说来是:(1)「这/那」的「近指/远指」的指代效果,往往并不是客观上的严格近远,而更倾向于是关于认知视角的主观感知上的「近/远」,即调用第7章里提到的「近/远」的认知语法象征。(2)与「来/去」类似,「这/那」也可以有身临其境的用法。

14。一些例子。比如,「这朵云/那朵云」在客观上都距离较远,但在认知视角的主观感知上依然能区分「近/远」,由此就用「这/那」来指代。再比如,「在这一天/在那一天」的不同在于,前者是身临其境地将说话人和听话人的位置置于叙事所涉及的某天来进行感知,而后者则是置身于叙事所涉及的某天之外来感知。

15。先秦的指示代词「此/彼/是」的关系可能有些复杂。其中,先秦的「此」大致可转译为现代的「这」。但「彼/是」怎样转译为现代汉语则暂时依然难以理解。其中两种可能的理解方案是:(1)用类似于英语的「that/the」的关系来理解「彼/是」。但较为特殊的是,先秦的「是」不仅可用于修饰语位置,还可以用于名词性短语的位置。在这种理解方案里,「是」所体现的是不同于「近/远」参数的另一种认知语法象征,也就是直接指示一个「我们现在想要提到的对象」,而不考虑「近/远」。(2)将「是」理解为与现代的「那」对应,并由此而认为「彼/是」可能是不同语言混合之后形成的竞争用法,并在先秦后期形成了只在须对比两方时才用「彼」、一般表示「那」的情况则用「是」的用法格局。暂时我并不确定应该取上述两个理解方案里的哪个,存疑待议。但大致上,无论是选上述的哪个方案,似乎先秦的「是」都基本可转译为现代的「那」而非「这」(当然,这只是转译,第一种方案里的「是」其实体现的是另一种认知语法象征)。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poem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