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奖金额度最高的文学奖揭晓了,获奖的是这五部作品

5 月 31 日,京东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国内外作品得奖主分别是王安忆的《红豆生南国》和玛丽莲·罗宾逊的《管家》,奖金为 100 万元。另外,刘洵的《翼娃子》获得了年度儿童绘本原创作品奖;由萧寒主编、绿妖撰稿、严明摄影的《我在故宫修文物》获得年度传统文化图书奖;韩松的《驱魔》获得年度科幻图书奖 。

这个由电商发起的文学奖项今年已进行到了第二届。它设立的初衷是“发现好书,推荐好书”。去年国内作品的得奖作家格非(获奖作品《望春风》)已经成为了第二届的评委,著名作家莫言、苏童、张悦然、王蒙、梁晓声等也都在评委席之列。

在评论王安忆此次的获奖小说《红豆生南国》时,评委莫言称看她的小说“仿佛在观察一匹织锦或者丝绸,打开漫长的画卷,上面的图案一会是牡丹,一会是凤凰,图案在变化,具体的针法不变”,“千针万线,一丝不苟,一条跳线都没有”。

《红豆生南国》是王安忆 2017 年出版的中篇小说集,收录有《红豆生南国》、《向西,向西,向南》、《乡关处处》三部中篇小说。故事发生在香港、纽约和上海,这些符号性的地理坐标勾勒出了书中都市移民关于身份认同的困囿,他们惶惶然走在熟悉的异乡,不知何处去。

在第一篇小说《红豆生南国》中,主人公连姓名都被隐去,只用第三人称“他”来称呼。尽管“去姓名化”的做法在她此前的小说中并不罕见——如《长恨歌》中的“程主任”、“李主任”和《我爱比尔》中的“阿三”。这篇小说中更加彻底了,连化名也没有。但姓名的剥离没有削减人物的真实性,在第三人称近视角的描绘下,“他”微渺而激荡的一生,连同后九七的香港都市传奇一起向读者奔去。

他从小被阿姆用三百斤番薯丝买来,从未见过养父,六岁到了香港,临青春成长,一切感受格外尖锐。屈抑时不免思念生父生母。少年人的心思因文艺熏染启蒙而渐渐倾向左翼,遭遇香港反英抗暴风潮,他撰文,印刻传单,和一个领袖气质的男同学一个女同学组成三人行。他一直以为自己是电灯泡,却在风暴退潮后意外地被那女生选择,结为夫妻。妻子的个性和阿姆一样强,在阿姆过生后,他离婚了,找到生母并购屋为她养老。他成为副刊的主编,文艺的心复活,几番女子倾心,又各归各位,好比搭在子时零点的末班车上,绰约见晨曦微露,却是人家的明天了。他独自旅行去南国,忽见红豆,所有的恩欠,困囚,他的蛊,忽得一个名字——相思。 ——《红豆生南国》 

《管家》是普利策小说奖得主、美国著名作家玛丽莲·罗宾逊(Marilynne Robinson)的第一本小说,也是她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这本小说出版于 1981 年,入围了普利策奖终选名单,还获得过美国笔会奖/海明威奖。相比起来,去年出版的中译本稍显迟了。小说的主人公 Ruthie 和 Lucille 是一对孤女,在不同的亲戚家辗转,主要由姨妈 Sylvie 和外婆照料。 她们生活在外祖父和母亲相继葬身的那座湖边,恐惧着自己被抛弃的命运。

《纽约时报》评价道,“小说中对管家的理解,不仅在于保持屋子的清洁,更大程度上,是保持一个家的精神纯净:尤其面临家庭成员的离去,两位小孤女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不断的遗弃。”玛丽莲·罗宾逊以作品中的人文关怀著称,她的小说主题凝练而深刻,多描写美国中西部乡村的生活。在接受《卫报》采访时,她,“不管是虚构还是非虚构,创作时你都会找到一条可以探索自己内心的路径,你会发现什么对你来说是重要的,什么对你来说是个问题。创作虚构作品时,你可以把这个问题以非常立体的方式呈现在自己面前,然后分析它,这是非常有趣的。”

刘洵《翼娃子》则讲述了一个进城务工的农民家庭的故事。小主人公翼娃子是一个山村男孩,跟随父母来到城市生活。父母在城里开了一个小吃店,翼娃子课余在店里帮忙。书中朴实真挚的文字与细致的水彩图画真实地再现了忙碌充实但不乏温情的都市外来家庭的生活。

书内插图
书内插图

《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策划来自于同名纪录片掀起的热潮。六年前,纪录片导演萧寒的纪录片团队就想要将文物修复师这样一个不为人知晓的职业介绍给大众。他们多次深入故宫调研,写了近十万字的调查报告。在故宫 90 年院庆前夕,拍摄终于得到批准。纪录片在 2016 年年底上映。

纪录片重在对师傅们日常工作生活的记录,呈现出更多是如何修文物,以及他们在工作中的对话和感悟。而书籍的图文表达不同于影像表达,需要更厚重的东西。作家绿妖在书中采访了 12 位修文物的师傅,其中 9 位老师傅,3 位年轻师傅。以口述的形式记录了师傅们进入故宫的机缘,手艺传承的历史,修复生涯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成就以及轶事。

诗人、摄影师严明负责书中图片的部分。他说:“能在故宫‘拍文物’,我是幸运的,也满心震撼。长期的心驰神往终于变为抵达:国宝俯仰皆是,人物真实可感。文物总是在时间里越发显露出它们的意义,修复技师们正是用时间使自己的人生完整。他们坐得住、给得起,如此一生……像一个景观、像一个仪式。”

新华社记者、著名科幻作家韩松的《驱魔》获得了年度科幻图书奖。虽然才出版一年,这本书已经是第二次获奖了。去年 11 月,它获得了第八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奖。《驱魔》讲述了二十一世纪中期世界被人工智能统治的故事:故事里有一艘巨大的医院船,航行在红色海洋上,载满老年男性病人,包括主人公杨伟。主宰全船的人工智能把每个人当成患者,当它发现病的不是人,而是世界时,它决定消除人类。

文中书籍封面均出自豆瓣;题图为《天才捕手》剧照/豆瓣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