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吸引更多年轻人做公务员,香港政府又推出了新计划

香港政府在今年 4 月 23 日推出了“与司局长同行”计划 (be a government official for a day),到 5 月 11 日申请截止,这项计划收到了超过 1100 份高中生的申请。他们希望可以借由这个计划,近距离体验高级官员工作和政府运作模式——成为香港政府 3 位司长、13 位局长的一天“工作影子”。

司长是香港仅次于香港特首的高级别政府官员,香港共有三位司长,分属政务司、财政司和律政司。

香港政务司司长张建宗称这个计划是“从来没做过的”,他为这项计划录制了一段风格轻松的宣传短片。“尽早申请,我和同事们正在等你。”这位 67 岁的司长说。

“你是不是很想知道政务司司长的工作是怎样的?”

自新任特首林郑月娥去年 10 月上任以来,香港政府开始越来越重视年轻人和政府的关系。一些评论者指出,这是因为香港的年轻人在政治上出现了“分离意识”,他们对政府保守施政不满,但又苦无出路——而政府正是要在此时对他们进行政治吸纳。

在 2017 年 6 月接受香港大学社会科学院前院长卜约翰教授(Prof. John P. BURNS)访问时,林郑月娥尚未当选特首,当时她的身份是候任特首。她已经意识到了年轻人对加入政府工作不是非常乐意。“那些年,许多在政府工作的年轻人视之为终身职业,但现在的年轻人因为不同的原因而变得更流动。”

长期以来,政府内部的“公务员”工作对香港的年轻人是有吸引力的,主要原因是相对较高的起薪,和 2003 年之前实行的“长俸”政策,这项政策保证了相当优渥的公务员退休生活。退休金政策改变后,年轻人的选择没有很快发生改变。 2016 年,政务主任一职的录取率为 1:475,竞争创历史新高。

不过,香港年轻人开始将政府工作视为职场跳板,他们不打算一直为政府卖命。

“如果请他们加入公务员队伍,并要他们整个职业生涯都在政府机构度过,可能会有点过分,应该可以加入,也可以退出。所以我在施政纲领中,除了说要聘用更多年轻人,也要尝试给年轻人机会,让他们到政府机构看看是怎么运作、政策是怎样制定的。他们不一定要成为公务员,因为一旦你成为公务员,你便会有既定的立场。”

林郑月娥在当时的访问中提出了改组“中央政策组”的想法,并在当选特首后发布的首份《施政报告》中正式提出:招聘 20 至 30 名有志参与政策研究的年轻人,他们以非公务员的合约形式聘用,合约期三年。

“看看房屋政策是如何规划,或许能帮助我协调香港的重要项目。在合约完结后,他们可以退出、回归他们的工作或训练,又或许他们对政治积累了足够的兴趣,并在之后参加区议会选举。”

这些年轻政策研究员的待遇不错,根据政府公开招聘的广告显示,月薪在 3 万至 9.5 万元港币不等。香港社联 2016 年公布的数据显示,香港月薪中位数是 1.47 万元,而在 20 至 34 岁的年轻人中,有超过一半低于中位数水平。

但这些积极吸纳的做法是否奏效,未可知。

就在推出“与司局长同行”计划的几个月前,香港政府已经推出了“青年自荐计划”,并在 2 月中旬收到约 1120 份申请。香港政务司司长张建宗称,申请者众多,“几百个人争一个位”,“讨论认真,穿着庄严,质素相当高”。他还说,政府的公务员学院已有选址计划,预计 4 到 5 年完成。

不过,有社会组织指出,这项计划的“遴选权在一小撮‘家长’”,不够民主,当选者也因此缺乏“代表性”。同时,他们希望当选者可以确实地参与政府工作决策,而不只是“政治花瓶”。

最新的“与司局长同行”计划面对的是 15、16 岁的高中学生。他们对职业生涯和政府工作的认知更少,也更容易受到影响。

这项计划是香港扶贫委员会“友·导向”跨界别师友计划中的一个。香港扶贫委员会下有青年教育、就业和培训专责小组,希望促进年轻人的阶层流动,减少跨代贫穷。考虑到关于香港阶级固化的批评已经持续了多年,这同样是个艰巨的任务。

题图来自 Wikimedia Commons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